拿一場足球比賽做例子,A對B。 比賽中途,A有球員因受傷需要離場治理,控球在腳的A隊把球踢出界外,令隊友可以先退出場區治理傷勢。 雖然比賽規則中,沒有明文規定,但我相信,隊B必定會把足球踢回給隊A重新比賽。 合情,合理,對不對?
不料,隊B的球員在擲出界外球時,看到對方防守突然鬆懈 (鬆懈的原因,大概是因為他們早已預料到,對手B理應會把控球權讓予他們), 出奇不意,把球擲給己方的前鋒,偷襲得分。 A隊的球員向球証抗議,但從球証的角度去看,B隊的得分沒有違規,所以球証判定為得分有效。
這不是球証的問題,不是球例的問題,而是體育精神或道德的問題吧。 當然,若果B隊的球員反駁道: 「你們自己防守鬆懈,怪不得我們。」 A隊的球員也是無可奈何。
體育精神是所有職業球員的基本道德,我相信B的球員的行為,令球迷與所有職業球員不齒。 這世上不是說「沒有違法」便可以把所有事情說得過去。
不過,現實世界中,特別是以法為主的發達地區,很多人都會認為「合法」便沒有問題,置「基本道德,以人為本」的精神不顧,
「商業blogger,商業性質,沒有違法,沒有問題」 這種似是而非的歪理隨處可見。 沒有違法是一件事,但不負責任地教授一些錯誤或沒邏輯的知識,或煽動他人買入老千股等等,個人相信,即使當事人沒有違法,但在情在理,大部分人都不會接受。 說一次「大家明買明賣,我提供知識或服務,對方自願付款」便可以把整件事說得過去?
若果是實物或商品,而不是服務或知識,若有商人售賣假貨,什至是有害的食物或用品,即使沒有違法,相信社會上大多數人都不會同意。
不過,投資上的知識或分享,便真的比較難去劃出界線。 事實上,很多時候,什至連當事人都不清楚自己沿用的手法是否可以一直保持勝利。 在這種情況下,商業形式開班教授一些沒有實証基礎的財技,或財商,我個人對這類性質的商業活動有保留。 當然,一些人可能覺得這實況只是反映市場需求,有商業價值 。
買樓收租上,在細小單位內以「間房」的手法去提高回報率,置租客情況不顧,聲稱「有市場需求,商業上無可厚非,明碼實價,只是灰色地帶,沒有違法」。 在「法」字上,應沒有問題。 但在情在理,我個人有保留。 起碼,若有人找我做這類投資活動,看到有單親家庭,向他們收租,讓他們住小房間。 看著一個小孩,連放一張桌去讀書寫字的空間都沒有,我個人便做不出了。
有人開財自班授徒,以分享會形式出現,避過監管,不用考慮商業道德,連自己真實性名都沒有公開,自稱創投後成功財自,身家億元計。 (註:這麼成功的創投者, 竟然會利用開班去增加收入,「曲線」搵銀?) 是不是另外一個涉及「法,理,情」的事件?
Wednesday, August 30, 2017
Tuesday, August 15, 2017
宏觀: 政治, 經濟與股市
今年以來,恆指不停上升,本來沒有什麼特別話題。 不過,自上星期以來,北韓與美國的問題愈鬧愈大,似是一個一發不可收拾的勢頭。 全球股市也因而有所調整。
在此情況下,相信不少人都在預測: 大市會否轉勢或一直跌下去? 應否趁機低買? 或類似的問題。
個人相信,在此情況下,倒要看看投資者本人的投資策略了。 如果他本人是炒賣衍生工具的玩家,對超短期的指數波動,當然需要比較著緊。 如果他是一個股票期權的玩家,大概腦海上已有一些對付不同市況的期權攻略吧。
如果他是一位根據公司的基本因素去選股的投資者,金仔開炮,難道某公司的車零件在國內的銷售會因而大瀉? 難道地鐵,公路等等的客流量會因此大變? 當然,我不是說所有上市公司的基本因素都不受宏觀政治或經濟事件影響,這方面,投資者需要自己仔細分析想清楚了。
在大部分情況下,市場的恐慌情緒主導大市的短線走勢,出現一些市場錯價機會。 但事件過後,大市的市況理應回歸基本大因素。(當然,若果事件的嚴重性致使全球出現更多政經危機, 令不可預測性大增,而市場的基本因素也可能因而大變。)
隨手舉一個例子吧,1990年8月,伊拉克非法佔領科威特的領土,因而引發數個月的波斯灣戰爭,也因而引發金融市場的波動。 事後回看,1990年美國的道指稍有微調,當年的指數回報是-4.3%,這單一地區性政治事件,卻不足以動搖道指的長期大牛市。 1982年至1999年的期間,道指的年均回報高達+13.6%。
1966年1月,道指首次到達990點創新高。 在此後的17年間,道指一直徘徊於600點至1000點間,直至1982年12月,道指才再次踏上990點的高點,展開1982年至1999年的長期大牛市升浪。
股市指數的中長期走勢,是一個有關當地宏觀經濟的重要指標,1970年代出現了一系列政經事件,中東戰爭引發石油危機,美元放棄金本位,美國尼克遜總統因水門事件下台,美元貶值引發經濟滯脹,金價不停創新高。 當中,曾出現過金融市場的小型牛市,一些當年俗稱Nifty Fifty(即是「大籃籌」)的股票,曾在1970-1972年出現過一次性的估值重估,1972年的道指回報更達+15%。 此一切事件中,有一些是純粹政治事件,也曾出現過不俗的短期股市反彈,但是,大環境似終是70年代,一個全球政局混亂與經濟衰退的年代,一切都在道指的長期熊市中反映出來。
1980年代起,石油美元獨大,美國經濟金融化,全球資金聚合在美國資本市場,從而出現了一個大型牛市。 當中,出現過波斯灣戰爭,東歐政權劇變,柏林圍牆倒下,前蘇聯國家經濟崩潰,亞洲金融風暴,但是,這一些地區性的負面事件沒有改變道指的大牛市。
由2000年起,出現911襲擊,美國繞過聯合國強行攻大伊拉克,2008年美國次按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 到了近數年,出現阿拉伯之春,中東難民潮,歐洲受恐怖組織偷襲,中國政經實力大增,同時間出現過高通脹,影子銀行等難以處理的問題,在美國,兩黨內哄與互鬥愈演愈烈,也出現過債務違約危機。。。重要信息在此中尋,現在的宏觀政經環境,是否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環境去支持一個長期的大牛市? 話說回來,自2010年起,香港恆指一直在18000-28000的區間波動,是否會延續下去?
在此情況下,相信不少人都在預測: 大市會否轉勢或一直跌下去? 應否趁機低買? 或類似的問題。
個人相信,在此情況下,倒要看看投資者本人的投資策略了。 如果他本人是炒賣衍生工具的玩家,對超短期的指數波動,當然需要比較著緊。 如果他是一個股票期權的玩家,大概腦海上已有一些對付不同市況的期權攻略吧。
如果他是一位根據公司的基本因素去選股的投資者,金仔開炮,難道某公司的車零件在國內的銷售會因而大瀉? 難道地鐵,公路等等的客流量會因此大變? 當然,我不是說所有上市公司的基本因素都不受宏觀政治或經濟事件影響,這方面,投資者需要自己仔細分析想清楚了。
在大部分情況下,市場的恐慌情緒主導大市的短線走勢,出現一些市場錯價機會。 但事件過後,大市的市況理應回歸基本大因素。(當然,若果事件的嚴重性致使全球出現更多政經危機, 令不可預測性大增,而市場的基本因素也可能因而大變。)
隨手舉一個例子吧,1990年8月,伊拉克非法佔領科威特的領土,因而引發數個月的波斯灣戰爭,也因而引發金融市場的波動。 事後回看,1990年美國的道指稍有微調,當年的指數回報是-4.3%,這單一地區性政治事件,卻不足以動搖道指的長期大牛市。 1982年至1999年的期間,道指的年均回報高達+13.6%。
1966年1月,道指首次到達990點創新高。 在此後的17年間,道指一直徘徊於600點至1000點間,直至1982年12月,道指才再次踏上990點的高點,展開1982年至1999年的長期大牛市升浪。
股市指數的中長期走勢,是一個有關當地宏觀經濟的重要指標,1970年代出現了一系列政經事件,中東戰爭引發石油危機,美元放棄金本位,美國尼克遜總統因水門事件下台,美元貶值引發經濟滯脹,金價不停創新高。 當中,曾出現過金融市場的小型牛市,一些當年俗稱Nifty Fifty(即是「大籃籌」)的股票,曾在1970-1972年出現過一次性的估值重估,1972年的道指回報更達+15%。 此一切事件中,有一些是純粹政治事件,也曾出現過不俗的短期股市反彈,但是,大環境似終是70年代,一個全球政局混亂與經濟衰退的年代,一切都在道指的長期熊市中反映出來。
1980年代起,石油美元獨大,美國經濟金融化,全球資金聚合在美國資本市場,從而出現了一個大型牛市。 當中,出現過波斯灣戰爭,東歐政權劇變,柏林圍牆倒下,前蘇聯國家經濟崩潰,亞洲金融風暴,但是,這一些地區性的負面事件沒有改變道指的大牛市。
由2000年起,出現911襲擊,美國繞過聯合國強行攻大伊拉克,2008年美國次按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 到了近數年,出現阿拉伯之春,中東難民潮,歐洲受恐怖組織偷襲,中國政經實力大增,同時間出現過高通脹,影子銀行等難以處理的問題,在美國,兩黨內哄與互鬥愈演愈烈,也出現過債務違約危機。。。重要信息在此中尋,現在的宏觀政經環境,是否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環境去支持一個長期的大牛市? 話說回來,自2010年起,香港恆指一直在18000-28000的區間波動,是否會延續下去?
Wednesday, August 2, 2017
天妒英才
今年的夏天,待在香港的時間共長達兩個多月,應是近數年最長的日子了。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已不能再與父親共聚天倫,除了悲傷,我還可以說些什麼?
唯一可幸的地方,父親走前的十數天,我剛巧已經身在香港,總算在他身邊。 如果這段時間不在香港,肯定更難接受這個事實。
--------------------------------------------------------------------
這段時間,身在香港,趁機緊密接觸一下父母打理多年的小小生意。 小小生意,工作時間長,辛苦錢,但營役數十年,經歷數個經濟大小周期,足以養活一家四口,當然有它的過人之處。 我個人是十分敬佩欣賞父母對人,對事,與工作的態度。
(離題一次: 一些剛巧身在低息環境,在近十數年坐上樓市順風車的人,所謂「整餅高手」與「物業投資高手」,動不動便看不起沒有物業的人,或批評年輕一代沒出色,這一些人如何跟先父的清高人格與人生價值觀相比? 另外,有人「幸運跑出一次扮高手,再而開班授徒」,把打工仔看成「工資奴」的人,更是不提也罷。)
當年爸爸窮苦出身,十三歲投身社會工作. 不經不覺間在同一個行業工作,差不多已達半個世紀。 「聰明,記性好,頭腦靈活」,在母親或員工口中出現了無數次。 在同行組織的「商會」中 (商會,即是把同行所有「行家」集合起來的組織) 給眾人尊稱「永遠名譽會長」。 現在回想起來,認識多年的同行推舉他為永遠名譽會長,除了敬重他外,還因為他們認識父親數十年,深知他實不喜一些「行政/理事會長」的職務,和相關的應酬工作。
記得當年準備踏入小學時,發生了特別事件。 父親跟當年的大老闆 (父親當年實質上已是管理一切的老闆。 但由於出資建立公司的人,是幕後一位完全不懂此行業的大商家。 所以,在公司結構上,此人才是大老闆) 不和,決心離去。 大家有一個協議,為免影響大老闆原有的生意,父親必須完全徹出整個西九龍區。 父親唯有在東九龍某區另起爐灶。
當時,大老闆以為決定英明,因為當時業務蒸蒸日上,在行內有名,「公司搵好多錢」。。。豈料此公司在父親離去後,生意急速向下,短短數年內更要止蝕結業。 身為行業門外漢的大老闆不明所以,皆因公司的業務穩定多年,員工俱在,只是少了父親一人,為何公司的差別如此大?
現在回想起來,此公司生意大跌,是否已在絕頂聰明的父親的預期之中? 近數年閒話家常,他說過,「此行業性質特殊,街坊熟客認人,不認公司。」 「沒有我,他們如何可以經營下去?」
經過此次特殊事件後,再加上父親在行業內的天賦過人與博學,媽說過,行內人給他一個稱呼,叫「金牌持旗手」。 (事實上,近數星期,已聽到一些「行家」回顧父親一些名符其實的往事。)
在此一個世代,人人深知「教識徒弟冇師傅」。 不知此說法是否可以應用在父親身上? 當年,有一些不足二十歲的新移民,一些是讀書不成的年輕伙子,眾人在父親的教導下,邊學邊做,現在大多數已學有所成,數年前已自立門戶。 另外,有一些行家得知父親的大名,把自己的親弟或兒子送來學師數年,父親照教無誤,做事光明,氣度大方,難怪爸爸當年曾豪稱自己「義薄雲天」。 事實上,他的氣度著實高於不少同行。
這一些當年的徒弟,我年少時已見過多次,現在數人已年過四十踏入中年,大家各有家室,但對父親的敬重依然。 當中有人自恃聰明,做事態度輕浮,但多年不見,自立門戶後,在父親面前,卻顯得恭恭敬敬。 父親說什麼,他也不敢違拗。 這一些小小往事,看似毫不重要,但我親眼目睹後,大惑不解,不禁自問: 父親的本事何其大,竟能令此輕浮自負的人如此恭敬?
另一位前員工,出身於大商家中,只曾跟父親共事數個月學師。 對於出身於商人家族的他而言,可能是「找到大商家容易,但真正有實學的人卻太稀有」吧,對父母經常尊稱為「師父,師母」,往年的大節日必定帶備禮物現身。 現在事業如日方中,業務已遍佈數個國家的他,白事當天曾說: 「沒有你爸爸,我何來今天的一切成就?」
在白事的當天,看到擺滿靈堂的花牌,寫道「永遠名譽會長」,「恩師」等等的尊稱,一眾徒弟,多年好友,新舊員工,同行中人,競爭對手,一些街坊熟客的出現,不其然感到父親活出一個不平凡的人生。
如此畫面,映入眼簾,當中一個花牌,寫道「天妒英才」四字,由多年一起工作的員工送出。
跟父親一起的無數往事,可以突如其來在腦海不停湧現。 言教不如身教,有關做人,對事,對工作,對生活的態度,一切都不自覺地融入於自身的人生觀中。
說到這裡,已不想再多說,內心之哀傷不能用文字表達。
父親安息,一路好走。 一切永遠在兒子心中。
唯一可幸的地方,父親走前的十數天,我剛巧已經身在香港,總算在他身邊。 如果這段時間不在香港,肯定更難接受這個事實。
--------------------------------------------------------------------
這段時間,身在香港,趁機緊密接觸一下父母打理多年的小小生意。 小小生意,工作時間長,辛苦錢,但營役數十年,經歷數個經濟大小周期,足以養活一家四口,當然有它的過人之處。 我個人是十分敬佩欣賞父母對人,對事,與工作的態度。
(離題一次: 一些剛巧身在低息環境,在近十數年坐上樓市順風車的人,所謂「整餅高手」與「物業投資高手」,動不動便看不起沒有物業的人,或批評年輕一代沒出色,這一些人如何跟先父的清高人格與人生價值觀相比? 另外,有人「幸運跑出一次扮高手,再而開班授徒」,把打工仔看成「工資奴」的人,更是不提也罷。)
當年爸爸窮苦出身,十三歲投身社會工作. 不經不覺間在同一個行業工作,差不多已達半個世紀。 「聰明,記性好,頭腦靈活」,在母親或員工口中出現了無數次。 在同行組織的「商會」中 (商會,即是把同行所有「行家」集合起來的組織) 給眾人尊稱「永遠名譽會長」。 現在回想起來,認識多年的同行推舉他為永遠名譽會長,除了敬重他外,還因為他們認識父親數十年,深知他實不喜一些「行政/理事會長」的職務,和相關的應酬工作。
記得當年準備踏入小學時,發生了特別事件。 父親跟當年的大老闆 (父親當年實質上已是管理一切的老闆。 但由於出資建立公司的人,是幕後一位完全不懂此行業的大商家。 所以,在公司結構上,此人才是大老闆) 不和,決心離去。 大家有一個協議,為免影響大老闆原有的生意,父親必須完全徹出整個西九龍區。 父親唯有在東九龍某區另起爐灶。
當時,大老闆以為決定英明,因為當時業務蒸蒸日上,在行內有名,「公司搵好多錢」。。。豈料此公司在父親離去後,生意急速向下,短短數年內更要止蝕結業。 身為行業門外漢的大老闆不明所以,皆因公司的業務穩定多年,員工俱在,只是少了父親一人,為何公司的差別如此大?
現在回想起來,此公司生意大跌,是否已在絕頂聰明的父親的預期之中? 近數年閒話家常,他說過,「此行業性質特殊,街坊熟客認人,不認公司。」 「沒有我,他們如何可以經營下去?」
經過此次特殊事件後,再加上父親在行業內的天賦過人與博學,媽說過,行內人給他一個稱呼,叫「金牌持旗手」。 (事實上,近數星期,已聽到一些「行家」回顧父親一些名符其實的往事。)
在此一個世代,人人深知「教識徒弟冇師傅」。 不知此說法是否可以應用在父親身上? 當年,有一些不足二十歲的新移民,一些是讀書不成的年輕伙子,眾人在父親的教導下,邊學邊做,現在大多數已學有所成,數年前已自立門戶。 另外,有一些行家得知父親的大名,把自己的親弟或兒子送來學師數年,父親照教無誤,做事光明,氣度大方,難怪爸爸當年曾豪稱自己「義薄雲天」。 事實上,他的氣度著實高於不少同行。
這一些當年的徒弟,我年少時已見過多次,現在數人已年過四十踏入中年,大家各有家室,但對父親的敬重依然。 當中有人自恃聰明,做事態度輕浮,但多年不見,自立門戶後,在父親面前,卻顯得恭恭敬敬。 父親說什麼,他也不敢違拗。 這一些小小往事,看似毫不重要,但我親眼目睹後,大惑不解,不禁自問: 父親的本事何其大,竟能令此輕浮自負的人如此恭敬?
另一位前員工,出身於大商家中,只曾跟父親共事數個月學師。 對於出身於商人家族的他而言,可能是「找到大商家容易,但真正有實學的人卻太稀有」吧,對父母經常尊稱為「師父,師母」,往年的大節日必定帶備禮物現身。 現在事業如日方中,業務已遍佈數個國家的他,白事當天曾說: 「沒有你爸爸,我何來今天的一切成就?」
在白事的當天,看到擺滿靈堂的花牌,寫道「永遠名譽會長」,「恩師」等等的尊稱,一眾徒弟,多年好友,新舊員工,同行中人,競爭對手,一些街坊熟客的出現,不其然感到父親活出一個不平凡的人生。
如此畫面,映入眼簾,當中一個花牌,寫道「天妒英才」四字,由多年一起工作的員工送出。
跟父親一起的無數往事,可以突如其來在腦海不停湧現。 言教不如身教,有關做人,對事,對工作,對生活的態度,一切都不自覺地融入於自身的人生觀中。
說到這裡,已不想再多說,內心之哀傷不能用文字表達。
父親安息,一路好走。 一切永遠在兒子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