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多前,剛到杜拜不夠一年,趁著一個為期十天的假期,去了地中海附近的國家一趟。 當時,我的智能手機是低檔品牌,所以拍照全是用單鏡反光機,照片質素一流。 可惜2013年一次電腦故障,是次旅行大部分照片都遺失了,有點遺憾。
約旦肯定不是香港人的熱門旅行地點,更什者,不少人以為中東到處都是戰火連天。 約旦本土面積不大,但值得一遊的境點奇多,與國土的細小不成正比。
最值得一提的,當然是世界十大古遺跡之一----Petra古城。 除了Petra,還有與以色列交界中間的死海 (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死海的故事,由於海水鹽份極高,人體會自動浮起,根本不能潛水,浮在海上拍照是大部分遊客愛做的事)。 約旦北部,由於山高而且濕度極低,一千多年前的古羅馬遺址保存得極好。 約旦中部,有大自然環境極宏偉的Dana National Reserve,這是國家級受保護的自然公園。 約旦南部,Petra古城南下,可以在沙漠渡過數個晚上,此沙漠的沙粒有不同的粗幼與顏色,無論是遠看或是近觀,日出,日落,或是晚間一大片藍色天空,都有置身於超自然美境的感覺。 個人認為,此沙漠是人一生中必去的地方。 還有一些跟以色列接近的小城市,也是數千年前一些基督教的遺跡等等。
境點太多,不能一一記錄下來。 如果旅行只是為了食與玩樂,相信約旦可能是有點無聊,因為此地食物水準不高,我在此十天,好像未曾嚐過一餐十分美味的午餐或晚餐。 約旦有歷史,文化,與置身於有如圖畫美境的感覺。
提起古城Petra,此地佔地極廣,一天時間肯定只能看不足一半的景點。 當時看到一些已上年齡的老者,對此地不少官殿可以慢慢細看,注足觀賞長時間。 他們說,來約旦只是為了研究這神奇地方的歷史,值得待上十數天。
我個人認為,古城官殿建築固然宏偉,值得留三天。 不過,花十多天慢慢研究不同官殿的細節,我便沒有此興致了。
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記憶: 在古城遊走,慢慢上樓梯時,突然,有人從後拍了我的肩膊一下。 我回頭一看,原來是兩個女遊客。 客氣打了一個招呼與自我介紹後,才得知原來她們是本地人。 (一開始看不出她們是本地人的原因,純粹因為她們二人一身遊客的裝扮,手機,相機等等,而且沒有任何回教服飾。 約旦身為地中海回教國家,比波斯灣一帶的富裕回教阿拉伯國家開放,因為歷史地理的原因,一部分本地女子已經世俗化,沒有任何回教傳統衣著,其實不太奇怪。)
當時對話細節已忘了,因為個人沒有太大興趣跟她們再閒聊下去,剛在Dana大自然公園的兩天,花費了不少氣力才可以走出來 (這個過程下次再談),已沒有精神閒聊。 只依稀記得,其中一個比較胖,有點似「約旦版欣宜」的女子說: You are good-looking, I wanna take a picture with you. 我沒有拒絕,她走得很近時,由她的好友拍照。 這是在約旦唯一一次「被集郵」的經驗。
當然,這張與「中東欣宜」的合照已經遺失了。 記得當年回港時,給媽看看旅遊的照片,媽的第一句是: 「哇,呢個邊個黎? 咁肥你都岩?」 是否搞笑?
Friday, October 27, 2017
Friday, October 20, 2017
中央宏觀調控會否出事?
經濟學是社會科學,跟純科學如數學,物理,化學,完全不一樣。 在這門學科中,大多數的所謂理論,只適用於有限的特殊情況。 將一個從特定環境引申出來的理論,應用於條件不一樣的情況,只會錯漏百出。
經濟學,盡其量只能說是一門「偽科學」(pseudoscience),跟真正擁有邏輯嚴謹性的數學與物理,相距太遠。
在個人自學的一些經濟學知識中,大概只有一個「鐵膽」理論,似乎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這個理論的正確名稱已忘了,但概念大概如下: 一個國家不可能同時推行以下三項政策,
(1) 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
(2) 開放的資本帳,
(3) 固定匯率。
如果某國堅持同時推行三項政府,只會失敗收場。 當然,現實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是,表面上暫時看似完全沒有問題,皆因沒有人可以準確預測失敗發生的時間。
換另一個角度,把現實中發生的情況代入它們的角色。 一個國家C,另一個國家A。 國家C為了推行經濟增長,把利率從5%下調至4%。 同一時間,國家C的主要貿易伙伴---國家A---的利率是5%。 為了增加外資,國家C維持一個開放的資本帳。 同時間,為了增加對國家A的出口貿易,國家C把自身貨幣的匯率與國家A的貨幣掛鉤。 而這個固定的匯率是不尋常的低,用來增加出口。
在這個情況下,國家C正在同時推行三項政策:
(1) 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 (自設利率,自行把利率調低至4%)
(2) 開放的資本帳, (資金自出自入)
(3) 固定匯率。 (跟國家A的貨幣掛鉤)
聰明的投資者看到一個套利的機會。 從國家C借錢,存放到國家A的帳戶收息,套取息差。 如此一來,為了應付投資者對本地貨幣借貸的需求與境外投資,國家C唯有印更多的本地貨幣,同時間賣出一部分外匯儲備。 國家C央行的此動作,令本地貨幣值受壓,本地會出現通脹。
假如國家C依然緊持三項政策同時推行,會出現什麼結果?
一個可能性: 央行用盡外匯儲備,唯有脫離固定匯率,匯率浮動導致本地貨幣大幅度貶值。
另一個可能性: 央行眼見外匯儲備急速減少,唯有改變政策,封鎖開放式資本帳,禁止資本自出自入。
另一個可能性: 央行大印貨幣的情況下,令本地出現急速通脹,迫於無奈下,唯有重新把利率提升。
當然,三個可能性可同時發生。 無論如何,國家C都不可能一直推行三項政策。 現實世界中,國家C是什麼國家? 國家A是什麼國家? 大家心照不宣吧。
國家C自行設定央行利率,把貨幣匯率固定在一個波動極細的範圍,同時間打算慢慢把資本帳完全開放,即是三項政策同時推行。 我們姑且看看國家C能否打破經濟學中這個「鐵膽」理論,政策順利實施而不會出現任何危機了。
個人主觀相信,大政府人手操作,無論如何都敵不過市場自行運作機制,金融大混亂在所難免。
2015年8月與12月,人民幣只是「突然」出現小幅度貶值,連鎖反應下,足以令全球股市大亂,美股道指更下跌10%以上。 比起真正的金融亂局,只是「小兒科」罷了。
經濟學,盡其量只能說是一門「偽科學」(pseudoscience),跟真正擁有邏輯嚴謹性的數學與物理,相距太遠。
在個人自學的一些經濟學知識中,大概只有一個「鐵膽」理論,似乎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這個理論的正確名稱已忘了,但概念大概如下: 一個國家不可能同時推行以下三項政策,
(1) 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
(2) 開放的資本帳,
(3) 固定匯率。
如果某國堅持同時推行三項政府,只會失敗收場。 當然,現實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是,表面上暫時看似完全沒有問題,皆因沒有人可以準確預測失敗發生的時間。
換另一個角度,把現實中發生的情況代入它們的角色。 一個國家C,另一個國家A。 國家C為了推行經濟增長,把利率從5%下調至4%。 同一時間,國家C的主要貿易伙伴---國家A---的利率是5%。 為了增加外資,國家C維持一個開放的資本帳。 同時間,為了增加對國家A的出口貿易,國家C把自身貨幣的匯率與國家A的貨幣掛鉤。 而這個固定的匯率是不尋常的低,用來增加出口。
在這個情況下,國家C正在同時推行三項政策:
(1) 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 (自設利率,自行把利率調低至4%)
(2) 開放的資本帳, (資金自出自入)
(3) 固定匯率。 (跟國家A的貨幣掛鉤)
聰明的投資者看到一個套利的機會。 從國家C借錢,存放到國家A的帳戶收息,套取息差。 如此一來,為了應付投資者對本地貨幣借貸的需求與境外投資,國家C唯有印更多的本地貨幣,同時間賣出一部分外匯儲備。 國家C央行的此動作,令本地貨幣值受壓,本地會出現通脹。
假如國家C依然緊持三項政策同時推行,會出現什麼結果?
一個可能性: 央行用盡外匯儲備,唯有脫離固定匯率,匯率浮動導致本地貨幣大幅度貶值。
另一個可能性: 央行眼見外匯儲備急速減少,唯有改變政策,封鎖開放式資本帳,禁止資本自出自入。
另一個可能性: 央行大印貨幣的情況下,令本地出現急速通脹,迫於無奈下,唯有重新把利率提升。
當然,三個可能性可同時發生。 無論如何,國家C都不可能一直推行三項政策。 現實世界中,國家C是什麼國家? 國家A是什麼國家? 大家心照不宣吧。
國家C自行設定央行利率,把貨幣匯率固定在一個波動極細的範圍,同時間打算慢慢把資本帳完全開放,即是三項政策同時推行。 我們姑且看看國家C能否打破經濟學中這個「鐵膽」理論,政策順利實施而不會出現任何危機了。
個人主觀相信,大政府人手操作,無論如何都敵不過市場自行運作機制,金融大混亂在所難免。
2015年8月與12月,人民幣只是「突然」出現小幅度貶值,連鎖反應下,足以令全球股市大亂,美股道指更下跌10%以上。 比起真正的金融亂局,只是「小兒科」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