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4, 2015
鄧普頓的投資智慧(一)
鄧普頓 (John Templeton) 是史上最成功的投資者和基金經理之一。 大概所有價值投資者也認識他。 不認識他的人,也定必聽過鄧普頓基金。 跟巴菲特長時間專注於美國股票的投資不一樣,鄧普頓給人認為是環球投資的鼻祖。
晚年的他生活在巴哈馬,也放棄了美國國籍,專注於他的慈善事業。 小弟從他的人生, 投資經驗和哲學,也穫益良多。 他說過的一些東西,值得反覆回味數次。
1930年代全球的經濟大蕭條,也是上世紀最嚴重的長期性經濟衰退。 1939年,美國股市正在經歷長時間的熊市,當時的鄧普頓只有27歲,他問朋友借了一些錢,從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當中,瞄準所有股價低於一美金的股票,共有104隻股票,每一隻股票買了一百股。 估計大概花費了一萬美金 (當時的一萬美金, 相當於現在2015年的十七萬美金) 買下這一些股票。
根據當時的記錄顯示,這104隻股票中,有34隻股票是破產公司,即是說,鄧普頓當時手上持有一大堆垃圾股: 不是破產公司的股票,便是完全沒有利潤的公司的股票。
數年後世界大戰差不多結束時把手上持股全部賣出,得到了數倍的回報。 當然把本金全都還給朋友了。
個人感想 :
利用現代術語,鄧普頓當年自製 「垃圾股指數基金」 。他對這垃圾股指數基金信心十足,竟然可以問朋友借錢投資這個基金。他的舉動確實是不可思議,也打破了大部分價值投資信徒的迷思: 「買股票必定要投資於優質公司」 。 ( 註: 我在此文也說出了有關的看法。 )
小弟不認為他當年曾對這104隻垃圾股進行仔細的研究,也極大可能根本沒有翻閱所有公司的年報。 這一些垃圾公司,有一些已經破產,根本不值一提,也肯定是很多價值信徒根本不屑一顧的股票.
小弟只想用這簡單的例子証明,價值投資也有很多方法,從行業前景不好的公司,什至是破產公司當中,也可找到可觀的回報。
他的信念應源自以下兩點:
(1) 在市場最悲觀的時候買入。(請看上圖所示。)
(2) 不認為這個熊市會持續永遠走下去,堅信全球人類的文明和經濟可以在將來回復舊觀。(他也確信世界大戰過後,美國百業待興,經濟定可反彈。)
基於此兩點,他利用統計學的方法進行投資,這104隻股票股價低殘,大部分公司回歸基本價值的機會不低。(全部股票的股價永不翻身的機會也很低。)
我也很認真的問了自己一個問題: 如果相同的熊市在將來出現的話,我有沒有足夠的遠見和膽識去做類似的投資呢?
有D似去賭場玩輪盤既亞洲人般, 手上可用既錢盡買全部Number, 希望有一注爆大
ReplyDelete應該跟賭錢不一樣, 賭錢成敗是機會率的事。 但股票市場往往在最低點由熊轉牛,反彈回升,歷史數據証明了這一些, 不是純機會率的事。
Delete小弟相信他不是負碌。
唔係指佢賭博碰運氣,而係落注嘅方式似
Delete等待跌市入貨亦都需要平時準備和耐性。
對, 所以他真的利害, 準備充足,有耐性,信心和膽識,, 27歲的年齡已有此功力,
Delete更利害的是他有本事、有人脈去讓他借力打力,尤其在市場悲觀的時間。
ReplyDelete借力打力真係重要. 通常有錢佬先有機會借力打力, 後生仔冇本錢, 要依靠人脈關係, 好明顯佢當年有.
Delete這方法的問題是:
ReplyDelete(1) 牛市/熊市從來都是不易判斷的,回頭看也許很容易能看出,但如果看的是將來,相信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以現時為例,你以為現在是牛市,但可能數年後你回看,發現現在的水平其實已是幾年的頂部。你以為現在是熊市,可能數年後你回看,發現現在的水平其實正是幾年的底部。
(2) 即使當作你能看出是牛市還是熊市,了解公司的價值再在熊市投資,回報肯定比亂買要好,不說別的,你能避開那些會破產的公司,回報已是大不相同。
流星習慣對「大師」或一些「成功投資者」所分享的方法保持警惕,畢竟六合彩也總有人中,但不代表那人有技巧。
大概是他當年看準了全人類也極悲觀, 而他知道世界大戰後世界經濟會反彈而買. 他應沒有估頂或估低.
Delete不肯定他當年如何研究, 但他的買法像指數式的買法. (他的人生中大部分時間的投資也有類似的買法), 指數式的買法看準了對象 (低殘股) 便會有殺錯冇放過. 所以他沒有故意避開破產公司吧.
對的, 大師的方法也要有所警惕, 好像peter lynch說的東西我也不信, 巴老說的東西我也不全信.
多謝分享,這感覺有點像大包圍的買股方式,一將功成萬骨枯。
ReplyDeleteYes, 指數式的買法, 只買殘股, 但比佢搞掂, 不可思議, 但應該不是負碌.
Delete我很喜歡他。
ReplyDelete自從我看過關於他的一本書,深深改變了我。
佢係我最尊敬既投資者, 不是他驚人的長期回報, 而是他的人生做人態度, 也值得學習
Delete大包圍不是撞彩,用Kelly criterion計算投資比例,去到最盡就係大包圍dutching。
ReplyDelete如果很確定擲硬幣開「公」的機會大過「字」,最有效的方法唔係去估具體哪幾只機會大些哪幾只機會細些,而係大包圍一次過全部買晒「公」。
呢個term未聽過, 池兄對數據式, 或統計學式的投資法很有研究, 小弟有多一些空閒時間一定會拜讀更多池兄的舊文
Deletetempleton最令我開眼界的也是其指數式投資法, 我依然在嘗試領會當中的神韻
那2003 年隨便買50隻港股仙股。。持貨4年到32000時沽清不也變千萬富翁。。。重點是問朋友借200萬來買。。輸清沒錢還。。贏了只還本。。馬後炮神話故事何須講到咁耐咁遠
ReplyDelete照你咁講, 其實任何往績, 歷史都係馬後炮. 唔需要多提.
Delete值得一提, 當時香港銀行2003年開始跟隨美國不停減息, 你都可以碌十幾張卡問銀行借超過一百萬, 係低息. 2007已可套現幾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