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港股倉回報: -1.9% 。
開blog四年的港股投資回報如下:
2015: +11.0% 。
2016: +22.9% 。
2017: +16% 。
2018: -1.9% 。
本年度的回報是近年新低。(雖然2015前的回報率沒有系統性記錄下來,但記憶沒錯的話,本年度的回報應是2008年後最差的一年,今年回報是「近十年最差」也不為過。) 大多數的特殊狀況投資(special-situation investing)都是全軍覆沒。人人投資決策不同,2018年全年的政治經濟狀況充滿不確定性,應有不少人早已減倉,增持現金吧。
其實我是由1月起都是滿倉上陣,所以基本上是全年捱打。7月底做了一次大換馬動作,把資金集中在少數最有把握的重倉股,由15隻持股減至5隻。
走盡年底結算,這個回報率已不算太差了。
現在這個時勢,很難用過往的數據去論証現在或將來會發生的事件,政治經濟環環相扣,稍為懂得network theory或complex dynamics的人便深知此道理。一些人自以為透過數據便可合理地邏輯推論政經因果,「硬膠」程度直達100分。
本年度放在此blog的時間什少,對寫文章或看blog友的文章也提不起興趣,想寫便自然會多寫,當然不用跟其他人交待。
數天前,隨意翻開特區護照一看,2013年的新護照,2023年到期,一共31頁的護照,大概只餘下5-6頁的空白位置可以蓋印。看來,此護照「捱不到」2023年便蓋印全滿了。
現在在這國家的生活與工作,最少至2020年。我不能排除2020後會移居其他地方。心中自有盤算,但還需要多看將來兩年的情況。
------------------------------------------------------
投資方面,沒有太多idea。其實,好的idea只需數個便已足夠,近數個月,idea只有一個:
由於西方國家對車引擎的排放量推出新的監管要求,從而引發車引擎當中所需的金屬原材料中線需求有變,當中所需的貴金屬palladium的市價已有所反映,它的價格在近數個月大升。
此類貴金屬的供應量應該不可能突然大量增加。由資金到位到開發礦場, 至少需時2-3年。需求大增而供應有限。如果是美股市場上的palladium ETF,市價已上升了很多,唯獨一些上市公司的資產值與未來數年的利潤還未反映預期。不過,眾所周知,港股市場中的資源股垃圾滿地。只有一隻巨型企業,本身沒有開發palladium的供應,但間接大量持股世界上最大的palladium供應商。
Saturday, December 29, 2018
Monday, November 12, 2018
在土耳其
因工作關係,10月在土耳其沿海城市Antalya逗留了一段時間,是次行程當然算不上旅遊。
其實,2012年已曾去過土耳其一趟。當時,自己一個人遊走過大多數土耳其著名景點,但某一些經歷極差,對這國家的印象留下陰影。曾說過如無意外不會再去這國家。但今次純工作關係,唯有再到此地一趟。
土耳其的本地經濟應有一些問題,比較上次2012年的行程,當地貨幣值貶值高達60-70%左右。住食消費也顯得極平宜,什至比東南亞國家如泰國的消費更低。所以,對遊客而言,現在去土耳其旅行應是一個極佳的時機。
土耳其雖然是穆斯林國家,但文化相比阿拉伯世界真的差距什大,當地人平時生活習慣應更接近歐洲,世俗化回教徒,平時可飲酒,衣著也挺自由,生活不受宗教拘束。當然,土國覆蓋面績大,文化上不可一概而論。
是次行程出席了不少社交活動,其中一個講者是年達70歲來自塞爾維亞的長者。他說出了一大段90年代的生活經歷,當時,前南斯拉夫陷入內亂狀態,南斯拉夫本身是一個共和國,內部有不同種族,不同宗教的人一起生活,政府軍向某一個種族的人開火,美國政府派空軍攻擊政府,人民生活毫不安穩。。。他說,生命從來沒有公平與對等,但也要生活下去,人生便是這樣。
由於現屆土耳其政府不受西方歐美歡迎,跟歐盟的距離更愈來愈遠,從前曾是歐洲人旅遊的好地方,現在來自歐洲的遊客大減,加上近數年與鄰國敘利亞內戰有關的問題,致使近數年大城市都曾出現炸彈襲擊,更讓外地人提高戒心。看得出大多數遊客都是來自俄羅斯,其他歐美人什少。
另一個有趣現象,有一些土耳其本地人長得跟新彊維吾爾族一模一樣,大家也是源自土耳其吧。
10月初,沙特異見記者在駐土耳其的沙特領使館遇害,在全球媒體與社交媒體上鬧得很大,我個人對此新聞好奇心不大,但土耳其政府的做法真有一手,以唧牙膏的方式,一點一點慢慢向傳媒發放證據,慢慢引發大眾的注意,愈搞愈大,沙特與美國政府真是有苦自己知。
其實,2012年已曾去過土耳其一趟。當時,自己一個人遊走過大多數土耳其著名景點,但某一些經歷極差,對這國家的印象留下陰影。曾說過如無意外不會再去這國家。但今次純工作關係,唯有再到此地一趟。
土耳其的本地經濟應有一些問題,比較上次2012年的行程,當地貨幣值貶值高達60-70%左右。住食消費也顯得極平宜,什至比東南亞國家如泰國的消費更低。所以,對遊客而言,現在去土耳其旅行應是一個極佳的時機。
土耳其雖然是穆斯林國家,但文化相比阿拉伯世界真的差距什大,當地人平時生活習慣應更接近歐洲,世俗化回教徒,平時可飲酒,衣著也挺自由,生活不受宗教拘束。當然,土國覆蓋面績大,文化上不可一概而論。
是次行程出席了不少社交活動,其中一個講者是年達70歲來自塞爾維亞的長者。他說出了一大段90年代的生活經歷,當時,前南斯拉夫陷入內亂狀態,南斯拉夫本身是一個共和國,內部有不同種族,不同宗教的人一起生活,政府軍向某一個種族的人開火,美國政府派空軍攻擊政府,人民生活毫不安穩。。。他說,生命從來沒有公平與對等,但也要生活下去,人生便是這樣。
由於現屆土耳其政府不受西方歐美歡迎,跟歐盟的距離更愈來愈遠,從前曾是歐洲人旅遊的好地方,現在來自歐洲的遊客大減,加上近數年與鄰國敘利亞內戰有關的問題,致使近數年大城市都曾出現炸彈襲擊,更讓外地人提高戒心。看得出大多數遊客都是來自俄羅斯,其他歐美人什少。
另一個有趣現象,有一些土耳其本地人長得跟新彊維吾爾族一模一樣,大家也是源自土耳其吧。
10月初,沙特異見記者在駐土耳其的沙特領使館遇害,在全球媒體與社交媒體上鬧得很大,我個人對此新聞好奇心不大,但土耳其政府的做法真有一手,以唧牙膏的方式,一點一點慢慢向傳媒發放證據,慢慢引發大眾的注意,愈搞愈大,沙特與美國政府真是有苦自己知。
Friday, September 21, 2018
近況 (2018年9月)
(1) 小弟我好久沒出文,當然不是股票輸了很多不能見人呢。從9月起,連續20個晚上睡眠時間不超過5小時,跟工作壓力無關,跟投資市場無關,而是可能跟基因有關。父親是經常失眠的人,在床上轉來轉去,但真正入睡的時間只有三四個小時。我現在的情況也是大同小異,數年前起,能夠真正入睡的時間愈來愈少。
曾經嘗試解決這問題的,就是喝多一些高濃度酒精飲品(起碼40%酒精濃度)。事實上帶點醉意會睡得更好,但早上起來便會有某程度的頭痛。如果喝的量不夠,睡眠質量卻沒有提升。所以現在嘗試完全不喝酒,依賴自然入睡。
由於平時生活腦力運動為主,本月睡眠不足,狀態少不免下滑,所以完全放棄blogger也是人之常情。
(2) UAE這個國家表面上歡迎外籍人士,生活,退休,工作,旅遊等等。單看杜拜,表面上,基建交通,銀行與政府各部門已數碼化,國際化已進入先進國家水平吧,但事實如何? 相信很多人也不知道。即使外籍人士在這裡生活多年,有不少人平時是完全沒有接觸本地阿拉伯人,所以真的談不上對這地方有深入了解。小弟我的工作卻是一天到晚都是跟本地人一起,所以對他們的文化了解多一些吧。
近月來,見識了一些政府內部黑暗一面,如果跟我無關便算了,但竟然無故把我拉進去,暫時不透露細節,待事件解決後在這blog記錄一下,數十年後再回看,可能覺得有趣。
(3) 安室奈美惠41歲生日。她的生日我永遠記得,一來她是我少年時最愛女神,二來她的生日跟我的生日日子只相差幾日。其實我不是什麼超級fans,也不熟悉她近年的歌曲了。
安室呢,二十年已過,在我心中的地位依然獨一無二。主要原因,大抵是自少便覺得她的性格跟小弟相似: 口才欠佳,不愛吵鬧,絕對可以用一個「悶蛋」形容 (她年少時的舞蹈老師便形容: 這女孩太安靜,沒有什麼話題,真的很沉悶)。但同時間,對自己熱愛的東西有一種外人難以想像的執著與專注。
她已從藝能界引退,所以5月時在台北舉行的最後一次演唱會, 我也唯有故意抽空去台灣兩三天,買黃牛也得一看了。
(4) 近數月看了一些有趣的書,從network theory的角度去看social science。其實個人的生活,性格,見識,知識,等等,全部都是一些難以用文字解釋的互相影響關係。
如果單看個人投資的話,自然跟自身的性格,視野,知識等等有關。正好小弟我一個怪人,平時什少用facebook,從不玩電子遊戲,完全不好潮流電子或科技產品,當然也不關注新潮玩意或消費者愛好,如何可以對分析個股如騰信,瑞聲,或什麼光學等等有edge? 這自然是不可能的事。難道看一下年報不同數字,看一下PE,PB,股息率,便足以判定某股的價值? 這也是不實際的想法吧。(註: By the way, 市場上真的有一些自稱價值投資門派的人,單看表面數據如股息率,PE,PB,便認定某一些個股有長線投資價值,可以儲股票,長線持有。 ) 而我唯一可做的,就是用另類一些的方法找尋市場錯價的機會。方法的根源來自John Templeton與Joel Greenblatt。
由於個人性格關係 (不愛電子玩意,對新潮消費者的愛好也完全不懂),研究美國的消費類或高科技類股票確是比較困難。我不會排除買美股的,但只會對一些指數ETF有興趣,個股便不宜參與了。
曾經嘗試解決這問題的,就是喝多一些高濃度酒精飲品(起碼40%酒精濃度)。事實上帶點醉意會睡得更好,但早上起來便會有某程度的頭痛。如果喝的量不夠,睡眠質量卻沒有提升。所以現在嘗試完全不喝酒,依賴自然入睡。
由於平時生活腦力運動為主,本月睡眠不足,狀態少不免下滑,所以完全放棄blogger也是人之常情。
(2) UAE這個國家表面上歡迎外籍人士,生活,退休,工作,旅遊等等。單看杜拜,表面上,基建交通,銀行與政府各部門已數碼化,國際化已進入先進國家水平吧,但事實如何? 相信很多人也不知道。即使外籍人士在這裡生活多年,有不少人平時是完全沒有接觸本地阿拉伯人,所以真的談不上對這地方有深入了解。小弟我的工作卻是一天到晚都是跟本地人一起,所以對他們的文化了解多一些吧。
近月來,見識了一些政府內部黑暗一面,如果跟我無關便算了,但竟然無故把我拉進去,暫時不透露細節,待事件解決後在這blog記錄一下,數十年後再回看,可能覺得有趣。
(3) 安室奈美惠41歲生日。她的生日我永遠記得,一來她是我少年時最愛女神,二來她的生日跟我的生日日子只相差幾日。其實我不是什麼超級fans,也不熟悉她近年的歌曲了。
安室呢,二十年已過,在我心中的地位依然獨一無二。主要原因,大抵是自少便覺得她的性格跟小弟相似: 口才欠佳,不愛吵鬧,絕對可以用一個「悶蛋」形容 (她年少時的舞蹈老師便形容: 這女孩太安靜,沒有什麼話題,真的很沉悶)。但同時間,對自己熱愛的東西有一種外人難以想像的執著與專注。
她已從藝能界引退,所以5月時在台北舉行的最後一次演唱會, 我也唯有故意抽空去台灣兩三天,買黃牛也得一看了。
(4) 近數月看了一些有趣的書,從network theory的角度去看social science。其實個人的生活,性格,見識,知識,等等,全部都是一些難以用文字解釋的互相影響關係。
如果單看個人投資的話,自然跟自身的性格,視野,知識等等有關。正好小弟我一個怪人,平時什少用facebook,從不玩電子遊戲,完全不好潮流電子或科技產品,當然也不關注新潮玩意或消費者愛好,如何可以對分析個股如騰信,瑞聲,或什麼光學等等有edge? 這自然是不可能的事。難道看一下年報不同數字,看一下PE,PB,股息率,便足以判定某股的價值? 這也是不實際的想法吧。(註: By the way, 市場上真的有一些自稱價值投資門派的人,單看表面數據如股息率,PE,PB,便認定某一些個股有長線投資價值,可以儲股票,長線持有。 ) 而我唯一可做的,就是用另類一些的方法找尋市場錯價的機會。方法的根源來自John Templeton與Joel Greenblatt。
由於個人性格關係 (不愛電子玩意,對新潮消費者的愛好也完全不懂),研究美國的消費類或高科技類股票確是比較困難。我不會排除買美股的,但只會對一些指數ETF有興趣,個股便不宜參與了。
Saturday, September 1, 2018
90年代的東南亞股市
上年blog友Hutchison介紹了一本書Asian Godfathers。剛巧五月底在東南亞的泰國待了一周,順道在行程中看完此書。此書的出發點挺有趣,由東南亞的宏觀歷史發展起,細看特殊環境如何造就了多個世界級富豪。個人不排除一些讀者不明作者的用意,或根本不能理解本書的重點,而得出一些單邊結論,如「此書的目的是寫出華人富商的陰暗面」,或「唱衰華人」 等等。正如小弟周不時說出一些有關中國的事實,也會有人理解為「講到中國就黎亡國」,「睇唔起自己國家」,「不愛國」等。
不過,說到單邊結論,即使是Blog界也有不少,只要說出一些令人聽得不順耳的事實,或問到一些正中要害的問題,有人的反應便是「你是在眼紅我!」,「你超技術攻擊我!」。對於客觀事實與主觀印象不能區分的人,小弟一笑置之。
回到正題。事隔三個多月,當然不能把書中多個有趣的重點詳述,但其中數個關節依然印象挺深刻。
書中後段提到,在股市發展全面的國家如美國,從長期而言,道指的年回報與國家經濟增長率接近一樣。(沒有記錯的話,有人用1900-2000年的數據去証實它。) 這也解釋了很多美國經濟學家愛用道指去閱讀經濟現況。但是,為何東南亞多國 (東南亞經濟體最大的國家: 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的股市指數的年回報率,遠遠比不上80年代到90年代中的經濟快速增長?
主要原因有兩個:
(1) 當年東南亞多國的經濟快速增長,除了自身原材料,或其他資源的持續出口,還有80年代起,歐美企業的產業鏈佈局走向全球化,它們把大量低層次的工序轉移到人力成本極低的東南亞多國 (當然,另一方面有賴多國開放外商投資的政策,給予它們低稅等等福利),多國的年經濟增長率高達+10%到15%,但東南亞股市上市的公司大多是國有資源,地產或銀行公司等等。即是說,外資投入令本地就業市場興旺,但外資公司才是穫得商業利潤的主人,不是國有公司。本地股市指數長期走低,追不上本地的經濟增長,自是理所當然。
(2) 就業市場的持續增長,令這個年代成長的本地人首次擁有個人儲蓄。當年資訊不算太流通的時代,他們唯一會做的,當然不會炒股,而是把慢慢變大的個人積蓄放到銀行存款,取一個低存款利息。
東南亞多國的經濟政治綑綁,致使國有銀行本質上是超級富豪(大多數都是華僑)控制的私人存錢罐(piggy bank)。即是說,本地勞動人口的存款變相成了他們(極低息,比起市場息率而言)輕易到手的貸款。由於這一些資本接近零成本 (可以看成勞動人口把自己的積蓄極低息送到他們手中),一切得來太容易了,他們何來動力做好自己企業的業務? 毫無動力提高公司的競爭力或提高股價,也是理所當然吧。
基於以上兩個原因,致使當地經濟增長與股市指數回報不成正比。
書中還列出多項數據,去看超級富豪輕鬆到手的民間資本,他們可以用在私人娛樂上,或把錢存到國外銀行,或做一些大白象工程取悅大眾,總之,都是一些資本回報與效率什低的業務。這一切都是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的源頭。
-----------------------------------------------------------------------------
雖然手中沒有數據,但若有人活在90年代的東南亞某國,看了股神巴菲特的著作,便一大堆教條上腦,自認是價值投資派,看看國有銀行的數據,他的看法會是:
「國家經濟不停增長,從年報所見,銀行資產年年上升,存款不停增加,投資項目不停增加,公司從資本項目得到的利潤年年上升,銀行是百業之母,此股有長線投資價值。但股價卻不升,股息率上升,P/E,P/B卻愈來愈低。所以,從價值投資去看,買這一些銀行股收息,就是正道了,反正價值早晚回歸。」
真股神如Warren Buffet,Charles Munger,Walter Schloss等人,會否得出同一個看法?
不過,說到單邊結論,即使是Blog界也有不少,只要說出一些令人聽得不順耳的事實,或問到一些正中要害的問題,有人的反應便是「你是在眼紅我!」,「你超技術攻擊我!」。對於客觀事實與主觀印象不能區分的人,小弟一笑置之。
回到正題。事隔三個多月,當然不能把書中多個有趣的重點詳述,但其中數個關節依然印象挺深刻。
書中後段提到,在股市發展全面的國家如美國,從長期而言,道指的年回報與國家經濟增長率接近一樣。(沒有記錯的話,有人用1900-2000年的數據去証實它。) 這也解釋了很多美國經濟學家愛用道指去閱讀經濟現況。但是,為何東南亞多國 (東南亞經濟體最大的國家: 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的股市指數的年回報率,遠遠比不上80年代到90年代中的經濟快速增長?
主要原因有兩個:
(1) 當年東南亞多國的經濟快速增長,除了自身原材料,或其他資源的持續出口,還有80年代起,歐美企業的產業鏈佈局走向全球化,它們把大量低層次的工序轉移到人力成本極低的東南亞多國 (當然,另一方面有賴多國開放外商投資的政策,給予它們低稅等等福利),多國的年經濟增長率高達+10%到15%,但東南亞股市上市的公司大多是國有資源,地產或銀行公司等等。即是說,外資投入令本地就業市場興旺,但外資公司才是穫得商業利潤的主人,不是國有公司。本地股市指數長期走低,追不上本地的經濟增長,自是理所當然。
(2) 就業市場的持續增長,令這個年代成長的本地人首次擁有個人儲蓄。當年資訊不算太流通的時代,他們唯一會做的,當然不會炒股,而是把慢慢變大的個人積蓄放到銀行存款,取一個低存款利息。
東南亞多國的經濟政治綑綁,致使國有銀行本質上是超級富豪(大多數都是華僑)控制的私人存錢罐(piggy bank)。即是說,本地勞動人口的存款變相成了他們(極低息,比起市場息率而言)輕易到手的貸款。由於這一些資本接近零成本 (可以看成勞動人口把自己的積蓄極低息送到他們手中),一切得來太容易了,他們何來動力做好自己企業的業務? 毫無動力提高公司的競爭力或提高股價,也是理所當然吧。
基於以上兩個原因,致使當地經濟增長與股市指數回報不成正比。
書中還列出多項數據,去看超級富豪輕鬆到手的民間資本,他們可以用在私人娛樂上,或把錢存到國外銀行,或做一些大白象工程取悅大眾,總之,都是一些資本回報與效率什低的業務。這一切都是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的源頭。
-----------------------------------------------------------------------------
雖然手中沒有數據,但若有人活在90年代的東南亞某國,看了股神巴菲特的著作,便一大堆教條上腦,自認是價值投資派,看看國有銀行的數據,他的看法會是:
「國家經濟不停增長,從年報所見,銀行資產年年上升,存款不停增加,投資項目不停增加,公司從資本項目得到的利潤年年上升,銀行是百業之母,此股有長線投資價值。但股價卻不升,股息率上升,P/E,P/B卻愈來愈低。所以,從價值投資去看,買這一些銀行股收息,就是正道了,反正價值早晚回歸。」
真股神如Warren Buffet,Charles Munger,Walter Schloss等人,會否得出同一個看法?
Friday, August 24, 2018
美「聯俄制華」
近數年,我行動上支持Nassim Nicholas Taleb,減少時間看主流媒體 (不是完全不看)。現在的主流傳媒太多雜音,喜愛嘩眾取寵,或以偏概全,能反映事實的真相是少數,而有insight的更加少。當然,我也注意到很多以事實為主(fact-based)的媒介或不時有insight的個人,反而不是大眾喜愛看的讀物。
自從2016年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後,不停出現有關他的新聞,大多數都是noise,不看也罷。傳媒竟然可以對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這等小事大炒特炒。對於「通俄門」事件,個人看法如下, 不會再解釋:
(1) 何謂干預? 一些外地黑客嘗試入侵政客或議員的電腦,意圖偷走私密資料或黑材料。第一,黑客的行動未必與當地政府有關。第二,現在是網上世界,從前沒有互聯網的年代,大國的總統選舉,敵國或其他國家意圖去偷取資料,或找方法幫助有利己方的候選人,是很普遍的事,有什麼值得奇怪?
(2) 身為全球第一科技大國,若他方輕易拿走重要的私密資料,問題出自國防保安技術大有問題,理應自己多多檢討。
這種小事大炒特炒的最大原因,出自兩方面:
(1) 民主黨毫無大將主持大局,唯有轉移視線,藉此事不停攻擊白官與現任總統,他們能力之低可見一班。現在美國本土的經濟問題,醫保,移民等問題,沒有一項跟俄羅斯有關。美國人民當然知道。
American people don't give a damn about Russia.
(2) 傳媒不是政治中立,不停炒作此事嘗試降低總統的公信力。
美國政界上下一致的立場是抑制中國的全方位掘起。特朗普跟俄羅斯修好關係是宏觀博弈中的重要一步,也是必要的一步。難道日本,南韓或東南亞小國可以抑制中國大陸的發展? (從現實利益方面去看,這個地帶沒有一個國家會公開反對中共,口頭上叫囂助陣再從中抽取一些油水,還是會出現的。) 俄國便不同了,中俄表面上友好,但由於歷史與地理因素,雙方永遠不可能全方位站在同一陣線,而俄國的能源戰略地位更是在歐亞大陸無可取代。(中方有的是煤礦,卻沒有石油與天然氣. 地理關係,天生註定身處能源戰略的下風。) 同時間,從利益去看,俄方沒有能力,也沒有動機去打擊美國經濟。
美國由奧巴馬第二任期起,慢慢退出中東的宏觀戰略,顯而易見。美方退出,俄方加強整個中東的戰略地位。除了制華外,白宮還有中東政治問題需要俄方幫忙,美俄有很多可合作的地方。
不知道世上有多少人看出,特朗普的「聯俄制華」是一步大利好美方的大棋? 有人估計此政治戰略決不是商人總統可以想出來的政策,而是幕後大軍師Henry Kissinger (基辛格)設計出來。
7月中,美俄兩方進行首次「普普會」,應是美俄走近的第一步,勢估不到美方傳媒與一堆二流政客看不出箇中玄機,不停藉「通俄門」一事借題發揮。(當然,特朗普說話野蠻粗獷,不懂political correctness,給予他人借題發揮的好機會。) 有一個「硬膠」陰謀論: 特朗普有黑材料在俄方手中 (如他與俄妓女有染的証據等),所以他不停與俄方示好。
近日來,美國法院判了Michael Cohen入罪,而他大爆特朗普有份參與,再加上Manafort的案件也在處理中,FBI也在對「通俄門」一事不停調查。在整件事中,我對FBI的政治中立大有疑問,所以沒有興趣看他們發出的noise.
無論如何,若站在美方立場,「聯俄制華」是必要的,但現在總統身邊煩事什多,過一段時間,有待一切明朗化後,個人估計美俄會開始更多合作關係。
自從2016年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後,不停出現有關他的新聞,大多數都是noise,不看也罷。傳媒竟然可以對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這等小事大炒特炒。對於「通俄門」事件,個人看法如下, 不會再解釋:
(1) 何謂干預? 一些外地黑客嘗試入侵政客或議員的電腦,意圖偷走私密資料或黑材料。第一,黑客的行動未必與當地政府有關。第二,現在是網上世界,從前沒有互聯網的年代,大國的總統選舉,敵國或其他國家意圖去偷取資料,或找方法幫助有利己方的候選人,是很普遍的事,有什麼值得奇怪?
(2) 身為全球第一科技大國,若他方輕易拿走重要的私密資料,問題出自國防保安技術大有問題,理應自己多多檢討。
這種小事大炒特炒的最大原因,出自兩方面:
(1) 民主黨毫無大將主持大局,唯有轉移視線,藉此事不停攻擊白官與現任總統,他們能力之低可見一班。現在美國本土的經濟問題,醫保,移民等問題,沒有一項跟俄羅斯有關。美國人民當然知道。
American people don't give a damn about Russia.
(2) 傳媒不是政治中立,不停炒作此事嘗試降低總統的公信力。
美國政界上下一致的立場是抑制中國的全方位掘起。特朗普跟俄羅斯修好關係是宏觀博弈中的重要一步,也是必要的一步。難道日本,南韓或東南亞小國可以抑制中國大陸的發展? (從現實利益方面去看,這個地帶沒有一個國家會公開反對中共,口頭上叫囂助陣再從中抽取一些油水,還是會出現的。) 俄國便不同了,中俄表面上友好,但由於歷史與地理因素,雙方永遠不可能全方位站在同一陣線,而俄國的能源戰略地位更是在歐亞大陸無可取代。(中方有的是煤礦,卻沒有石油與天然氣. 地理關係,天生註定身處能源戰略的下風。) 同時間,從利益去看,俄方沒有能力,也沒有動機去打擊美國經濟。
美國由奧巴馬第二任期起,慢慢退出中東的宏觀戰略,顯而易見。美方退出,俄方加強整個中東的戰略地位。除了制華外,白宮還有中東政治問題需要俄方幫忙,美俄有很多可合作的地方。
不知道世上有多少人看出,特朗普的「聯俄制華」是一步大利好美方的大棋? 有人估計此政治戰略決不是商人總統可以想出來的政策,而是幕後大軍師Henry Kissinger (基辛格)設計出來。
7月中,美俄兩方進行首次「普普會」,應是美俄走近的第一步,勢估不到美方傳媒與一堆二流政客看不出箇中玄機,不停藉「通俄門」一事借題發揮。(當然,特朗普說話野蠻粗獷,不懂political correctness,給予他人借題發揮的好機會。) 有一個「硬膠」陰謀論: 特朗普有黑材料在俄方手中 (如他與俄妓女有染的証據等),所以他不停與俄方示好。
近日來,美國法院判了Michael Cohen入罪,而他大爆特朗普有份參與,再加上Manafort的案件也在處理中,FBI也在對「通俄門」一事不停調查。在整件事中,我對FBI的政治中立大有疑問,所以沒有興趣看他們發出的noise.
無論如何,若站在美方立場,「聯俄制華」是必要的,但現在總統身邊煩事什多,過一段時間,有待一切明朗化後,個人估計美俄會開始更多合作關係。
Wednesday, August 15, 2018
在香港, 記兩件事
是次回港,有兩件重要的事:
第一: 出席了堂妹的婚禮;
第二: 剛巧Bob Dylan來香港開演唱會,當然要去「朝聖」。
數天前已回來中東了。
------------------------------------------------------------------------------
先說比較次要的第二件事。最令我驚訝的,是整個場館80%的觀眾是內地人,白人與本地香港人只佔少數。在音樂界,Bob Dylan雖已進神壇多年,但可能在香港的地位不高,所以大家寧願「撲飛」看黃子華,而不看已差不多80歲的Bob Dylan (這次極有可能是他最後一次在香港演出了)。
另外,有本港文化人的分析是: 新一代內地人極尊敬文藝界神級人物,特別是1960-1980年代當紅的神人,這段時期內地與世界的文化接觸完全停止,新一代內地人想重新追尋當時失去的東西。
Bob Dylan全場沒有彈結他,只有彈琴唱歌,和用自身壇長的口琴。可能真的是年齡關係,精神大不如前,「自彈結他+自唱」可能太消耗精神了。
完場離開時,才發現王家衛大導演坐在附近的位置,內心本想大叫: 「王生,你花四年時間龜速拍戲,如「一代宗師」或「2046」,真係好垃圾。」
-------------------------------------------------------------------------------
再說比較重要的第一件事,可以同時間見到所有遠近親戚,當然值得高興。
在場見到二伯父,他拍一下我,便說: 「真係好野,叫你黎睇我個女婚禮,即刻可以飛番黎。」
在場見到二伯父,他拍一下我,便說: 「真係好野,叫你黎睇我個女婚禮,即刻可以飛番黎。」
父親一代共有7兄弟,沒有女性,兄弟間每人的年齡大概差三歲,先父排第六,大伯跟二伯比先父老十多歲。去年父親仙遊,跟父親最熟的三伯自然極度傷心,與父親平時什少交流的二伯哀傷之情也溢於言表。
二伯與先父的性子完全不同。二伯說話不多,喜怒哀樂不形於色。今次女兒結婚大事,他都沒有顯示笑容。可能是當年二伯辛苦工作幫父親交學費,所以父親提起他時,依然是有一份尊敬。我個人而言,只記得小時候大家聚在一起時,眾多叔伯便說,爺爺是左撇子,第二代中二伯是唯一一個左撇子,而第三代中,只有我一個是左撇子了。
父親說過,二伯當年的感情生活受傷什深,所以遲婚。但現在看他跟二伯娘真的很配合,加上教導有方,一對子女都是品行端正的人,算是老來有福了。
去年父親走了,二伯在醫院和事後一些聚會中都跟我談到不少事,一切都會銘記,此生不會淡忘。
父親說過,二伯當年的感情生活受傷什深,所以遲婚。但現在看他跟二伯娘真的很配合,加上教導有方,一對子女都是品行端正的人,算是老來有福了。
去年父親走了,二伯在醫院和事後一些聚會中都跟我談到不少事,一切都會銘記,此生不會淡忘。
跟隨兒子生活在美國多年的大伯也回來了。對於這人,一點好感都沒有。
根據父親所說,大伯父是大兒子,思想傳統的爺爺看重長子的地位,把辛苦儲下的本金給他做一些小生意。他開設賣鞋店,有微利,但由於不務正業,而且有飲酒與賭錢等不良嗜好,不久便輸光了。
對這人的最深刻印象,來自二十多年前的新年聚會。我只是一個小學生,他跟我說: 「你大個左要記住,第一,一定要孝敬父母,跟住就係你既大伯父。你將來搵到多餘錢,我問你拎,你係唔可以拒絕既,知唔知?」現在我已是成年人了,依然清楚記得他的說話。一個成年人竟嘗試把一些歪理植入一個小學生腦海,我對這人如何產生好感?
去美國定居前,這一個不務正業的小人多年來經常向父親「拎錢」,父親有求必應,從沒有拒絕。所以連母親都對此人反感。(其實,他的子女比我大二十年或更多,早就成家立室,而且是中產,想必他們應會提供大伯的生活開支? 所以,我估計,他周不時向父親「拎錢」,是為了他自己的不良嗜好吧。)
去年父親在醫院時,剛巧他從美國回港渡假。去年他說,是次回港是為了旅遊。所以父親在醫院時,他探望一次後便去遊玩了,而白事當然也沒有出席。(如果他待在美國,不回香港,我可以理解。但本已經計劃回來香港了,只純為自己的旅事,一絲傷感之情都沒有,旅事完了便即回美國若無其事... 我不會再評論此人。)
年近80或已過80,他的身體很好,沒有大小毛病,似乎可以活得久。而子女們都是中產,近兩年,他其中一個孫子已成家立室,他已手抱自己的第四代。
本來已不大相信「好人有好報」這個說法。自從去年父親在病痛中離開,比較一下此人與父親為人做事的態度。看看此人的子孫福,他從前有否做過好事積福?
好人有好報? 不要跟我說廢話。
根據父親所說,大伯父是大兒子,思想傳統的爺爺看重長子的地位,把辛苦儲下的本金給他做一些小生意。他開設賣鞋店,有微利,但由於不務正業,而且有飲酒與賭錢等不良嗜好,不久便輸光了。
對這人的最深刻印象,來自二十多年前的新年聚會。我只是一個小學生,他跟我說: 「你大個左要記住,第一,一定要孝敬父母,跟住就係你既大伯父。你將來搵到多餘錢,我問你拎,你係唔可以拒絕既,知唔知?」現在我已是成年人了,依然清楚記得他的說話。一個成年人竟嘗試把一些歪理植入一個小學生腦海,我對這人如何產生好感?
去美國定居前,這一個不務正業的小人多年來經常向父親「拎錢」,父親有求必應,從沒有拒絕。所以連母親都對此人反感。(其實,他的子女比我大二十年或更多,早就成家立室,而且是中產,想必他們應會提供大伯的生活開支? 所以,我估計,他周不時向父親「拎錢」,是為了他自己的不良嗜好吧。)
去年父親在醫院時,剛巧他從美國回港渡假。去年他說,是次回港是為了旅遊。所以父親在醫院時,他探望一次後便去遊玩了,而白事當然也沒有出席。(如果他待在美國,不回香港,我可以理解。但本已經計劃回來香港了,只純為自己的旅事,一絲傷感之情都沒有,旅事完了便即回美國若無其事... 我不會再評論此人。)
年近80或已過80,他的身體很好,沒有大小毛病,似乎可以活得久。而子女們都是中產,近兩年,他其中一個孫子已成家立室,他已手抱自己的第四代。
本來已不大相信「好人有好報」這個說法。自從去年父親在病痛中離開,比較一下此人與父親為人做事的態度。看看此人的子孫福,他從前有否做過好事積福?
好人有好報? 不要跟我說廢話。
Monday, July 30, 2018
阿拉伯前輩的飲食智慧
阿聯酋這個國家成立不足五十年,新世代跟老一代人的價值觀與生活都完全不同。年輕的本地人,出生於豐衣足食的安穩社會,特別是杜拜生活的本地人,自小便跟不同國籍的外國人一起相處。去餐廳點菜,在學校與老師對話,與身邊朋友一起的時間,差不多任何時間都需要以英文交流。踏入本世紀的科技世代更不用多說,他們的行為與思想其實已經很個人化與現代化。
跟他們談音樂,他們最熟悉的是美式rap,hip hop,跟他們說話,英語說得比阿拉伯語標準。跟他們談飲食,自然是McDonald, KFC, Pizza Hut更為普遍。問他們傳統的阿聯酋食物是什麼? 有一些人或可略談一二,但當中的歷史未必可以說出來了。
老一輩的本地人便完全不樣了。若在1960年或更早出生,當時這國家還未正式成立,大家都是以部落(tribe)方式定居,跟他們說話更能感受本地人的文化。
本文只談飲食,不談其他。
對他們而言,看到街上的年輕人不是可樂便是冰淇淋,都會搖頭歎息。個人認為他們對飲料上的文化更接近東方的亞洲人。由於他們一年至少六個月是超過三十度的高溫,5月至9月更高達40度,喝熱飲是必然選擇,熱咖啡或熱茶都是常見的。根據他們的說法,大熱夏天喝下極熱飲料,對身體有益。
在食方面,我已不止一次聽過他們的勸告。根據他們的說法,到這國家生活,多吃本地的土產對身體更為有益。他們的理據是: 可在本地極炎熱的天氣下成長的植物,生果或其他動物,必然是合適於在這個氣候與環境的動植物,生活在同一個大自然環境的人們,若多吃它們,定必比外國進口的食物更為有益。
而對於經過工業化過程出產的食物如罐頭或零食,他們都盡量少吃。當然,他們的第二或第三代子孫已經跟他們完全不一樣了。
他們所說的,不是什麼有科學統計驗證過的理論,可算是他們的養生之道吧。以本地而言,最常見的土產有蜂蜜與紅棗。
蜂蜜的營養價值不用多說。香港的蜂蜜是進口貨,價錢比較高。在這裡由於不少都是土產,便宜多了。對本人而言,它的重要性不用多說。由於平時極愛喝酒,蜂蜜對掛解酒精引起的頭痛特別有效。起碼我的身體是這樣,其他人我便不得而知了。(註: 生活在一個伊斯蘭國家,平時如何可以買到酒精類飲品? 其實,住在這裡的外國人眾多,有需求自然有市場供應,所以買酒精類飲料其實是有途徑的,絕對不是驚天奇聞。)
至於紅棗,我的第一印象是驚訝。它們在四五十度的天氣下成長,光天白日暴曬數天都不會變質。老阿拉伯人便一天吃數枚,他們說這是強身健體的良物。而紅棗內含的糖分是天然糖, 跟我們平時食用甜點,或餐桌上看見的加工糖,絕對是不一樣的。
數年前曾淺看過一小段本草綱目。當中便寫道,身體的健康之道,在於食物,不在於藥物。(藥補不如食補。) 既然住在這裡數年,多聽一下本地人持之以恆多年的飲食之道也不錯。
跟他們談音樂,他們最熟悉的是美式rap,hip hop,跟他們說話,英語說得比阿拉伯語標準。跟他們談飲食,自然是McDonald, KFC, Pizza Hut更為普遍。問他們傳統的阿聯酋食物是什麼? 有一些人或可略談一二,但當中的歷史未必可以說出來了。
老一輩的本地人便完全不樣了。若在1960年或更早出生,當時這國家還未正式成立,大家都是以部落(tribe)方式定居,跟他們說話更能感受本地人的文化。
本文只談飲食,不談其他。
對他們而言,看到街上的年輕人不是可樂便是冰淇淋,都會搖頭歎息。個人認為他們對飲料上的文化更接近東方的亞洲人。由於他們一年至少六個月是超過三十度的高溫,5月至9月更高達40度,喝熱飲是必然選擇,熱咖啡或熱茶都是常見的。根據他們的說法,大熱夏天喝下極熱飲料,對身體有益。
在食方面,我已不止一次聽過他們的勸告。根據他們的說法,到這國家生活,多吃本地的土產對身體更為有益。他們的理據是: 可在本地極炎熱的天氣下成長的植物,生果或其他動物,必然是合適於在這個氣候與環境的動植物,生活在同一個大自然環境的人們,若多吃它們,定必比外國進口的食物更為有益。
而對於經過工業化過程出產的食物如罐頭或零食,他們都盡量少吃。當然,他們的第二或第三代子孫已經跟他們完全不一樣了。
他們所說的,不是什麼有科學統計驗證過的理論,可算是他們的養生之道吧。以本地而言,最常見的土產有蜂蜜與紅棗。
蜂蜜的營養價值不用多說。香港的蜂蜜是進口貨,價錢比較高。在這裡由於不少都是土產,便宜多了。對本人而言,它的重要性不用多說。由於平時極愛喝酒,蜂蜜對掛解酒精引起的頭痛特別有效。起碼我的身體是這樣,其他人我便不得而知了。(註: 生活在一個伊斯蘭國家,平時如何可以買到酒精類飲品? 其實,住在這裡的外國人眾多,有需求自然有市場供應,所以買酒精類飲料其實是有途徑的,絕對不是驚天奇聞。)
至於紅棗,我的第一印象是驚訝。它們在四五十度的天氣下成長,光天白日暴曬數天都不會變質。老阿拉伯人便一天吃數枚,他們說這是強身健體的良物。而紅棗內含的糖分是天然糖, 跟我們平時食用甜點,或餐桌上看見的加工糖,絕對是不一樣的。
數年前曾淺看過一小段本草綱目。當中便寫道,身體的健康之道,在於食物,不在於藥物。(藥補不如食補。) 既然住在這裡數年,多聽一下本地人持之以恆多年的飲食之道也不錯。
Saturday, July 21, 2018
淺談貿易戰
近數月,港股市場與其他新興市場「死氣沉沉」。若看一些資深blogger的留言數目與流量,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出當今市況大吹淡風。
坊間與各大小媒體不停描述與更新貿易戰的細節。我個人相信這是一場持久戰,雖然貿易戰由現任總統發起,但「抵制中國長遠發展」是美國政府的硬目標,即使總統能否連任,類似的政策都會延續,或陸續出台,目的似終如一,只是表達或行動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現階段不用估計太多,靜觀其變。
坊間與傳媒對美國總統的言行不一致與飄忽大力批評,但單純商業方向去看,(從美國角度而言) 他的說法其實沒錯。中國進入世貿已十多年時間,外國大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多以合資形式進行。但內地藉此「大打茅波」卻不停發生,強制企業轉讓技術, 偷竊外人的知識產權等等不停發生。
無論是高科技,重工業至輕工業,中國二三十年前幾乎是由零起步。為了讓大量人民有(極低薪)工作,(有限度)開放市場讓外企或港商投資貿易或OEM等,同時間致使不少人走捷徑,拿取別國花費數年什至十年以上的科研成果應用去研發自家產品,其實也是人之常情。由零開始慢慢研發實在太慢,走捷徑(即使是以不道德的手段也可)達到目的其實是發展中國家必經道路。
過去十數年發展快速,十年前北京奧運,受國際認可的大型國產品牌,屈指可數吧。近數年呢,騰訊,阿里,華為等等,還有國企成份什高的高鐵,近數年超速發展的可再生能源產品,成績有目共睹吧。
不過,「超英趕美」卻不見得。由於基礎科技太弱,大多數核心技術都不是自主研發,根據我的工程界友人所說,品牌出自我國,但整個中國工程界,連一個最核心的動力引擎,當中的主要技術都是由外國引進。
當然了,中港傳媒只會把茅頭指向言而無信,反覆無常的美國總統,當中的細節不再多說,美國大力進口中國低價產品對本地消費者極有利,而美國自身專注高端科技研發應用,產品設計等等,內地自己也藉以令大量人民打工,同時間得到外國的技術,其實整個貿易系統都是互惠互利,才得以持續運行。
當其中一方在整個「互惠互利」的遊戲中,認為己方的得益遠不如對方大,便會試圖改變遊戲規則。我們唯有靜觀其變。某程度上,貿戰或可倒迫國內更集中基礎科技的發展,是一件好事。
-----------------------------------------------------------------------------
在投資方面,跟主流媒體看法相反,個人比較擔心內地的金融去槓桿化過程。本年度現階段為止,內企債務違約大概是數百億的金額,相比起整個內地金融體系,只是一個小數目,但當中的演變過程令人擔心。
說實話吧,內地國企的債務問題已積累數年時間,沒有「爆煲」不代表當中沒有問題。無論是什麼「國企混改」,或「內銀以債換股」,是否解決當中的問題,利用common sense想一下便一清二楚了,我也不多說了。
我個人的思維是傾向把金融系統看成一個動力系統dynamical system. 在此系統內,傳統的線性邏輯或因果推論往往站不住腳。(這也解釋了為何經濟學者對宏觀經濟的預測準繩度, 與路人甲無異) 這系統內,不同因子間的互動極難預計,混沌理論 (chaos theory) 中的蝴蝶效應 (butterfly effect)更可隨時出現。
雖然混沌系統的演變過程不能估計,但有insight的人往往很早便看出一些端倪:
(1) 正如2004年東南亞的海嘯大爆發前數天,靠近Andaman Sea的泰國小島的漁民,由於天生的水性,從水流的異動看出天災隨時降臨,他們全都遷入山上而完全不受海嘯影響。反而,一大眾大自然專家滿身學歷,沒有人能夠預測海嘯的來臨。
(2) 2008年金融危機,Michael Burry與其他幾位對沖基金經理早數年便已隱約感到當中危機的存在,不但倖免於難,什至藉此得到極可觀的利潤。(當中的故事已經以書本和電影的模式出現: The Big Short)同一時間,經濟專家們無人能對此造出成功預測。
Friday, July 13, 2018
對FIFA(國際足聯)的看法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已接近尾聲,現在只餘下一場最重要的決賽。本文不談「波經」,而是從另一個角度看FIFA(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國際足聯) 這個組織。個人相信大多數人對FIFA這個名字挺熟悉,它是主辨所有大型國際足球比賽的組織單位,如世界杯,洲際杯,世青杯等等。
從商業角度去看,FIFA的業務可算是世上其中一個最「屈機」的生意 (或一些價值教條主義者經常掛在口邊的說法: 護城河極深極長的生意)。世上大抵只有兩項盛事世人皆看,一是奧運會,二是世界杯,當中肯定以後者更受人注意。前者的歷史意義自然不用明言,但當中的大多數項目如水球,手球或舉重等等,平時都沒有人留意。
從世界杯自然衍生的商業價值著實驚人,巨無霸企業的贊助,廣告費,全球所有電視台高額認購的轉播權等等。因為沒有其他競爭者,這一些收入都是「穩袋」。難怪FIFA的年收入是數以十億美元計。
從另一方面看,利潤豐厚的FIFA不是上市企業,當中的管理或帳目不用公開世人。(事實上,大部分人只有興趣看球賽,卻沒有留意這個主辦組織的細節吧。) 同時間它是獨市生意,商業價值驚人,從社會科學去看,有什麼可能性會出現?
結果顯而易見,就是不少人都有動機從中分享一些利潤。
用common sense去想,當中的細節大概更清楚了。FIFA有一個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從各大洲的各國足總中選出。從全世界近二百個國家去看,歐美發達國只佔少數,而非洲,亞洲等不發達國的代表佔多數。身為FIFA委員的一份子,好處什多,他有權對遴選主席投票,也可以投票選出下一屆世界杯的主辦國,這一些投票權商業價值巨大。
如果我是某國總統,打算主辨世界杯 (順道可以市民前揚威,或順道投資一下交通基建項目,物盡其用),需要與其他國家競爭主辦權。最簡單的「必勝法」是賄賂一些擁有投票權的亞洲或非洲代表。這一些不發達國家本身貪污風氣盛行,足總代表受賄也是人之常情,不是什麼稀奇事。俗語有云「互惠互利, 大家Happy」。
事實的發展確是如此。數年前,FIFA在同一天投票選出2018世杯與2022世杯的主辨國,分別是俄羅斯與中東產油國卡塔爾。俄羅斯身為全球大國之一,論財力與執行力,主辦世界杯不是什麼難事,但卡塔爾主辦世界杯卻令不少人意外。跟卡塔爾競爭2022年主辦權的國家,分別是美國,澳洲,日本,南韓。論主辦大型賽事的經驗或國家的地理,人口因素等,卡塔爾都不可能勝出主辦權。
卡塔爾有的是錢,身為一個極富庶的產油國,王室成員自掏數千萬元給FIFA委員們「大家握握手互惠互利」,也是人之常情吧。
無論如何,事件發展至此已經塵埃落定。2015年,美國與瑞士聯手檢控一些FIFA成員。但當時的FIFA主席聲稱,經過數個月的調查,當中的遴選過程沒有問題,卡塔爾的主辦權不會改變。(呵呵,當然不能夠改變,王子們已花了百億美元計的金錢全速興建數個高科技足球場,若FIFA就此改變決定,叫一眾阿拉伯王子如何下台?)
卡塔爾人口二百多萬,一次世界杯比賽約有一百萬球迷從世界各地前來看比賽。一個人口二百多萬的地方,當然不可能容納一百萬遊客。個人估計,不少球迷會選擇駐紮鄰國,如UAE的杜拜或阿布扎比,或沙特的一些小城市,賽事當日便飛去卡塔爾觀看球賽。而中東航空公司必須加班才可容納海量球迷吧。
天氣因素也是另一大問題。夏令時間,中東氣溫高達40-50度,所以2022年世界杯會把賽程轉移至11月左右。但同時間卻產生不少商業問題,歐洲各大聯賽10月-12月都有很多比賽,他們取消此段時間緊密的賽程遷就世界杯,各聯賽當中的商業收入減少了,當然不會心甘情願,他們或有可能要求FIFA作出賠償吧。
總之,下屆世界杯肯定亂象叢生。
-----------------------------------------------------------------------------
小記: 上月的一則發文,已說明小弟支持克羅地亞與塞爾維亞兩國。克羅地亞進入決賽,塞爾維亞首輪出局。比賽輸贏本不是什麼特別事,但瑞士對塞爾維亞一場比賽,塞軍前鋒在禁區同時給二人以欖球式拉跌,球証沒有吹罰的同時,更沒有動用本次世界杯的科技VAR去重溫整個動作。
綜觀整場比賽,塞軍主力早段便因為一些普通犯規領黃,反而瑞士勇悍防守卻完全不用領黃。球証的不公,便已是塞軍輸波的預兆。由於塞國是小國,傳媒當然不花時間探討當中的問題。
回顧去年,瑞士在歐洲區外圍賽苦戰,僅因為一個「從天而降」的12碼,淘汰弱旅北愛爾蘭出線決賽周。我在youtube回顧了此12碼的由來,也只能用「無中生有」四字形容。
FIFA總部設於瑞士,主席是瑞士人。這一切動作僅僅巧合是球証無能誤判,或是「黑哨」,大家心照。
本屆世界杯首次起用錄像幫助球証執法。我個人的看法是,科技可以幫助球証糾正錯誤,但不可能杜絕黑哨,因為FIFA實在太「黑」。
從商業角度去看,FIFA的業務可算是世上其中一個最「屈機」的生意 (或一些價值教條主義者經常掛在口邊的說法: 護城河極深極長的生意)。世上大抵只有兩項盛事世人皆看,一是奧運會,二是世界杯,當中肯定以後者更受人注意。前者的歷史意義自然不用明言,但當中的大多數項目如水球,手球或舉重等等,平時都沒有人留意。
從世界杯自然衍生的商業價值著實驚人,巨無霸企業的贊助,廣告費,全球所有電視台高額認購的轉播權等等。因為沒有其他競爭者,這一些收入都是「穩袋」。難怪FIFA的年收入是數以十億美元計。
從另一方面看,利潤豐厚的FIFA不是上市企業,當中的管理或帳目不用公開世人。(事實上,大部分人只有興趣看球賽,卻沒有留意這個主辦組織的細節吧。) 同時間它是獨市生意,商業價值驚人,從社會科學去看,有什麼可能性會出現?
結果顯而易見,就是不少人都有動機從中分享一些利潤。
用common sense去想,當中的細節大概更清楚了。FIFA有一個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從各大洲的各國足總中選出。從全世界近二百個國家去看,歐美發達國只佔少數,而非洲,亞洲等不發達國的代表佔多數。身為FIFA委員的一份子,好處什多,他有權對遴選主席投票,也可以投票選出下一屆世界杯的主辦國,這一些投票權商業價值巨大。
如果我是某國總統,打算主辨世界杯 (順道可以市民前揚威,或順道投資一下交通基建項目,物盡其用),需要與其他國家競爭主辦權。最簡單的「必勝法」是賄賂一些擁有投票權的亞洲或非洲代表。這一些不發達國家本身貪污風氣盛行,足總代表受賄也是人之常情,不是什麼稀奇事。俗語有云「互惠互利, 大家Happy」。
事實的發展確是如此。數年前,FIFA在同一天投票選出2018世杯與2022世杯的主辨國,分別是俄羅斯與中東產油國卡塔爾。俄羅斯身為全球大國之一,論財力與執行力,主辦世界杯不是什麼難事,但卡塔爾主辦世界杯卻令不少人意外。跟卡塔爾競爭2022年主辦權的國家,分別是美國,澳洲,日本,南韓。論主辦大型賽事的經驗或國家的地理,人口因素等,卡塔爾都不可能勝出主辦權。
卡塔爾有的是錢,身為一個極富庶的產油國,王室成員自掏數千萬元給FIFA委員們「大家握握手互惠互利」,也是人之常情吧。
無論如何,事件發展至此已經塵埃落定。2015年,美國與瑞士聯手檢控一些FIFA成員。但當時的FIFA主席聲稱,經過數個月的調查,當中的遴選過程沒有問題,卡塔爾的主辦權不會改變。(呵呵,當然不能夠改變,王子們已花了百億美元計的金錢全速興建數個高科技足球場,若FIFA就此改變決定,叫一眾阿拉伯王子如何下台?)
卡塔爾人口二百多萬,一次世界杯比賽約有一百萬球迷從世界各地前來看比賽。一個人口二百多萬的地方,當然不可能容納一百萬遊客。個人估計,不少球迷會選擇駐紮鄰國,如UAE的杜拜或阿布扎比,或沙特的一些小城市,賽事當日便飛去卡塔爾觀看球賽。而中東航空公司必須加班才可容納海量球迷吧。
天氣因素也是另一大問題。夏令時間,中東氣溫高達40-50度,所以2022年世界杯會把賽程轉移至11月左右。但同時間卻產生不少商業問題,歐洲各大聯賽10月-12月都有很多比賽,他們取消此段時間緊密的賽程遷就世界杯,各聯賽當中的商業收入減少了,當然不會心甘情願,他們或有可能要求FIFA作出賠償吧。
總之,下屆世界杯肯定亂象叢生。
-----------------------------------------------------------------------------
小記: 上月的一則發文,已說明小弟支持克羅地亞與塞爾維亞兩國。克羅地亞進入決賽,塞爾維亞首輪出局。比賽輸贏本不是什麼特別事,但瑞士對塞爾維亞一場比賽,塞軍前鋒在禁區同時給二人以欖球式拉跌,球証沒有吹罰的同時,更沒有動用本次世界杯的科技VAR去重溫整個動作。
綜觀整場比賽,塞軍主力早段便因為一些普通犯規領黃,反而瑞士勇悍防守卻完全不用領黃。球証的不公,便已是塞軍輸波的預兆。由於塞國是小國,傳媒當然不花時間探討當中的問題。
回顧去年,瑞士在歐洲區外圍賽苦戰,僅因為一個「從天而降」的12碼,淘汰弱旅北愛爾蘭出線決賽周。我在youtube回顧了此12碼的由來,也只能用「無中生有」四字形容。
FIFA總部設於瑞士,主席是瑞士人。這一切動作僅僅巧合是球証無能誤判,或是「黑哨」,大家心照。
本屆世界杯首次起用錄像幫助球証執法。我個人的看法是,科技可以幫助球証糾正錯誤,但不可能杜絕黑哨,因為FIFA實在太「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