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生活中的例子如下:
-----------------------------------------------------------------
在閒聊中,一位本地人跟我說,他的兒子兩年後便高中畢業,兒子喜歡科技,數理成績不錯,升讀大學打算修讀人工智能相關的主修科。他問道:在上海各大學中,推薦一所提供最佳人工智能課程的大學。
他是一個小部門的高層管理人員。在這國家,富商門或高官都傾向把兒子送到英美留學(在這國度,男女有別,對女兒的監管比較嚴格,女兒出國不是完全不可,但比較罕見。更多的情況是女兒留在本地大學就讀,優秀的學生會拿政府獎學金去歐美深造碩士或博士,跟著回國為國家效力。男孩的話,自由度比較大。)在皇室成員中,不少都是去英國留學的。
上海優秀的大學很多,他的問題我回答不了。跟著他便說,身邊已有同事兒子在中國留學,評價很好。
世事變幻無常,換轉是十多年前,本地人從不會考慮把子女送到中國留學。但近年一切都在變化,DeepSeek出現後更強化一些人既有的認知。
十數年前,不少人聽到中國的名字,便自然想到劣質雜牌中國貨; 跟著,觀感慢慢轉移 : 購買性價比極高的電子產品與白色黑色家電多由中國出產 ; 到了近年,燃油車與電動車,軍工類產品性價比極佳的都源自中國,軟文化如Tiktok,手機遊戲,中東社交平台Yala,電商平台Shein / Temu等都來自中國,人的觀念與認知隨著生活經驗變化。慢慢的,從硬件產品的認受性提升至軟實力如高等教育的認受性。
這裡的皇室對世界政經的看法一直都很有遠見,早於二十數年前的一次電視台訪問,杜拜酋長便預示世界經濟中心慢慢從西方轉移至亞洲,阿聯酋站在東西方中間,需要跟多方面打好關係,才是對國家發展最有利的做法。
我從一些高官口中聽到的說法,阿布達比皇室已把一些年輕一代送到北京留學,從小學好中文與中國文化。現任總統做事一向很有前瞻性,他有這個計劃而且已付諸實行我完全不意外。
-------------------------------------------------------------
去年底在格魯吉亞旅遊時,一位酒店侍應是正在讀大學的實習生。他看到我,便興高采列地大談網購經驗。根據他的經驗,拼多多海外版Temu的商品質量不太好,他平時的做法是直接登入拼多多的中文平台,購物後便找物流公司直接把產品運送到格魯吉亞。他說這種運輸方式不平宜,但總成本還是比在商場購買產品平宜。在他的眼中,拼多多產品質量很不錯,而且價格極佳。''The world needs China'' 這是他的說法。
我沒有問他如何搞懂拼多多中文平台上的一切語言上的問題,但這年代語言上的隔膜可由科技解決,所以這問題還是不用問,何況對2000後出生的人而言,活用科技是自然不過的事情。
跟著他說,在格魯吉亞,源自印度的學生與遊客不少,但什少看到華人,他喜歡在這裡看到華人,不會拒絕跟華人交流的機會,格魯吉亞政府很想跟中方打好關係,但國家小,很多東西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