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資訊爆發的年代,平民百姓只需要一部手機,便隨時隨地接觸大量資訊。我也曾打趣說,若把感興趣的電影,文學,歷史書,或其他科普類東西(主要是地理/物理/數學)都看一篇,200年的壽命也不足夠。這的確是事實。
到了這年代,首要做的是減法,即是決定不去看或做什麼事情。排除在外的東西,當然是對自身生活沒太大影響的東西,如一些即時的時事資訊。什麼什麼藝人離婚或有外遇的新聞,一律不看; 一些社交平台如facebook,IG,一律不用。Facebook帳戶已多年沒用,也沒有IG帳戶。個人對其他人的私生活或社交上的分享零興趣,也不會把時間放在點評他人的衣著,工作或婚姻等等。時間應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另有一些即時資訊,如whatsapps或微信的一些群組,家人或多年好友的群組,或跟一些志同道合的友人一起的群組。個人不會抗拒這一些東西。人不可能完全孤立於外界。但十數人的群組還是可免則免。近數年,社會興起一些視頻類的KOL形式的資訊。說實話,若我對講者的內容有興趣,還是傾向看文字。當然,我不會否定網上也有不少實用的資訊。但事實是不少內容,特別是一些政見KOL一類,當中的資訊完全經不起時間考驗,多年過後,已無人會再重看當時的資訊。喜愛花時間在這類東西的人不少,給我的感覺是一堆人在圍爐取暖。
投資方面,道理相同。絕大多數的財演,收費作家或很多網上資訊,其實都可不看,這便是投資上的做減法。時間有限,所以做事一定有取捨。投資需要的是第一手資料。如年報中一些比較重要的數據。個人也絕不會花時間在點評(或批評或指指點點)其他人的操作或回報。投資最重要的只有一點: 個人的投資回報率。專注於做好自己便可。
一些投資界的著名基金經理,如Ray Dalio與Howard Marks都曾建議普通人應盡量減少接觸即時資訊(如時事新聞或主流媒體)。我在投資上的師父John Templeton也說過類似的話。而Munger與巴老更說過,看即時新聞,主要目的是用來浪費時間。事實上,不少人把看即時新聞當成是接觸資訊的唯一途徑,這個想法大有問題。
我個人的看法是,重要的資訊或常識,大多不會出現在主流媒體上。最重要的資訊或常識所得到的途徑,主要是根據個人生活經驗,或與身邊一切的人與事的接觸,或閱讀不同範疇的書籍,或個人思考沉殿所得。這個說法自然有點「玄」。不過,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同樣重要。難道天天拿著手機,花大量時間看媒體或社交平台的資訊,便自以為懂得世界發生的事?
現在這個世界發展到這階段,不同人對不同事有不同的看法與意見。當中涉及一些個人價值觀的問題。而價值觀是跟一個人的出身,成長環境,身邊的人與事,或一直接觸的資訊息息相關。人是極受外界環境影響的動物,從嬰兒出生計,世上沒有一個人的思維可完全獨立於外界而完全不受外界影響。
數月前,曾看過一本心理學名家的著作,書中的表達手法有點dry,用字十分學術性,但某部分探討還是挺有意思。書中涉及的大量數據與實驗,都証明人的確極受外界影響。基本上,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獨立不受外界因素影響。將來有機會可說說當中的內容。
最近的俄烏戰爭為例,不同人有不同看法。另一大眾必然熟悉的例子,港人最熟悉的黃藍分界問題,跟著便有大家對政府施政不同的看法等等。到了其他國家如歐洲,平民們對國家處理難民的方法,都有不同對立的看法,互相爭吵一番。到了美國,社會已陷入兩黨撕裂狀態,兩邊人馬基本上完全對立。
聽聽他人的看法不是一件壞事, 你不身在其位,沒有經過別人曾經過的生活或體驗,當然沒有資格去批判他人的看法。但我所看到的,卻是不少人都以自己的方向去指點或批判他人。做減法,跟投資或對媒體資訊的取捨一樣,浪費時間(旁觀者的視野去批判他人)的事情還是盡量減少。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這是底線。從前,我曾有不時對他人指指點點的陋習。但近兩三年起,真的對這類無意義的東西失去興趣,希望將來也不會重拾這惡習。
從好的一方面去看,世界有趣的地方便在於百花齊放。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才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與其花時間在無謂的地方,不如留意身邊有趣的人與事,還更有價值。
數天前,參觀一個杜拜藝術展。當中,有不少世界著名的藝術家,他們的展品可供參觀,有一些則公開發售。對於藝術名家在作品中展示的風格,個人自然十分欣賞。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以下這位藝術家:
一位來自伊朗的畫家,她是一位殘疾人士,雙手只有一兩根手指,不能像常人一樣提起畫筆。她的作品,全是用腳畫出來的。(圖中所示,她正在用腳畫畫。)
離開藝術展前,順道買下一她所畫的一幅畫,對她表示敬意。
Joseph兄, 完全同意師兄所講, 多謝好文!
ReplyDelete即時資訊很多都沒有時效性, 沒有分析, 搬字過紙。書本是經過編輯審閱, 作者反思才得出來的作品, 加上時間的歷練剛梗有權威性/代表性。就算看法不同, 都可以嘗試理解對方觀點, 「和而不同」才是最理想的境界。
係, 99.99999%的即時資訊根本不重要. 或許可以用來消耗時間吧.
Delete從前的年代, 得到資訊的途徑, 不是零成本的, 現在很多資訊都是免費或低成本, 既然發放資訊的一方沒有利潤或極低利潤, 發出資訊的人也不可能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吧. 變成現在網上世界充滿很多不實或沒用的資訊.
和而不同---其實不易辦到. 人性是喜歡自以為是, 要証明自己是對的, 跟自己意見相左的一定是錯. 其實是人性使然
//我所看到的,卻是不少人都以自己的方向去指點或批判他人//
ReplyDelete香港人就最熟: 這不是觀點, 是正邪, 2019有句口號:黃藍是政見, 黑白是良知
西鬼X極端民粹, 將觀點外包上一層正邪的價值觀,
之後, 就是正邪不兩立, 發動"聖戰", "大義滅親"也可以是理所當然
畢竟, 誰沒有一顆"維護世界和平"既心, 特別"維護世界和平"之餘仲有LIKE可賺
別笑, LIKE->認同, 對每一個人都重要, 對社會上學業上不成功者更是非常重要, 而在互聯網世界下, "成功"的定位已變成世界頂尖
陰謀論來看, 環環相扣, 妥妥一套組合拳
--Dogdogchi
//LIKE->認同, 對每一個人都重要, 對社會上學業上不成功者更是非常重要,//
Delete上完全正確. 在自己事業上/或家庭上/或生活上/或個人嗜好上, 都十分專注, 努力, 投入的人, 已身在自己感到存在感, 或有成功感的環境, 根本對網上的like或認同感, 毫無興趣.
喜好這類網上存在感的人, 或不時出現的鍵盤戰士, 大概都估計到他們在現實生活有什麼欠缺.
//社會興起一些視頻類的KOL形式的資訊。說實話,若我對講者的內容有興趣,還是傾向看文字。
ReplyDeleteExactly, 文字我可以 skip 看, 看重點, 一些已知的事情就不用浪費時間了.
「睇片」多數都被那些KOL兜兜轉轉浪費時間, 說了老半天還是原地踏步(可以想引人付費?), 又或者片段的插圖或影片無甚意義, 當收音機聽的「視頻」只是浪費資源.
Bili部份有心機既UP主會系進度條度分晒一段段, 佢介紹歷史背景既部份了解唔駛聽多次就可以直接拉到自己感興趣既部份
Delete--Dogdogchi
我也傾向喜歡睇文字,有時KOL讀出來,較快速看一小時變半小時,但可能睇文字,5分鐘便看轉完(速讀),節省很多是間。
Delete\\「睇片」多數都被那些KOL兜兜轉轉浪費時間, 說了老半天還是原地踏步\\
Delete十分正確. 太浪費珍貴的時間了.
現在網上的平台經濟衍生帶來的很多東西, 其實都是想盡辦法消耗大眾的精神或引起大眾的注意力, 有了這些流量, 便自然可發掘更多商機了.
所以基本上網上不少東西的出現, 都主要是想消耗網民的時間為主.
\\有時KOL讀出來,較快速看一小時變半小時,但可能睇文字,5分鐘便看轉完(速讀)\\
Delete係, 時間運用的效率上, 兩者差距很大.
Dogdogchi兄,
Delete這類內容豐富的視頻, 應只是很少數.
俄羅斯幹得好!!!
ReplyDelete普京大智慧, 以戰止戰, 值得中國向他學習。
坦言集:重建家園
俄烏之戰已走上尾聲。當然,新納粹主義者視死如歸,也要把平民拉上陪葬,城市巷戰仍會是十分激烈殘酷,但是在重重包圍下,只待逐步清理。大部分地區當可擺脫戰亂,平復起來,讓人道救援和烏克蘭社會的自救擔當主要的任務。
不過,烏克蘭右派政府似乎正在把烏國的外匯儲備挾帶外逃,不僅個別官員私帶巨額資金越邊境逃走。據說,烏克蘭外匯儲備已全部被提空,這顯然是政府官員所為。而外國援烏的資金卻從來沒有進入烏境,相信也被現政府截留海外。有美國等的支持,烏克蘭戰事平定,右派政府多會在海外組成流亡政府,從烏克蘭外流、在境外截留,以及在歐美各國的烏克蘭國家資產,多會被轉移至流亡政府和個人手裏,使他們變成流亡的貴族,烏克蘭則是一窮二白。流亡政府當然會與美國及北約一起勾結,卻不能持久。戰敗之後,歐盟在德、法領導下也會與美國分手,回頭收拾俄烏之戰對歐盟經濟、社會的打擊。
烏克蘭難民是一大問題,歐盟主管內政的官員也公開呼籲要保護難民中的婦孺,顯示出藉機拐帶販賣烏克蘭難民中的婦女幼兒情況已出現,也變得嚴重。烏克蘭境內的朋友表示,他們正呼籲國民留在國內,不要前往東歐、西歐,以保安全。
最近有20多萬外移的烏克蘭難民回國,這正反映出:一、戰事平復後,在俄羅斯主導下,烏克蘭變得安全,消除了新納粹武裝的威脅。二、烏境內城鎮,受戰火破壞不少,但基本設施還在,俄軍刻意維護,連核電廠也派兵保護,以防新納粹武裝故意破壞。基輔大部分地區基建、水電、通訊維持,食物供應沒有中斷,交通還是暢通。平民回家總比在國外做難民更為安全和有機會重建家園與生活,只要人道援助迅速趕上,協助他們渡過難關和進行重建,戰爭的災難可以減少。對回流的難民是如此,對留在境內、原居城市或西部地區的民眾亦是如此。
烏克蘭人民在危難顯示出團結互助,在戰亂地區,平民百姓還可自發組織來協助受災嚴重的家庭和老弱孤寡。只要戰事平息,政治上解決新納粹武裝和美國代理人的問題,即使美國制裁,有國際(中、俄、印等廣大的反美與中立國家)援助,烏克蘭可以火鳳凰再生,擺脫獨立以來的種種內外政治困擾,去軍事化、去納粹化,在政治中立底下開始和平建設。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強詞有理:去美元化
Delete俄烏戰爭帶給全世界尤其是中國的最大啟示是:必須盡快去美元化。過去人們一直認為美元信用不易動搖,美元霸權不會崩潰,所以美元資產被視為世界上最安全的資產。如今才發現,這只是美麗的誤會,美國等西方國家竟然可以任意凍結甚至沒收別國財富包括私人財產,俄羅斯高達3,000億美元的海外資產一夜之間化為烏有,除了令人見識西方強盜本質,也令人懷疑美元信用何在。
說得好聽叫制裁,實質就是搶奪,美國及西方現在可以如此對付俄羅斯,日後自然也可以同樣手法對付任何國家。這無異於為全世界敲響警鐘,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如果不想外匯儲備化為烏有,最好與美元資產脫鈎。中國手上持有大量美債,難道不擔心有去無回?實際上,這些年美國瘋狂印鈔和發債,本已嚴重透支美元信用,加上今次毫無底線地搶奪俄羅斯海外資產,而且將俄羅斯排除出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結算系統,更是令美元信用蕩然無存。
難怪有人說,美國表面上是俄烏戰爭的最大贏家,其實是最大輸家才對。道理很簡單,不管美國如何坐收漁人之利,如何大發戰爭財,如何綁架歐洲,都無法彌補美元信用破產而導致的長遠損失。美國稱霸全球主要依靠軍事霸權和美元霸權,軍事霸權已經在俄羅斯面前露餡,美元霸權也搖搖欲墜,美國還剩下甚麼?
可以見到,近年許多國家正加快去美元化步伐。中國與俄羅斯及伊朗等國貿易往來基本上已不使用美元,連美國傳統盟友沙特阿拉伯也積極考慮對華石油交易使用人民幣結算,早前中東六國外長訪華主要議題正是與此有關,這意味着美元在國際石油市場的壟斷地位隨時不保。當年美國攻打伊拉克,表面理由是伊拉克藏有大殺傷力武器,而真正原因是伊拉克打算棄用美元,改以歐元結算石油。如今面對沙特等中東國家集體「造反」,美國又將如何應對?難道一一派兵收拾?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國長期橫行霸道,早已引起國際公憤,今次像瘋狗似的搶奪俄羅斯資產,更是令人不寒而慄。別看歐盟跟隨美國制裁俄羅斯,其實歐盟諸國特別是德國和法國都有自己的考慮,不會甘心長期被美國綁架,遲早分道揚鑣。所以說,俄烏戰爭也許就是一個轉折點,意味着美國霸權加速衰落。
評論員 陳競立
《谦秋论》赖岳谦 第三百四十四集|俄乌谈判若陷入绝望!斩首行动即将展开!
Delet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UGSPWX_B4A
看Joseph 兄文章真是獲益良多。網上資料很多,我覺得要懂選擇,切忌囫圇吞棗。
ReplyDelete對的, 都是選擇取捨的問題.
Delete現在發達地方的社會基本物質不缺, 但社會卻變得低智化. 跟網上平台與媒體眾多垃圾資訊有關.
Joseph 兄的文章總會令人有所得著, 多謝
ReplyDelete老王兄你好, 普通分享而已.
Delete多謝留言.
Delete閣下文章拜讀多時也想過寫回應可惜時常執筆忘字,也正是減法問題🤣🤣多謝分享😊😊
ReplyDelete多謝留言, Derek. :)
Delete主要是資訊碎片化,缺乏沉澱及思考。一個人精力有限,係2000年後資訊爆炸,管理及尋找有用資訊重要性愈黎愈高,尤其是對投資者而言,既不杜絕資訊,同時區分noise及insight。
ReplyDelete絕對同意. 現在速讀找尋有用的資料也變得很重要. noise真的太多, 有時也不好分辨.
Delete感謝Joseph兄分享,在資訊氾濫甚至假新聞謠言滿天飛的時代,做減法真的很重要,不過我認為有時有一些即時資訊還是不得不留意的,例如宏觀經濟最新情況、防疫政策、投資相關公司的新聞及動向等。
ReplyDelete即時資訊, 如資料性東西如政策, 或數據等, 自然要留意.
Delete但沒有任何實用性資料的即時資訊, 只是揣測speculation, 或憧憬, 看不看也無傷大雅
哪我們華人打仗得到什麼呢? 當然是正義!!!
ReplyDelete其他國家打仗燒錢,美國打仗掙錢!
https://xueqiu.com/8150711211/215307599
爪無力
老美打仗得錢,毛子打仗得土地。
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美國打仗是為了美元霸權,也就是為了可以不斷印鈔票!
沂汐
打仗了老美掙能源、軍火錢,大鵝得到了土地。歐洲得到通脹和難民。烏克蘭大輸家,失地失民,剩下廢墟。而我們只不過打了下嘴仗,就蒸發了數十萬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