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1, 2024

消費股: 電商平台板塊

很多人都會把電商平台歸類為科技股,但我個人會把它們看成是消費股。現在互聯網各板塊中,電商平台估值已算很便宜,不少都是個位數PE。有些在港美兩地上市,如阿里,有一些是中概股如拼多多與唯品會。

內地的消費各行各業競爭激烈,對商家而言是一個很血腥的市場。加上近年經濟不景氣,嚴重內卷,收入依賴內地市場為主的消費類企業,現階段其實不應看好,但在市場悲觀情緒到達極點時,身為二級市場投資者,還是值得觀察觀察。

經過十數年的激烈撕殺,現在市場餘下數個主流電商平台:阿里系的淘寶與天貓,京東,拼多多,唯品會,還有近數年以直播視頻加入競爭的抖音,快手。不停撕殺,不停內卷,各平台大派百億補貼讓利予消費者等等,但到了這極致內卷下,各平台依然活得不錯,起碼保持自身的利潤能力,這類行業比較罕見。

從多年數據與行業演變証明電商平台這門生意其實很不錯,它們雖然做不到完全性壟斷,但消費者手機上的網購apps,最多只有數個吧,數目有限下,商家們還是要付廣告費引入流量/平台要求的其他費用/利潤攤分

若單從表面看,不少人認為電商平台沒護城河,服務沒任何差異性,消費者沒忠誠度,他們只會比較各平台的價格。。。這些都是很片面的看法,實際仔細思考的話,事實卻沒這麼簡單。

消費者行為其實絕不簡單,當然價格是一個重要因素,但還有品牌類,或無牌日用品,規格,產品多樣性,產品評價,坊間潮流品味,對於電商的話,還有可信度,會員制度,系統操作習慣等,變量其實很多。

這些因子與各電商平台互相影響,電商平台得到消費者購物數據,貨品,商家與平台用戶間互動的數據,形成一個龐大網絡效應,久而久之,整個長時間互動沉澱出的消費者行為,消費者與商家評價,忠實用戶人群等,各平台都不大一樣,各平台都要根據自身需要不時調整算法或經營手法等等當中的差異化從此而來。

若單是平宜便能搶佔市佔率,美團數年前花巨資企圖殺進這行業,事實上也不成功;拼多多給人的感覺是價格平宜,但單純的平宜也不可能一直佔據消費者的心智,背後還有極高效率的管理經營模式,當中最重要的,還是經營者非常熟悉商家心理與購物者心理;拿GMV明顯最弱的唯品會做例子,它基本上是品牌特賣場,我相信某些產品的價格做不到規模更大的平台如京東的低價,但事實是唯品會多年都有一批忠誠,持續複購的用戶,唯品會的ROCE多年維持20%以上,非常優秀。

利用直播視頻與巨大流量成功搶佔市場的抖音,它當然是一間經營出色的企業,但人一天只有二十四個小時,這個物理極限不可破,無論如何,利用視頻這條路取得的增長都有一個明顯的上限空間。看視頻是有物理上限的,而消費者購物模式與習慣積累下來難以完全改變,我不認為抖音這個打法會完全搶佔各大平台的陣地,或許,直播電商到了這階段已過了快速發展的階段。

從前互聯網平台一片藍海的時間,平台企業花巨資不停擴張,一味盲目追求營收增長,更有企業如阿里花錢收購一大堆跟主業無關的業務,從股東回報去看,這些動作都不是好事。現在經濟下行,行業飽和,各平台出現策略調整,更聚焦於主業,不再盲目追求營收增長,更著重股東回報,對小股東而言,這些動作都很正面,這些都會慢慢反映在股東回報中。距離市場對這行業的悲觀看法完全改觀,應還需要一段時間。

國內市場已飽和,在沒通漲的情況下,製造業與供應鏈的既有優勢給各電商平台帶來出海的優勢,這是其他國家的平台不具備的條件。目前去看,拼多多打造的Temu在短短兩年間已在全球數十個國家成功擴展,快速時尚還有Shein,阿里的出海apps,Aliexpress運作多年,近年的增長率遠遠比不上Temu。

中國製造出海依然有海量增長空間,這點是肯定的。能否在相關行業中找到一些經營優秀,持續發展的企業,這倒考究投資者的能力,認知,與視野。

6 comments:

  1. 感謝分享。作為一位海外用戶也分享少少吧。通常不急需的物品會選擇使用淘寶和天貓的官方海運購買,因為可以詢問其他買家的使用後意見。急需的物品則會選擇使用AliExpress或淘寶和天貓的官方空運,一般在一週內就能收到。AliExpress的缺點是商品種類較少,無法與淘寶和天貓相比,但價格比amazon和ebay便宜,運送時間也差不多。Temu的商品質量參差不齊,免運費的門檻較高,如果要求退款,可能會被要求刪除差評,因此在購買前很難確定商品的質量。抖音與快手的銷售手法太洗腦,怕買來一堆不用的垃圾,所以直接跳過。

    ReplyDelete
    Replies
    1. 除了京東,其餘的我都用過。電商整個體系已發展得很成熟,各有其市佔率,到達這階段在國內很難再出現高增長,但現金流保持很不錯,重點是估值真的很便宜。

      我自己不太喜歡用Temu,但完全明白為什麼這樣多人喜愛用Temu,經營者實在十分優秀。經營效率更只能以變態二字形容。可想像到再過數年,拼多多海外Temu收入會超越國內收入。

      Delete
  2. 另類的消費股,師兄久居海外,所提及消費群較屬於年青的一代,早排又去鴨寮街買電話卡,途經電子持買城,人潮如湧,專售買平價手機配件,零售雜貨,電玩文具精品,家用電器,觀察消費者大多是年長大媽,逆流大叔又或宅男一族,收銀處有六七八個職員收錢,情境亦非常誇張,看售買貨品幾蚊雞都有交易,深水埗另一勁敵淘多多,亦旗鼓相當,近年亦擴張至各區插旗,衹能說看得懂消費者的平靓正心態,最终一定是大羸家,師兄有空回港湊凑熱鬧,沒騙你。草上飛

    ReplyDelete
    Replies
    1. 上月已回港了,十天左右。感覺還是很不錯。遲一些開文寫一下感受。

      Delete
  3. 內地互聯網平台仲要考慮埋政策風險

    ReplyDelete
    Replies
    1. 單是電商這塊的話,政策風險已過了。 換一個說法,電商平台(比較其他互聯網企業),無論是國內或國外,政治風險都是最低的。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