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的港股回報是+7.6% (未計已除淨但未派發的股息)。 回顧如下:
(1) 上半年交易次數僅18次。 只進行過一些簡單的換馬動作,和增持了一些個人看好的股票。 大部分的持股保持不變。 現金長時間保持在5%-10%。 雖然股市行情不佳,也稍有波動,但個人而言,組合的波幅不大,組合變動不多。
(2) 回顧此組合的建倉時間,大概是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 因為資金調動的關係,曾經有長達兩年的時間 (2012年中至2014年中) 完全沒有買賣股票。 此兩年的時間中,資金大多放在迪拜物業。 2014年中起,個人的儲蓄,加上賣出了其中一個物業套現,資金慢慢回籠,決定重新踏進港股市場。
(3) 在2012-2014年間,雖然在股市中不活躍,但筆者依然一直有跟蹤股市的消息,和看不同的書籍參考。 而筆者心底很清楚,雖然曾經在某個股上幸運地找到個人的第一桶金。 但明顯地,不停尋求「重注單一股票」,是十分幼稚的想法。 當時的想法已慢慢成形,就是把買股看成一個團隊式運作 (group operation)。 而持股數目大概可維持在10-15個左右。
(4) 選股上,根據以往的想法,筆者傾向選擇一些完全不受注目,成交量比較少,價格低,但公司業績不算太差的股市。 所以,也可把我看成「殘股買家」。 「價殘」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如公司的生意尚可,收入穩定,財務健康,即使公司沒有增長性,只要股價過低,已很有機會構成一個值得買進的理由。
(5) 當然,「價殘」總有一些理由的。 ( 反方向去想,如果一間公司業績不停增長,財務健康,如何有機會可以在賤價買進? ) 可能是行業不景氣,可能是公司本身的業務有一些不確定性等等。 但只要行業不是身在長期衰退的狀態,而只是一個周期的低位,加上公司的基本因素沒有極大的轉變,由於公司最壞的情況有可能已在股價上足夠反映,所以將來只要行業行情反轉,股價極大可能大幅反彈。 筆者有一些持股便是身在此一反彈狀態中。
(6) 在一年多的時間中,筆者已見証了某些持股,可以在本身已在「價殘」的情況下,因為業績依然持續大跌,股價可以再跌30%或以上。 由於公司翻身機會不大,當然需要換馬。 這些慘痛大蝕的股票,我打算在這blog中記錄下來,將來可拿來參考。
(7) 筆者最看重的是組合的絕對回報。 過程中,當然會買進了大升股,也一定會買進不少大跌股,但此操作法是否可行,由組合的總回報決定,而不是某個股的回報決定。 暫時而言,在去年的上落市中出現選股錯誤,也買錯了老千股,大幅拖低了去年的回報。 總括而言,2015年的總回報+11%。 本年度暫時是正回報,表現還算可以。 此選股方法是否可行,當然需要更多時間去觀察。
數個月前,決定開始寫Blog,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寫Blog可把個人的想法,經歷等等,一一記錄下來。 將來回顧細看,應是挺有趣的。
------------------------------------------------------------------
相關連結:
有關迪拜物業的Blog文,可在「迪拜物業投資」的系列中看到。
有關個股研究的Blog文, 可在「個股研究」的系列中看到。
個人經驗分享: 第一桶金的由來
Thursday, June 30, 2016
Saturday, June 25, 2016
F for Fake
閒時看荷里活的老電影,或來自歐洲的文藝電影,是筆者多年的喜好之一。 其中一部電影,雖然只看過一次,但卻一直印象深刻。 此電影名叫 F for Fake,由天才導演 Orson Welles 在1974年執導,一如既往的風格,他一定會在自己執導的電影中演出。
Orson Welles 此人算是「樣衰」,只適宜演一些奸角或小人,但無論身為導演,或身為演員,他留給後人的佳品實在太多。 F for Fake 是他的最後一部作品。 這片其實是一部紀錄片,但怪異的地方,便是看下去卻完全不像是紀錄片,而Orson Welles 本人在鏡頭前的一些對白,或感想,更往往令人意想不到。
對於此片的大部分細節,筆者已不大記得了。 內容主要是記錄一個喜歡「左抄右抄」的藝術家的一生。 印象最深刻的,唯獨只有Orson Welles 在鏡頭前說過的話 :
「其實,雖然此人的作品全是抄襲,但他把所有形式風格不同的藝術品都抄得似模似樣,真假難分,這項能力本身便是一種藝術了。 既然世人本身都分辨不出真假,為什麼大家依然對此藝術家諸多批評呢? 」
這話是用來諷刺此藝術家,還是諷刺一大堆真假難分,但卻喜歡站在道德高地批評他人的大眾? 見仁見智吧。
我個人的看法是,「仿真」這一項能力本身已是獨一無二,對於此位人兄,我是欣賞他的能力的。 沒有什麼可以批評的地方。
有一些財演大師,閒時喜歡玩弄文字,左堆右砌,經常拿前人的教條去「教化世人,感化大眾」。 為了令自己的演詞更有說服力,當然必須列舉一些往績,不停重複。 而「選錯股,計錯數」卻絕口不提。 另外,為了提高「仿真度」,周不時會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話,例如 「其實我已到達財務自由的階段。 寫文,跟大眾分享,以超值價開班授徒,目的只是想教化世人而已。 任務完成後,我當然便功成身退。」
假以時日,如果這一些財演大師可以滿門徒子徒孫,得到社會各界人士擁戴,我當然不會站在道德高地作出批評。 反而對財演大師的「仿真」能力,萬分敬佩呢。
到目前為止,財演大師距離此階段,可說是依然長路漫漫。 財演大師,好好努力! 筆者誠心希望看到此日的來臨。
Orson Welles 此人算是「樣衰」,只適宜演一些奸角或小人,但無論身為導演,或身為演員,他留給後人的佳品實在太多。 F for Fake 是他的最後一部作品。 這片其實是一部紀錄片,但怪異的地方,便是看下去卻完全不像是紀錄片,而Orson Welles 本人在鏡頭前的一些對白,或感想,更往往令人意想不到。
對於此片的大部分細節,筆者已不大記得了。 內容主要是記錄一個喜歡「左抄右抄」的藝術家的一生。 印象最深刻的,唯獨只有Orson Welles 在鏡頭前說過的話 :
「其實,雖然此人的作品全是抄襲,但他把所有形式風格不同的藝術品都抄得似模似樣,真假難分,這項能力本身便是一種藝術了。 既然世人本身都分辨不出真假,為什麼大家依然對此藝術家諸多批評呢? 」
這話是用來諷刺此藝術家,還是諷刺一大堆真假難分,但卻喜歡站在道德高地批評他人的大眾? 見仁見智吧。
我個人的看法是,「仿真」這一項能力本身已是獨一無二,對於此位人兄,我是欣賞他的能力的。 沒有什麼可以批評的地方。
有一些財演大師,閒時喜歡玩弄文字,左堆右砌,經常拿前人的教條去「教化世人,感化大眾」。 為了令自己的演詞更有說服力,當然必須列舉一些往績,不停重複。 而「選錯股,計錯數」卻絕口不提。 另外,為了提高「仿真度」,周不時會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話,例如 「其實我已到達財務自由的階段。 寫文,跟大眾分享,以超值價開班授徒,目的只是想教化世人而已。 任務完成後,我當然便功成身退。」
假以時日,如果這一些財演大師可以滿門徒子徒孫,得到社會各界人士擁戴,我當然不會站在道德高地作出批評。 反而對財演大師的「仿真」能力,萬分敬佩呢。
到目前為止,財演大師距離此階段,可說是依然長路漫漫。 財演大師,好好努力! 筆者誠心希望看到此日的來臨。
Monday, June 20, 2016
回顧: 美股200年歷史
以下的圖表,記錄了美股標普500指數 (S&P 500) 由1825年至2013年的年回報。 (來源: http://amarginofsafety.com/2014/01/12/annual-us-market-return-histogram-through-2013/ )
上圖沒有顯示最近兩年的數據:
2014年: 標普500的回報為+13.69%。
2015年: 標普500的回報為+1.4%。
(標普500的年回報,可在https://ycharts.com/indicators/sandp_500_total_return_annual 找到。)
記得某美國雜誌曾說過,在這個接近200年的歷史中,年均回報大概是+6% 。而在整個二十世紀,道指從66點升至11200點左右。 年均回報 (CAGR) 大概是+5.3% 。 ( 如果把股息加進去,個人估計,年均回報大概是+8% 。) 而巴菲特也曾經說過,由他接掌Berkshire起計,大概已過了半個世紀的時間,年均回報大概是+9% 。
利用以上的長期數據,得出一個粗略的說法:
長線而言,美股的年均回報大概在+6%至+9%的範圍內。
當然,我們也知道,某一些年份的回報,可以大幅度高於或低於這個範圍。 例如2013年的回報,竟高達+32.39% ! 而2008年的回報,卻是可怕的-37% 。
從上面的圖表中,再加上2014年與2015年的回報,我們可得出以下結論:
(1) 正回報的年份有136年。 而負回報的年份有55年。 ( 即是說,超過七成的時間是正回報年份。)
(2) 只有13.6%的時間 (26個年份) 回報比-10%更差。
(3) 回報比-20%更差的時間,只有9個年份。(少於5%的時間)
(4) 回報比+20%更好的時間,卻有50個年份。(大概26%的時間)
從這歷史中看到,接近三成機會是負回報年份。 即是說,平均而言,大概三至四年間,應會出現一次負回報年份。 而2009-2015年間已出現了連續7個正回報年份,我們可以粗略地估計,未來的數年間,其中一年或多於一年,出現負回報的機會不低。 而現在這個正回報周期可以一直走下去的機會,確實是很低。
(順帶一提,1991年至1999年間,不但連續出現了9個正回報年份,而且,其中6年的正回報超過+20% 。 1995年至1999年間更連續出現了5個多於+20%回報的年份。 這個牛市可用「瘋牛」來形容。 反觀近7年的正回報年份,只有其中兩年的回報超過+20% 。 現在這頭牛的氣勢,明顯弱得多。)
大家不要誤會,我不是想利用以上數據,去証明未來的股市走勢不妙。 我也不是想說,未來數十年,市場的年均回報一定可以保持在6%至9%的區間。
無論從宏觀經濟,抑或是機會率的角度看,我們都不應該對未來數年的回報過於樂觀。 但是,若因為這個預期,而手持大量現金避險,不作投資,也是不合理的。 現在全球出現低息環境,有一些發達國家更推出負利率政策,手持現金,本身已是一個風險。
另一個不支持 「持有大量現金,不作投資」 的理由,是因為沒有人可以準確預計未來的大市回報。 大跌市一定會在將來出現,但什麼年份出現,在一年中的什麼日子出現,全都是不可確定的因素。 身為散戶,可以做的,便是找出一個合適的投資或投機的操作方法,去應對不同的大市情況。 在這方面,小弟需要學習的,依然有很多呢。
我個人的經驗是,手持大量現金時,心理自然出現「等大市跌多一些, 再去買股」的想法。 由於不想受此心理影響,近年來,我更情願一直大量持股,只保持少量現金。
若果市場突然出現一些極佳的投資機會,沒有現金的話,唯有把此投資機會跟手中持股比較一下,把實力較弱的成員換走,即使在此弱成員上損手,也得把它換掉。
若相反的情況出現,市場完全沒有一個好的投資機會,而手中持股的質素變壞,我會把它們賣走,先套回現金。
有一些投資者喜歡一直保持某個比例的現金,等候大跌市的出現,這個選擇當然因人而異。
上圖沒有顯示最近兩年的數據:
2014年: 標普500的回報為+13.69%。
2015年: 標普500的回報為+1.4%。
(標普500的年回報,可在https://ycharts.com/indicators/sandp_500_total_return_annual 找到。)
記得某美國雜誌曾說過,在這個接近200年的歷史中,年均回報大概是+6% 。而在整個二十世紀,道指從66點升至11200點左右。 年均回報 (CAGR) 大概是+5.3% 。 ( 如果把股息加進去,個人估計,年均回報大概是+8% 。) 而巴菲特也曾經說過,由他接掌Berkshire起計,大概已過了半個世紀的時間,年均回報大概是+9% 。
利用以上的長期數據,得出一個粗略的說法:
長線而言,美股的年均回報大概在+6%至+9%的範圍內。
當然,我們也知道,某一些年份的回報,可以大幅度高於或低於這個範圍。 例如2013年的回報,竟高達+32.39% ! 而2008年的回報,卻是可怕的-37% 。
從上面的圖表中,再加上2014年與2015年的回報,我們可得出以下結論:
(1) 正回報的年份有136年。 而負回報的年份有55年。 ( 即是說,超過七成的時間是正回報年份。)
(2) 只有13.6%的時間 (26個年份) 回報比-10%更差。
(3) 回報比-20%更差的時間,只有9個年份。(少於5%的時間)
(4) 回報比+20%更好的時間,卻有50個年份。(大概26%的時間)
從這歷史中看到,接近三成機會是負回報年份。 即是說,平均而言,大概三至四年間,應會出現一次負回報年份。 而2009-2015年間已出現了連續7個正回報年份,我們可以粗略地估計,未來的數年間,其中一年或多於一年,出現負回報的機會不低。 而現在這個正回報周期可以一直走下去的機會,確實是很低。
(順帶一提,1991年至1999年間,不但連續出現了9個正回報年份,而且,其中6年的正回報超過+20% 。 1995年至1999年間更連續出現了5個多於+20%回報的年份。 這個牛市可用「瘋牛」來形容。 反觀近7年的正回報年份,只有其中兩年的回報超過+20% 。 現在這頭牛的氣勢,明顯弱得多。)
大家不要誤會,我不是想利用以上數據,去証明未來的股市走勢不妙。 我也不是想說,未來數十年,市場的年均回報一定可以保持在6%至9%的區間。
無論從宏觀經濟,抑或是機會率的角度看,我們都不應該對未來數年的回報過於樂觀。 但是,若因為這個預期,而手持大量現金避險,不作投資,也是不合理的。 現在全球出現低息環境,有一些發達國家更推出負利率政策,手持現金,本身已是一個風險。
另一個不支持 「持有大量現金,不作投資」 的理由,是因為沒有人可以準確預計未來的大市回報。 大跌市一定會在將來出現,但什麼年份出現,在一年中的什麼日子出現,全都是不可確定的因素。 身為散戶,可以做的,便是找出一個合適的投資或投機的操作方法,去應對不同的大市情況。 在這方面,小弟需要學習的,依然有很多呢。
我個人的經驗是,手持大量現金時,心理自然出現「等大市跌多一些, 再去買股」的想法。 由於不想受此心理影響,近年來,我更情願一直大量持股,只保持少量現金。
若果市場突然出現一些極佳的投資機會,沒有現金的話,唯有把此投資機會跟手中持股比較一下,把實力較弱的成員換走,即使在此弱成員上損手,也得把它換掉。
若相反的情況出現,市場完全沒有一個好的投資機會,而手中持股的質素變壞,我會把它們賣走,先套回現金。
有一些投資者喜歡一直保持某個比例的現金,等候大跌市的出現,這個選擇當然因人而異。
Thursday, June 16, 2016
REIT系列: 春泉(1426)
春泉 (1426) 的主要資產為北京市華貿中心兩幢甲級寫字樓和一些停車位。 看了春泉近年的年報,分析如下:
(1) 該地段的商用物業供不應求,近數年的租金一直上漲。 租用率接近100% 。 但需要留意的是,三年後,該地區將有一些供應極多的商用物業落成。 即是說,2019年起,租金應不可能再出現高增長的情況。 但未來的兩至三年,物業依然優質,租金穩中上漲。
(2) 春泉的收入以人民幣計,公司年報以美元計價。 人民幣下跌肯定對公司有不良影響。 從最近一年的年報顯示,收入和總資產輕微下跌-1% 。 不計匯率變化的話,實際收入應該是輕微增長+1至+3%左右。
(3) 2016年,46%的租約期滿,舊租平均值355人民幣/平方米。 2015年底的市價租值約375人民幣/平方米。 現時的市價租值應更高。 若以2015年底的市況為基準,按比例計,2016年總租金收入應可增加+2.5% 左右。
(4) 公司借貸以美元計。 人民幣下跌或美國加息,變相會導致債務上升和利息支出上升。 借貸利率為 H+2.75% 。 總借貸4億8千美元。 若加息+0.25%,利息支出增加120萬美元。
(5) 物業估值是以430人民幣/平方米為基準,比起手持租約的租值,資產值出現高估約15% 。 公司負債比率是35%,但若以實際資產值計算,負債比率肯定比35%高。 由於負債比率高,春泉再收購物業無望,資產組合不會增長。
(6) 80% 的基金管理費用以增發基金單位支付,按比例攤薄基金持有人的應佔派息。 2015年支付管理費的增發基金單位量約+1%,唯有希望未來的管理費不會突然大升。
(7) 以上的(2)和(4) 為不明朗因素。 在(3)和(5) 的大前提下,期望春泉增加派息,毫不實際。 財務上看,「毛利收入/經常性利息支出」 這個比例接近2.5,是一個健康的水平。 個人估計春泉派息可大概保持不變。
(8) 每股淨資產值6元,現價為3.3元,表面上存在極大資產折讓,但由於以上(5)的關係,這個資產折讓需要打折。 而現價計的股息率為8% 。 由於派息穩定 (雖然沒有增長),春泉現價有一定防守性。 若股價上升+33% ,股息率將下降至6%,但這是「個人主觀期望」而已。
(1) 該地段的商用物業供不應求,近數年的租金一直上漲。 租用率接近100% 。 但需要留意的是,三年後,該地區將有一些供應極多的商用物業落成。 即是說,2019年起,租金應不可能再出現高增長的情況。 但未來的兩至三年,物業依然優質,租金穩中上漲。
(2) 春泉的收入以人民幣計,公司年報以美元計價。 人民幣下跌肯定對公司有不良影響。 從最近一年的年報顯示,收入和總資產輕微下跌-1% 。 不計匯率變化的話,實際收入應該是輕微增長+1至+3%左右。
(3) 2016年,46%的租約期滿,舊租平均值355人民幣/平方米。 2015年底的市價租值約375人民幣/平方米。 現時的市價租值應更高。 若以2015年底的市況為基準,按比例計,2016年總租金收入應可增加+2.5% 左右。
(4) 公司借貸以美元計。 人民幣下跌或美國加息,變相會導致債務上升和利息支出上升。 借貸利率為 H+2.75% 。 總借貸4億8千美元。 若加息+0.25%,利息支出增加120萬美元。
(5) 物業估值是以430人民幣/平方米為基準,比起手持租約的租值,資產值出現高估約15% 。 公司負債比率是35%,但若以實際資產值計算,負債比率肯定比35%高。 由於負債比率高,春泉再收購物業無望,資產組合不會增長。
(6) 80% 的基金管理費用以增發基金單位支付,按比例攤薄基金持有人的應佔派息。 2015年支付管理費的增發基金單位量約+1%,唯有希望未來的管理費不會突然大升。
(7) 以上的(2)和(4) 為不明朗因素。 在(3)和(5) 的大前提下,期望春泉增加派息,毫不實際。 財務上看,「毛利收入/經常性利息支出」 這個比例接近2.5,是一個健康的水平。 個人估計春泉派息可大概保持不變。
(8) 每股淨資產值6元,現價為3.3元,表面上存在極大資產折讓,但由於以上(5)的關係,這個資產折讓需要打折。 而現價計的股息率為8% 。 由於派息穩定 (雖然沒有增長),春泉現價有一定防守性。 若股價上升+33% ,股息率將下降至6%,但這是「個人主觀期望」而已。
Thursday, June 9, 2016
開齋飯 Iftar
齋戒月中,在白天不能飲食的穆斯林信徒,日落後的第一餐,就是開齋飯 Iftar。
穆斯林信徒遍佈全球,數以億計。 開齋飯這個習俗,在不同國家,不同的民族中,略有不同。 由於長達十數個小時沒有進食,有一些信徒會先吃一些份量較輕而可以暖胃的小食,如蜜餞等等(而不是直接進食一個大餐以致胃部可能不適),稍後才會再吃一個豐富的晚餐。
傳統上,Iftar 是應該集體共進的一餐。 所以,日落後,很多大小的家庭和知己朋友,便會聚在一起飲食。 而清真寺等公共場所,有關團體更會安排食物,讓信眾們可以祈禱前後的時間,聚在一起,吃開齋飯。
白天工作時間縮短,(或者因為肚餓,根本沒有足夠精力工作),晚間出來,跟家人或好友一起吃開齋飯。 所以,在齋戒月中,晚間的節日氣氛更為熱鬧。 各大小商場或餐廳更會延長營業時間至深夜兩點至三點。
這個月份的主題,主要是禁慾,白天不可進食,信徒們會花多些時間去祈禱,讀可蘭經,把一切物質慾望降至最低,也減少不必要的娛樂活動。 所以,酒吧等場所,除了提供飲料外,已沒有任何音樂表演或歌舞表演。 而人們的衣著比平時保守。 穿上傳統黑布的穆斯林女信徒,明顯比平日多很多。
另一個重要主題,便是要保持善心,多做善事回饋社會。 所以,各大小捐贈活動也以不同方式出現。 而同一時間,不少商家順應這個主題,不少日常用品也出現大減價。 最有趣的,便是超市中,很多必需的食物,都會出現平時不會見到的大減價。
其實,在迪拜,齋戒月已變得現代化和商業化。 各大酒店或餐廳,趁此推出一些Iftar特餐 (概念上跟聖誕大餐的商業化有點相似)。 對於非穆斯林信徒而言,日間平靜,工作時間縮短,晚間可藉此相約知已好友,嘗試不同餐廳推出的Iftar 特餐,或到不同商場逛逛,買一些特價貨,感覺當然不錯。
但是,我只是好奇,對於傳統的穆斯林信徒,面對這個商業化的Iftar,內心有何感想?
-----------------------------------------------------------------------
相關連結:
齋戒月 Ramadan
穆斯林信徒遍佈全球,數以億計。 開齋飯這個習俗,在不同國家,不同的民族中,略有不同。 由於長達十數個小時沒有進食,有一些信徒會先吃一些份量較輕而可以暖胃的小食,如蜜餞等等(而不是直接進食一個大餐以致胃部可能不適),稍後才會再吃一個豐富的晚餐。
傳統上,Iftar 是應該集體共進的一餐。 所以,日落後,很多大小的家庭和知己朋友,便會聚在一起飲食。 而清真寺等公共場所,有關團體更會安排食物,讓信眾們可以祈禱前後的時間,聚在一起,吃開齋飯。
白天工作時間縮短,(或者因為肚餓,根本沒有足夠精力工作),晚間出來,跟家人或好友一起吃開齋飯。 所以,在齋戒月中,晚間的節日氣氛更為熱鬧。 各大小商場或餐廳更會延長營業時間至深夜兩點至三點。
這個月份的主題,主要是禁慾,白天不可進食,信徒們會花多些時間去祈禱,讀可蘭經,把一切物質慾望降至最低,也減少不必要的娛樂活動。 所以,酒吧等場所,除了提供飲料外,已沒有任何音樂表演或歌舞表演。 而人們的衣著比平時保守。 穿上傳統黑布的穆斯林女信徒,明顯比平日多很多。
另一個重要主題,便是要保持善心,多做善事回饋社會。 所以,各大小捐贈活動也以不同方式出現。 而同一時間,不少商家順應這個主題,不少日常用品也出現大減價。 最有趣的,便是超市中,很多必需的食物,都會出現平時不會見到的大減價。
其實,在迪拜,齋戒月已變得現代化和商業化。 各大酒店或餐廳,趁此推出一些Iftar特餐 (概念上跟聖誕大餐的商業化有點相似)。 對於非穆斯林信徒而言,日間平靜,工作時間縮短,晚間可藉此相約知已好友,嘗試不同餐廳推出的Iftar 特餐,或到不同商場逛逛,買一些特價貨,感覺當然不錯。
但是,我只是好奇,對於傳統的穆斯林信徒,面對這個商業化的Iftar,內心有何感想?
-----------------------------------------------------------------------
相關連結:
齋戒月 Ramadan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