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 淺談阿拉伯女子
中東杜拜是中東地區最國際化的大城市。 外來工作人口85%,本地人只佔15%。 奇怪的是,在這地方生活多年的外來人,對本地人依然有很多根深柢固的看法。 例如,「不要跟本地女人談話,他們可以隨時叫警察捉你去坐監」,「在這個地方,外地人只是下等公民」,「回教地方不可飲酒」。
這一些既定的偏見,跟從來未到回教國家的人一樣,說法也是一樣。 其實不難理解,在這城市中,大部分人的工作或生活,可以完全不會接觸本地人。 拿貿易行業為例,老闆是印度人,員工是南亞,東南亞,或華人,顧客是外地過來買貨的非洲人。 住的地方,大多是跟自己的同鄉一起。 基本上,衣,食,住,行都不用涉及跟本地人的交流。 唯一可跟本地人交流的地方,大概是去政府部門辦事。 這一些處理公事的地方,不能算是人與人間的互動與交流。
久而久之,即使在此地生活多年,很多人都沒有認知多一些有關本地人的文化或習慣等。 (或根本沒有任何興趣接觸或了解吧。) 見到本地人,特別是女士,唯有持敬而遠之的態度。
小弟的工作性質比較特別。 工時或閒時接觸本地人的機會實在很多,而且女比男多。 所以自認對本地人的文化也略知一二。
其實,個人認為,本地人生性好客,對人友善,跟他們說話可以如常,男女都是,不用太拘謹。 隨著全球一體化,特別是年輕一代,生活方式或想法,跟我們亞洲人或西方白人的差別不大。 Facebook,IG,snapchat,Selfie,Twitter,youtube,whatsapps,google,有誰不懂這一些名詞?
社會中的一些傳統觀點,如女人不可主動跟男人高談闊論,男主外,女主內,女人婚後完全是男人管控,婚後女性不應有自主權等等,依然出現在某一些人或家庭的想法中。 但在我看來,這個比例不高,而且將來只會變得稀有。
以我的見聞中,如數個年輕女子出外旅行,根本不會再理會什麼衣著上的限制,打扮平民化,牛仔褲波鞋便可。 父母對女兒其實沒有多大管制,不會對她們的社交生活有任何特別限制。 而年輕男女長大後,都同時需要工作,有女人什至會選擇去創業,不少專業如醫生,律師,教授,什至是政府部門的高官,都是男女平等。
順帶提起一些趣事。 在年輕少女中,可能似終是剛成年,好奇心強,或有一些少女浪漫情懷,她們別喜愛看韓國/台灣的浪漫愛情劇,或悲情電影。 似終,阿拉伯人的傳統中沒什麼自由戀愛觀。 其實這一些感情需要,應該人人期望擁有,沒有種族的區別。 有一些人更對東方男性十分好奇。 似終「外國的月亮特別圓」,跟港男港女一樣,對鬼妹鬼仔也有一定程度的好奇吧。
數年前,在工作上認識了一位本地阿拉伯女子。 年齡跟我差不多,未婚人士。 有時見面跟她談天交流。 其實我對她的印象不算深,但知道她的家族應該挺富有的。 因她哥哥養鷹 (註: 在這國家,養鷹是很昂貴的,是身份的象徵。) 有一次,某同事提起,原來她是Sharjah皇室皇后的家族成員之一。 (註: Sharjah市是杜拜旁邊的一個城市。) 此女子喜歡在whatsapps中談個天南地北,我當然沒什麼所謂,算是周不時無聊談天。
突然,有一個晚上,大概半夜兩點,收到她的whatsapps,問我: 「你可否現在到我的大宅陪我? 」 完全出人意料之外。 好奇心起,原本是有一些興趣。 不過。。。是否事有古怪? 當時心中另有一人,加上只是一直把她當成極普通的朋友,唯有打消了這念頭。 過了一天,當然是砌詞搬弄,瞎說當天晚上已身在熟睡中的狀態。 數日後,她似有更明顯的舉動,連另外一位女同事都有所察覺而開玩笑,不在此明言,已是往事一樁。
不過,有可能是自己想得太多? 單純一點,可能她只是簡單要求見面一次? 可能只是想跟一個朋友一起,坐在數千呎別墅外的一大片草地上,看看天空下的景色? 或者,從理性的「長線價值投資」角度分析,小弟看來已錯失了一個晉身皇室的黃金機會?!
有人在不知有多少實力,運氣,或是際遇因素,環境因素等的情況下創業成功,再開班授徒,教人如何財自。 其實,如果小弟在此次不知有多少實力,運氣,或只是際遇因素的情況下把握了,也大有條件開班。 主題是: 「如何擄獲阿拉伯公主的心?」
Friday, September 29, 2017
Friday, September 22, 2017
市場中的二次效應
數個月前,花了數天時間看完了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創辦人Howard Marks所寫的好書,書名叫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Uncommon Sense for the Thoughtful Investor。
最令我深刻的地方,大概是書中提到,出色的價值投資人需要留意市場中的一些隱藏效應(hidden effects, secondary effects)。 書中確實的英文用字已經忘了,但中文大概是這個意思吧: 二次效應。
什麼是二次效應? 隨手可以舉一個市場上的例子。 當年2001年美國本土發生911恐襲,市場陷入恐慌,航空公司的股價大跌。 當時John Templeton臨危不亂,大手買入大型航空公司的股票。 數年後,股價大幅反彈後離場。
當年的Templeton已踏入80歲高齡,不在美國生活,長居巴哈馬,生活低調,什少跟傳媒接觸。 數年後,在一次記者訪問中,他提及是次交易,解釋道: 「航空公司的股價大瀉,其實已把投資相關公司的風險大大降低。 在恐襲後,美國政府定會加強機場的安全檢測,短期內再發生類似恐襲的機會極低。 航空公司生意如常,股價大跌正好提供了一個市場錯價機會,這個時機買入,十分安全。」
市價所表示的,源自公司最近的quarterly report表達的資訊,源自各大媒體不停報道的政經新聞,這一些資訊都是公開的信息,會在市價馬上反映,可稱為一次效應(first-order effect/primary effect)。 市場報價機制反映的,全是來自一次效應。
而Templeton的個人思考與判斷,是自己的眼光(insight),不會在市價馬上反映,可算是二次效應(secondary effect)。 長期跑勝大市的高手,無論是投機派或是投資派,是股市或是債市,多具有找出某些東西可在市場中產生二次效應的能力。
經過自己思考消化消息而得出的信息,是自己的見解(insight),隱藏於市場中,市價當然不會反映。 這一些個人見解,各大傳媒不會報導。 (因為事情還未有發生,有什麼東西報導呢?) 沒有經過自己深入思考的大眾不會理解的。 其實,他們總有一天會理解。 當事情發生後,一切專家或評論家便去為事情發生的始末找出原因,去合理化(rationalize)整件事件的演變過程。 俗語云: 馬後炮。 (註: 如果這一些評論家或什麼經濟學專家真的深懂事件發生的始末來由,為什麼不會在事件發生前便發聲,而總是在事件發生後才大談當中的因果來由?)
真正的個人見解,還有另一個例子。 在美國次按危機前數年,Michael Burry已看到當中的潛在危機,再已買下大量跟美國大型投行對賭的合約,令他一戰成名。 (有關此人的一些往事,可看去年的Blog文: Michael Burry 的傳奇故事 )
現世代中,有不少人自以為看報紙,或名家的預測,便以為對事件得到了相當的了解。 這一些所謂理解,是資料(information),不是見解(insight)。 Information 與Insight是兩碼子事。 正如中文的「知」與「識」,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最令我深刻的地方,大概是書中提到,出色的價值投資人需要留意市場中的一些隱藏效應(hidden effects, secondary effects)。 書中確實的英文用字已經忘了,但中文大概是這個意思吧: 二次效應。
什麼是二次效應? 隨手可以舉一個市場上的例子。 當年2001年美國本土發生911恐襲,市場陷入恐慌,航空公司的股價大跌。 當時John Templeton臨危不亂,大手買入大型航空公司的股票。 數年後,股價大幅反彈後離場。
當年的Templeton已踏入80歲高齡,不在美國生活,長居巴哈馬,生活低調,什少跟傳媒接觸。 數年後,在一次記者訪問中,他提及是次交易,解釋道: 「航空公司的股價大瀉,其實已把投資相關公司的風險大大降低。 在恐襲後,美國政府定會加強機場的安全檢測,短期內再發生類似恐襲的機會極低。 航空公司生意如常,股價大跌正好提供了一個市場錯價機會,這個時機買入,十分安全。」
市價所表示的,源自公司最近的quarterly report表達的資訊,源自各大媒體不停報道的政經新聞,這一些資訊都是公開的信息,會在市價馬上反映,可稱為一次效應(first-order effect/primary effect)。 市場報價機制反映的,全是來自一次效應。
而Templeton的個人思考與判斷,是自己的眼光(insight),不會在市價馬上反映,可算是二次效應(secondary effect)。 長期跑勝大市的高手,無論是投機派或是投資派,是股市或是債市,多具有找出某些東西可在市場中產生二次效應的能力。
經過自己思考消化消息而得出的信息,是自己的見解(insight),隱藏於市場中,市價當然不會反映。 這一些個人見解,各大傳媒不會報導。 (因為事情還未有發生,有什麼東西報導呢?) 沒有經過自己深入思考的大眾不會理解的。 其實,他們總有一天會理解。 當事情發生後,一切專家或評論家便去為事情發生的始末找出原因,去合理化(rationalize)整件事件的演變過程。 俗語云: 馬後炮。 (註: 如果這一些評論家或什麼經濟學專家真的深懂事件發生的始末來由,為什麼不會在事件發生前便發聲,而總是在事件發生後才大談當中的因果來由?)
真正的個人見解,還有另一個例子。 在美國次按危機前數年,Michael Burry已看到當中的潛在危機,再已買下大量跟美國大型投行對賭的合約,令他一戰成名。 (有關此人的一些往事,可看去年的Blog文: Michael Burry 的傳奇故事 )
現世代中,有不少人自以為看報紙,或名家的預測,便以為對事件得到了相當的了解。 這一些所謂理解,是資料(information),不是見解(insight)。 Information 與Insight是兩碼子事。 正如中文的「知」與「識」,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