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是三月底,冬天已過,夏天慢慢來臨。
二月底有數天假期,原意是去伊朗滑雪。在伊朗首都Tehran(德黑蘭)開車北上約兩個小時,便會來到中東最高山Mountain Damavand,此山最高海拔超過五千米,遠遠看去,峰頂附近長年積雪。
我當然未有機會登頂探險 (將來都應該不會),但2012年底的一次假期,還是到了這大山附近的小山峰(若海拔3000米左右)學習滑雪。(數年前也有用Blog文記錄,可看: 在伊朗, 學滑雪的經驗。 ) 是次經驗當然難忙,當年親身教授本初學者學滑雪的,便是在伊朗國內曾拿滑雪比賽冠軍的國家級女名將。正如一個單車初學者,有一個好像李慧詩的冠軍級人馬親自教授,機會難得呢。
此後以旅遊性質在伊朗遊玩過兩次。大多數歷史名城也已到訪一遊了。
上月底的一個短假期,突然興起,本想再去伊朗滑雪呢。但近兩三年海灣局勢日趨政治化,連對外國人採取自由寬容態度的阿聯酋也不例外。部門主管一個本地的老年人也坦白說,為免惹來不必要的政治上的煩惱,到伊朗遊玩還是可免則免。
事實上,每次出入阿聯酋海關時,我的策略是馬上給海關人員看工作簽証的一頁,官員看到了發簽証的僱主是由政府高級部門直接發出,而不是經由私人大中小機構僱主申請,便馬上蓋印過關了。
近兩年曾見到一些比較仔細的海關人員,他們多是比較年輕與細心的小官員,多會慢慢檢查護照的印章,本人護照已有超過二十頁印章,他們都會花時間慢慢看。似終前後去過伊朗三次,他們看到數次出入伊朗的記錄,便會叫一個警察部的官員詢問一番,詢問時間只是短短3-5分鐘,便會自動放行。但是,明顯地,輕易放行,全因為警察看一些小弟的資料,工作性質是直接跟政府高級部門有關,而且是中國人。若是中東其他國籍,警察會否再花數小時的時間拘留盤問,真的是未知之數。
自從Donald Trump上台後,不停無理針對伊朗。上台後,他馬上把上一任總統Obama任內跟歐盟與伊朗一起搞定的核共識撕毀 (基本上是政治毀約),把阿聯酋各大小銀行列入與伊朗不法交易與洗黑錢的黑名單。(大佬,兩個國家只相隔一個波斯灣,兩地人歷史文化自然有交集的地方。杜拜成名前只是一個海港,當地人早與伊朗有大小貿易活動,而眾多伊朗人聚居杜拜經商。即使是杜拜皇室內,可操流利波斯語的人不在少數,如何可把兩地無數人民正常交流說成「洗黑錢不法交易」? )
阿聯酋政府明顯想免卻多餘煩惱,對伊朗人的簽証收緊。本年1月起,中央銀行下令全國銀行需要仔細檢查各銀行戶口,與伊朗人來歷不明的交易必須申報。無他,為免給美方政府找到藉口而要交出巨額罰款吧。
再次是因為護照上數次出入伊朗的記錄,銀行職員小聲跟小弟說,其實單是數次出入伊朗的記錄已需要申報,中央銀行也會查核戶口內的交易記錄。但銀行職員眼見應無可疑地方,沒有循序申報而已。
算了,現在的工作性質,少去一次滑雪也無不可。
對阿聯酋而言,跟伊朗趨向緊張的關係這個政治煩惱,大概只是冰山一角吧。其他東西有空再談。
Saturday, March 30, 2019
Friday, March 1, 2019
由「10-year challenge---匯控」說起
小弟我已好幾年沒用facebook了,最近聽到有朋友說說10-year challenge,同時間有blogger利用此機會回顧一下過去十年某一些股票的回報。近數個月,對寫blog真的提不起勁。不過,趁此機會隨意表達一下對投資的看法。
此文只是隨意表達一下,組織上可能不嚴謹。
直接拿港人最耳熟能詳的匯控看看。我自認記憶力不俗,2009年三月第一個星期發生什麼事,到現在依然記得清楚。當時,匯控在不發盈警的情況下,公佈了一個差勁的業績 (註: 這個業績自然跟當時的金融大環境有關,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管理層連續數年的大決策出現嚴重錯誤而沒有提早醒覺,而事後知錯卻沒有道歉,不發盈警。同時間,更施展made in HK的迫害小股東招數「質數供股」大法。詳情可見小弟兩年前寫的blog文: 匯豐的醜陋往事 。)
現在是2019年3月,玩一下10-year challenge回顧。原來,如果當時在匯控公佈業績後人棄我取,3x元左右看進,加上過去十年合共3x元股息,用現價65元計,十年的總回報率接近3倍,年均回報(CAGR)約+10-11%,跟同期的盈富回報接近。
當然,如在2017年玩這個10-year challenge,匯控的十年回報率卻只是負數。而盈富在2007-2017年的時段去玩10-year challenge,回報大打折扣。
雖然這個例子比較極端,但很容易可看出,單一股票玩10-year challenge的結果,其實意義不大。原因如下:
(1) 在過去十數年,能夠在長倉匯控中取得+10%的年均回報率,應該是timing上的絕頂高手。我個人不會否定此類高手的存在,只是我相信大多數散戶都沒有這個能力。 (我就是其中一個最佳例子,完全不懂timing。所以,在買進潛在重倉目標時,自己的習慣是在不同時間,分開數十次下注。) 同時間,我相信沒有人會否定timing的重要性,強如領展,煤氣,港鐵,tencent ,在差勁的timing買進,回報馬上大打折扣。
在2009-2019年Q1玩10-year challenge,間接上已是在timing上選了一個2009年Q1全球股市最差勁的時段去比較回報率,意義不大。(當然,領展,煤氣,港鐵,都是一些過去十數年一直擊倒大市的股票,這也是事實。)
(2) 事實上,即使是2007年起開始儲匯控股票,相信當事人的回報率即使不佳,也不至於是負回報率。主要原因是: 參與股市的所有人 (包括散戶,基金經理等等),都是在不同時段得到一些資金投資 (或減少投資資金),而不是2009年一次過得到一筆錢lump sum去投資。既然是在不同時段得到資金,而不同時段的投資(或不投資, 只拿現金)都對回報有影響,單指一個十年時段的回報變得毫無意義。
所以,「可能基金操盤為求一兩成的長期回報率而每天營營役役,其實簡單於低位買入這些股票都做到,何需煩惱呢?」 這個說法也挺有趣。大多數基金經理都不能擊敗大市,在統計上應該是事實。同時間,散戶們在不同時段拿到資金,要長期擊敗大市,也不見得是一件容易的事。看看以下的點(3)吧。
(3) 有Blog友強調: 有一類朋友,思維簡單,他們會說:「無呀,有錢就買兩電一煤,港鐵,盈富基金(02800),這些都實無死,人人每天都要用,再多錢就買樓收租……」
既然思維簡單,我個人難以相信如此思維簡單的人,會選擇性地只買兩電一煤,港鐵,盈富呢。我相信此類人同時間會買匯控,渣打,內銀收息,「無呀,銀行是穩陣行業,買匯控,內銀實冇死」 此類思維出現在思維簡單的人身上,絕不奇怪。(包括寫10-year challenge一系列文章的作者自己吧。) 什至可能買進包括思捷,中信泰富,恆隆這一類股,而此一堆股票加起來,年均回報率是否可以維持+10%或+15%或+20%?
(4) 這點其實不用多解釋。無論是什麼公司,什麼行業,過去十年如何好景,股價如何長升長有,都不代表未來十年或數十年都是一模一樣的發展下去。整個股市或宏觀經濟的發展,是一個complex dynamical system,各個因素環環相扣,當中的演變實在難以預測。你可用不同理由去合理化領展是好股,煤氣是好股,(註: 相信2005年左右,很多人都一直以不同理由去說明匯控是好股) 但未來十年是否依然有相同回報率,大家拭目以待吧。只能說,過去十年的10-year challenge,真的不能預示什麼。
從邏輯思維去看,一些散戶最大的問題是,對投資造出選擇時,都有一些潛在假設,過去十年美好的現象,會自然看成將來一直都是如此美好。這也是人類心理學的一個盲點,看到過去的數據,腦海自然利用linear projection去構造將來相同的景象。
-------------------------------------------------------------------
其實,什麼投資操作,投資技巧都沒有問題,當事人對自己的回報率負責,自然跟其他人無關。但最大的問題是: 把一些不倫不類的投資法,合理化成價值投資。長期持有匯控或內銀收息, 實則跟價值投資完全無關,但可說成「價值投資, 一點即通」。。。所以,這不是投資態度或技巧的問題,而是一個邏輯問題。
突然想起剛逝世不久的查大俠名著「笑傲江湖」,當中談到華山派氣宗與劍宗糾紛。對於一個真心學武之人,即使是氣宗高手,看到劍宗高手封不平施展平生絕技,都應該會拍手叫好吧。但是,如果一個氣宗派人士施展功夫,不倫不類,似有若無的招式,然後自稱是氣宗最高招式,相信無論是氣宗或劍宗或其他真心學武人士,看後都不爽呢。
此文只是隨意表達一下,組織上可能不嚴謹。
直接拿港人最耳熟能詳的匯控看看。我自認記憶力不俗,2009年三月第一個星期發生什麼事,到現在依然記得清楚。當時,匯控在不發盈警的情況下,公佈了一個差勁的業績 (註: 這個業績自然跟當時的金融大環境有關,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管理層連續數年的大決策出現嚴重錯誤而沒有提早醒覺,而事後知錯卻沒有道歉,不發盈警。同時間,更施展made in HK的迫害小股東招數「質數供股」大法。詳情可見小弟兩年前寫的blog文: 匯豐的醜陋往事 。)
現在是2019年3月,玩一下10-year challenge回顧。原來,如果當時在匯控公佈業績後人棄我取,3x元左右看進,加上過去十年合共3x元股息,用現價65元計,十年的總回報率接近3倍,年均回報(CAGR)約+10-11%,跟同期的盈富回報接近。
當然,如在2017年玩這個10-year challenge,匯控的十年回報率卻只是負數。而盈富在2007-2017年的時段去玩10-year challenge,回報大打折扣。
雖然這個例子比較極端,但很容易可看出,單一股票玩10-year challenge的結果,其實意義不大。原因如下:
(1) 在過去十數年,能夠在長倉匯控中取得+10%的年均回報率,應該是timing上的絕頂高手。我個人不會否定此類高手的存在,只是我相信大多數散戶都沒有這個能力。 (我就是其中一個最佳例子,完全不懂timing。所以,在買進潛在重倉目標時,自己的習慣是在不同時間,分開數十次下注。) 同時間,我相信沒有人會否定timing的重要性,強如領展,煤氣,港鐵,tencent ,在差勁的timing買進,回報馬上大打折扣。
在2009-2019年Q1玩10-year challenge,間接上已是在timing上選了一個2009年Q1全球股市最差勁的時段去比較回報率,意義不大。(當然,領展,煤氣,港鐵,都是一些過去十數年一直擊倒大市的股票,這也是事實。)
(2) 事實上,即使是2007年起開始儲匯控股票,相信當事人的回報率即使不佳,也不至於是負回報率。主要原因是: 參與股市的所有人 (包括散戶,基金經理等等),都是在不同時段得到一些資金投資 (或減少投資資金),而不是2009年一次過得到一筆錢lump sum去投資。既然是在不同時段得到資金,而不同時段的投資(或不投資, 只拿現金)都對回報有影響,單指一個十年時段的回報變得毫無意義。
所以,「可能基金操盤為求一兩成的長期回報率而每天營營役役,其實簡單於低位買入這些股票都做到,何需煩惱呢?」 這個說法也挺有趣。大多數基金經理都不能擊敗大市,在統計上應該是事實。同時間,散戶們在不同時段拿到資金,要長期擊敗大市,也不見得是一件容易的事。看看以下的點(3)吧。
(3) 有Blog友強調: 有一類朋友,思維簡單,他們會說:「無呀,有錢就買兩電一煤,港鐵,盈富基金(02800),這些都實無死,人人每天都要用,再多錢就買樓收租……」
既然思維簡單,我個人難以相信如此思維簡單的人,會選擇性地只買兩電一煤,港鐵,盈富呢。我相信此類人同時間會買匯控,渣打,內銀收息,「無呀,銀行是穩陣行業,買匯控,內銀實冇死」 此類思維出現在思維簡單的人身上,絕不奇怪。(包括寫10-year challenge一系列文章的作者自己吧。) 什至可能買進包括思捷,中信泰富,恆隆這一類股,而此一堆股票加起來,年均回報率是否可以維持+10%或+15%或+20%?
(4) 這點其實不用多解釋。無論是什麼公司,什麼行業,過去十年如何好景,股價如何長升長有,都不代表未來十年或數十年都是一模一樣的發展下去。整個股市或宏觀經濟的發展,是一個complex dynamical system,各個因素環環相扣,當中的演變實在難以預測。你可用不同理由去合理化領展是好股,煤氣是好股,(註: 相信2005年左右,很多人都一直以不同理由去說明匯控是好股) 但未來十年是否依然有相同回報率,大家拭目以待吧。只能說,過去十年的10-year challenge,真的不能預示什麼。
從邏輯思維去看,一些散戶最大的問題是,對投資造出選擇時,都有一些潛在假設,過去十年美好的現象,會自然看成將來一直都是如此美好。這也是人類心理學的一個盲點,看到過去的數據,腦海自然利用linear projection去構造將來相同的景象。
-------------------------------------------------------------------
其實,什麼投資操作,投資技巧都沒有問題,當事人對自己的回報率負責,自然跟其他人無關。但最大的問題是: 把一些不倫不類的投資法,合理化成價值投資。長期持有匯控或內銀收息, 實則跟價值投資完全無關,但可說成「價值投資, 一點即通」。。。所以,這不是投資態度或技巧的問題,而是一個邏輯問題。
突然想起剛逝世不久的查大俠名著「笑傲江湖」,當中談到華山派氣宗與劍宗糾紛。對於一個真心學武之人,即使是氣宗高手,看到劍宗高手封不平施展平生絕技,都應該會拍手叫好吧。但是,如果一個氣宗派人士施展功夫,不倫不類,似有若無的招式,然後自稱是氣宗最高招式,相信無論是氣宗或劍宗或其他真心學武人士,看後都不爽呢。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