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16, 2024

港股記錄 (2024年9月)

本季討論重點源自9月最後一周。其餘時間大市沒什麼看點。

對於中央政策的解讀與預測,坊間已出現不少有關分析,不用再詳說了。結合港股股市的話,我把數個重點簡單化表達一下:

在國內持續低息的大環境下,中央出招支持內險資金與公幕基金買進高息國企。大環境下,過去兩年不少國企已持續回購與派息,大幅增加回報股東的動作,不少優質民企也在做相同的動作,股市或許會慢慢從融資市過渡至回報股東市場?這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

整個大局幕後動機不少:激活國企資產,相關企業估值上升後,後續利用金融手段去化解地方政府債務的難度便大幅下降。地方政府拖欠的大量員工工資,或相關大小公司的項目收入完成支付後,經濟會重新出現活力。經濟激活後,帶動內需,帶動相關公司股價在金融市場的表現等等,都是可以預期的。

另一重點是,大量人民存款放在銀行,回報極低,若人民在金融市場的投入增加至一個合適水平,改變過往人民不停買樓當成存款的奇怪現象,也是當局樂見的。前提當然是人民對金融市場,與大環境有信心,這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

對應以上所說的,就是高息國企有其持有價值,現價計,超過6%息率的國企比比皆是。若息率回落至4-5%這水平,對應股價也上漲不少,當中還未計算公司純利的增長。

若樂觀預期經濟重現活力的話,內需消費相關的優質民企可能出現一段不短時間的慢牛,平台類科網也算是內需消費。在這類的選擇,我傾向持續經營下沉市場的企業(如快手,361,衛龍)。

醫藥是我過去數年持續投資的一大板塊,廣義上這板塊也算是內需類型。最近其實對這行業有一些新看法,沒有過去數年這樣樂觀。手中持股平宜與優質,在這塊上暫時沒有減倉動作。

現在國內企業有力出海全球化經營的,競爭力很強,在我眼中是值得留意的對象。當中的企業其實很多,取易不取難的話,持續數十年全球化經營成功的行業,首推家電,如美的,海爾,海信,這些在國內已是龍頭,在國外持續擴充經營。在東盟,中東,非洲等地區的經濟持續高增長下,它們的海外收入會持續增加。現在這樣一個大熊市下,實在是買進相關企業的機會。這一些企業的生存與優勢其實跟國內政策關係不大,倉中持有相關股票也可算是為整個港股倉帶來分散的效果。

------------------------------------------------------------------------

交易上,本季出現不少換馬動作。大多數都是在中央出台政策前進行。減持石藥,攜程,數次增持快手;在資源類中進行換馬,中石化煉化換成中煤,交易在8月初,當時前者已帶來超過三成回報,剛巧後者中煤股價難得跌回本年初水平,便進行換馬了。事實上,國企的穩健性而言,我對上游資源信心更大。中石化煉化的海外接單不停增加,但從項目增加,到純利的增長,對這類行業而言不是線性比例,工程成本增加等等是常有的事。上游的油與煤,在供應不可能大增的情況下,利潤與現金流更令人放心。

業績期出現時,一個重大變動是清倉了綠管。我在這股上了寶貴一課。股價從高位大跌超過一半時才清倉,雖則比起數年前的平均買進價而言,只是微蝕。但從過程而言,整個操作出現問題,問題根源是對這公司的營運模式沒有徹底了解。去年綠管內部已出現不少消息,李軍總裁失去管理權,當年買進此股就是相信李軍對行業的深入了解與格局觀,此人持續用私人存款增持股票。去年李軍給內部削權實在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去年年底因此減持部分股票,但其實當時清倉才是正確決定。這股的重點是代建業務中,有一個不小的比例是公營項目,而現在內地不少地方政府城投沒有資金,拖欠是必然的。在代建民營項目上,綠城當然有品牌優勢,但公營工程這邊的拖累實在太大,財務上的應收款項比例上也持續上升。。 這麼多的警號同時出現但應變上依然這樣遲疑。這種操作失當的避免是必要的。

同期賣出首都機場,本來預期旅遊需求復蘇下,業績與股價會出現turnaround,但不得不說,港股市場近數年對於這類turnaround標的,實在太難了,熊市資金不足下,還是應該安份點。

買進新成員IGG的邏輯比較簡單,手遊類行業通常都有明顯的周期性,這公司的管理層在過去好景時,回購與派息都很大方,而本年年初公司業績顯示谷底已過,新遊戲陸續推出,公司流水大增。我相信本年業績優秀的前提下,公司管理層會恢復大方派息政策。現價計全年派息超過6%。當然我看重的是股價潛在的大幅度反彈。

另一新成員是快手,它盡其量只是二線科技股,市場對其評價一向不高,當然抖音在這行業是老大,快手只是老二。快手的視頻流量會否持續給抖音與微信視頻號侵蝕,其實是未知之數,快手的手上有數百億現金,本年全年純利約180,公司不停回購的情況下,現在這估值是否過於悲觀?我相信只要快手維持市佔率與其流量,廣告業務與電商業務依然是可靠現金牛。我對其信心主要源自三個月前在內地旅遊時,親眼看到下沉市場大多數居民都把快手用作社交平台。抖音的主要用戶還是集中於一二線城市。這樣的話,快手應還有生存空間,這要看管理層的能力與視野。

中央出台政策後,只進行過三次交易。政策出台第一天,換入海信家電。跟著就是本周一的交易,把赤子城科技換成中國有色礦業,用以增加穩健派息國企的持倉。中國有色這股其實已觀察很久了,趁本季資源股表現不佳時入手,我不期望它有什麼值得驚喜的表現,維持既有的穩健業績與派息比率便可。

把另一小盤股津上機床中國換馬至港交所,這個邏輯其實簡單不過。我預期港交所未來的日均成交量至少可維持在1500億左右,超過2000億便是驚喜。現在港股潛在買家的重要來源,明顯是國內的公私基金,內險資金等等,它們利用手上資金,或低息借貸得到的資金,慢慢買進高息國企,這點是明顯不過的。這動作會在未來持續進行。若港交所突然回到日均800億交投的水平,這便著實令人失望了。

其餘不少高派息股如中海油,康臣等,得到派息後都把這個股息再投入同一持股了,姑且看看持續複投的威力。

-------------------------------------------------------------------------

整體佈局上,收息國企的重點全放在上游資源,我的宏觀看法是貨幣泛濫,加上傳統能源與礦產的供應陷入樽頸,開採成本持續上升,持有硬資源的企業有其持有價值,選股上還需要持續的穩健派息作為防守保障。在這個點上持倉比例其實不高。

反而在大藍籌港交所上,還有不少可提高注碼的空間,這樣的話,可能在醫藥與消費上減低一點比例。

除了港交所與三間資源類收息國企外,其餘的持貨核心邏輯其實大同小異:低估值,管理層大方派息或回購(派息比率不比中特估差),業務上有持續性(這點其實最難判斷,也是選股能力上最重要一項),有一些還有潛在增長力。

-------------------------------------------------------------------------

本年度到目前為止港股倉回報約 +28%。

持股如下(由重倉成員至小成員,按重量排名):

中國飛鶴
康臣葯業
聯邦制藥
濱江服務
康哲藥業
快手
中煤
中海油
攜程
泉峰控股
IGG
海信家電
中國有色礦業
港交所
石藥集團


按板塊計:

化石能源/資源類 (約13%):中海油,中煤,中國有色礦業
醫藥 (約32%):康哲藥業,聯邦制藥,康臣葯業,石藥
科技/消費 (約35%):攜程,快手,IGG,中國飛鶴
地產相關 (約9%):濱江服務
其他 (約11%):港交所,海信家電,泉峰控股

------------------------------------------------------------------

Thursday, October 3, 2024

在國內旅遊

本年7月,一家人去了香港與內地遊玩一趟,歷時接近一個月。疫情後坐飛機的頻率大幅減少,過去都是只待在香港三天,這次回港是近四年第三次,能夠待在香港接近兩個星期,實在很難得。

本文只談在內地的見聞與所思所想。

近五年第一次再度踏足國內,事實上每次在國內都覺得很有新鮮感。在內地的家電地舖走一趟,自覺跟不上最新潮的東西。有很多小型家電都是從未見過,這類產品,至少一部分可在杜拜的華人超市找到。但我不是經常逛超市的人,所以很多電子產品真的從未見

市內平民住宅的物業管理方面,素質比不上香港,但很多配套比從前進步很多。不見數年,刮目相看。對於跟手機有關的經濟運更不用多說,我相信不少港人都已知道這些東西,不是什麼新鮮事。

內地基建方面快速發展已不是近年才發生的事。最令人意外的還是鄉鎮地方的發展。現場所見,不少鄉鎮都已舖好路,自駕車可行走自如。鄉郊地方的衛生情況比我想像中好得多。地方政府還是會持續發展有關地方,城鎮化依然持續,不少年輕鄉民更情願搬到城市居住。

如看媒體的話,說法是東南亞如越南會取代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低端勞動密集的工序或可取代,但現代工業繁複的供應鏈需要完善的物流系統,這方面跟內地比較,東南亞各國相差太遠,更不用說印度。

我曾到訪所有東南亞一線城市,河內或胡志明這類大城市,基建或城市建設不但遠遠比不上一二線國內城市,現在親眼看到四五線地方的發展,我相信河內未必比得上四五線城市,各方面的質量差距很大。

內地對於營商人而言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但對於消費者是天堂,性價比之高,世上沒其他國家能比得上,出口至杜拜的國內產品比國內一模一樣的產品售價高出約70-80%,但在杜拜人眼中性價比已完勝其他國家的產品,所以看到內地同一類產品的價格,我已不知可用什麼文字去形容。

除了產品類東西,服務類產業也很不錯,在杜拜,同類型消費的價格需要至少三倍。

回到飲食,先談我的至愛:酒類產品。近年我已很少飲用啤酒,酒精濃度太低,不合我的口味,而事實上我也不大喜愛heavy的啤酒如黑啤,或港產的生力。內地的啤酒通常都不heavy,對我而言更合適,哈爾濱啤酒不錯,但烏蘇啤酒更好,首次得悉這個牌子,原來在國內是大品牌之一。

烈酒才是本人的重點,不同品牌的國產白酒都想嚐試,川酒非同凡嚮,四川是物資豐富的好地方,高質水源與合適釀酒的四季氣候造就著名數百年的白酒品牌。

川酒從前只嚐過瀘洲老窖,這兩個星期已品嚐過江小白,陀牌,豐谷,寶蓮,郎酒,臨行前當然順道買了數瓶白酒回來杜拜,現在在杜拜買酒已比十年前容易很多,但國產白酒依然不多,市場上只見最有名的茅台與五糧液,其餘小牌子我從未見過。

食方面更不用說,天天都有新鮮感,羊肉湯,韓式火鍋,街上連鎖式奶茶店,網紅精品店等。。

最有印象的有數個:瑞幸咖啡出產的新產品是跟貴州茅台合作的,咖啡內加入一點點茅台酒,更有口感,經過這次經歷,我有空也想試驗一下不同的東西,如在咖啡混入白酒或威士忌等等。

另外,首嚐國產漢堡店塔斯汀,豆腐漢堡,填鴨漢堡等等中式西餐都是我首嚐的。另外,對高端糕點店Addlove愛達樂的感覺也不錯,產品售價不平宜,一個特色麵包至少十元人仔,雖則售價高,但依然有大量年輕人排隊購買。

說完有關衣食住的經歷,還想多談身在國內的感受。似終我的大部分流動資金都放在港股倉,而港股倉全是國內企業,身在內地可得知更多在地的人與事。

宏觀與微觀的差距很大。這次內地遊給我的感覺是經濟調整影響最大的是一二線城市的居民,對於四線或以下的城市,即俗稱下沉市場,生活還是照樣,經濟環境的影響其實不算大。

從最近半年或一年的各企業業績期便可大約看出概況。營運一二線城市高端商場的企業如恆隆,影響極大;大多數高端國際品牌銷售都受到嚴重影響,如名錶,名手袋等等。

在這內需不佳的大環境下,專注於拓展下沉市場的內地企業純利持續增長。 

這符合我這次內地遊的觀點:下線小城市在這經濟大環境下更見韌性。如運動鞋中的361度,近年完全專注下沉市場的拓展,不用跟Nike/Addidas,或安踏/李寧等的直接競爭,價格約100-200元人仔的球鞋,完全蹍壓一大堆雜牌/無牌的同類產品,公司的增長源自下沉市場對於低雜牌的完全取代,毛利與經營現金流比不上中高端的品牌,但勝在前路依然有增長空間,大品牌對這個增長空間也不感興趣。

飲食類企業在下沉市場積極拓展而且做得出色的還有辣條龍頭衛龍,與零飲食類的統一。衛龍在所有大小超市或專賣零食的店舖隨處可見,近年逆市漲價後,一袋辣條4至5元人仔,其實絕對不平宜,但由於其成癮性,不少年輕人與上班族依然持續購買。

百勝中國總裁在去年年報曾表示,肯德基未來開店的選擇會向下沉市場拓展,這塊市場的潛力依然很大。這企業的經營模式是職業經理人模式,過去數年開張的新店大多可在兩年內回本,公司營運能力很強。下沉市場的人民生活更本土化,中年或老年人對西式快餐應興趣不大,姑且看看這公司未來表現如何?近半年的業績算是很正面,經濟不佳下依然錄得增長。

在下線城市積極發展的科網股有快手,在國內,同類型企業第一名一定是抖音,網紅,或一二線城市生活的人民全都用抖音,但下線城市人民生活本土化,人與人在社區關係更緊密,快手卻是更普遍的短視頻類社交平台。

純做內地本地市場業務的企業過得不容易,沒通脹的大環境,加上企業間互相撕殺競爭,下沉市場的持續發展應已算是一個不錯的亮點了。一些著名地道火鍋店等等,生意依然很好。

在四線或以下的城市待數天,真的覺得跟深圳上海等完全不一樣。在小城市中,人們利用現金消費依然是很普遍,當然微信或支付寶已很普遍,但起碼各店舖依然有足夠現金應對日常找換,起碼不會出現深圳店舖難以用現金消費的狀況。

另外,下線城市的線下消費依然很普遍,大家生活壓力小,工作時間比較短,慢節奏生活下,多餘的時間便跟親朋聚餐,跟大城市中的人民日常生活消費全在線上網購或外賣完全不同。由於生活上比較傳統,街道上充滿不少古老式的煙酒舖,即全店純賣煙酒,我對這裡傳統店舖很感興趣。

另一點讓我覺得很意外的,是在街上或商店內,看到不少年輕夫妻帶著剛出生或兩三歲的孩子遊玩,我還以為只有杜拜會看到這個情景。在香港的話,看到小孩或嬰兒的機會不多,但國內下線城市中,不少人早婚,很年輕便有一兩個小孩是很正常的事情。

近年數據顯示,中國生育率持續下跌,近年已比歐美更低。但真實的待在五線城市的話,四周都可看到新生兒,下沉市場生育率應比國內平均數高很多。我估計一線城市的生育率可能跟香港相約,但五線城市這類地方的生育率或許跟阿聯酋差不多。

藍領工種的話,我得悉的情況是一些傳統需要出賣勞力的工作中(如運作重型機械,或工廠中不同工作),已很難找到年輕人入行。這類工作的工資不比白領低,什至比白領更高。粗略計算一下,藍領類工作在不同大小城市的工資差距可能不會太大,但現在四五線城市的樓宇供應過剩的情況嚴重,對於藍領而言,不論是樓價與租金都很低,扣除生活後還可剩下不少錢,生活壓力不大。我相信年輕人高失業率的真實狀況是:大量有學歷的年輕人找不到理想工作(高薪待在辦公室的白領,或金融類/科技企業的工種,這一類工作機會在近數年的影響最大),他們大多身在一二線城市,寧願不工作,或做外賣,也不情願做藍領的工作。

單從旅遊價值去看,不少景點或大環境都值得觀光,四川成都與附近一帶大小城市都很有意思,這一帶是物資豐富的好地方。但對我自己而言,最有印象的還是當地人的生活,文化或價值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