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7, 2017

匯豐的醜陋往事

Michael Lewis是一位擅長寫有關美國華爾街的作家多年前出版的Liar's Poker更是必讀的好書之一小弟最近看畢其著作The Big Short此書的數位主角透過沽空在2008年的金融風暴穫取厚豐書中記述的人與事十分精彩去年此書的電影版放映但我還未看此部電影了

剛巧書中數度提及港人熟悉的匯豐再加上當年小弟剛踏入股市不久所以有關當年匯豐的一些往事依然有一些印象

  
1870年成立的Household Finance Corporation (HFC)歷史悠久是一間專為消費者提供貸款的公司2002年科網股爆破後美股處於連續三年的熊市階段由於業務不景氣不少中小型貸款公司接連破產唯獨HFC一枝獨秀借款愈來愈多生意愈做愈大

當時為某對沖基金打工的分析員Steve Eisman負責對這間公司進行分析在檢查公司的文件中,他發現了公司不少新增的貸款都是來自二按(即是在物業上按上按)而業主簽署的借貸條款中帶有很多誤導性的字眼和條文一個表面上註明為利率7.5%的貸款實際上卻高達12.5%不少業主受騙後都先後告上法庭最後只是罰款了事HFC不用負上任何刑責事實上地方檢控官曾對HFC深入調查美國政府卻介入事件禁止公開調查有關HFC的黑材料

除了罰款外HFC生意如常公司的CEO Bill Aldinger不但不用負刑責他更是HFC愈來愈強的最大功臣2003年HFC持有大量誤導公眾的次按貸款業務以約155億美元的高價賣給匯豐HSBC令匯豐擁有美國第二大的次按業務

Steven Eisman當時的反應是:
"That wasn't just another company. This was the biggest company by far making subprime loans. And it was engaged in just blatant fraud. They should have taken the CEO out and hung him by his fucking testicles. Instead they sold the company... That one didn't end the way it should have!"

有趣的是銀行界知名網站thebanker.com對此項交易高度讚揚評論道: 這是21世紀首十年最具代表性的交易之一 ("It was the deal of the first decade in the 21st century.")  

現在回看此交易的確極具代表性因為它反映了匯豐管理層的醜陋一面

到了2007年上半年由於美聯儲已連續十多次上調息率不少業主開始資不抵債美國次按危機慢慢浮上水面 匯豐宣佈為美國次按業務增加準備金至100億美元令市場大為震驚在香港的一個公開場合中匯豐的主席葛霖(Stephen Green)宣稱次按問題已經完全受控同場的還有Steve Eisman葛霖演說完後Steve Eisman馬上舉手道: 你實際上不相信的對嗎? 因為你的帳目已一團糟 ("You don't actually believe that, do you? Because your whole book is fucked.")

跟著發生了什麼事呢? 相信不少市民依然記得美國次按問題全球性爆破商品金等全部大跌2008年恆指跌幅接近一半 雷曼破產AIGMorgan Stanley等等先後得到政府注資 同時間匯豐對外堅稱公司有足夠財力應對難關

2009年在沒有先兆的情況下匯豐再次令市場意外宣佈大供股計劃數額超過1000億港元其實有份參與次按遊戲的大型銀行在此危機中泥足深陷人人可以理解的問題是匯豐在整件事中的處理手法毫不道德業績大大下滑沒有事先發出利潤警告管理層在公佈業績後沒有道歉更突然反口向股東供股集資

其次當年的供股計劃是12股供5股。 頭腦精明的投資者當然可以看出當中的詭異為何管理層不選擇稍微調整供股價令供股變成12供6 (即2供1)? 12供5變相令無數小股民手持零粹的股票買賣不便這技巧當然是有利於大股東的措施。 它不是什麼新手法名叫質數供股多次出現在老千股或小型股中

匯豐身為大藍籌大難臨頭時公然使用這些小技倆對付小股東自然令當年的我大跌眼鏡

有趣的是當時不少散戶對此公司無限支持更聲言大家團結合力為匯豐護盤力保公司的股價
 
大藍籌比較穩健? 真是如此? 天下烏鴉一樣黑身為市場上一位小投資者對公司毫無管理權大難臨頭時當然不奢望大股東們會先照顧街外的投資者為何對一間跟自己沒有關係的公司有情意結?

現在是2017年次按危機已是十年前的事香港也回歸了接近二十年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 匯控? 依然是不少資深投資者(或自稱價值投資者)的情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