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27, 2023

值得謹慎樂觀的板塊

以下引自這則新聞 :

阿布扎比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Monica Malik表示:中國的重新開放和經濟發展將在各個方面對海灣國家今年的前景至關重要。

她表示,能源和航空業將最先看到中國再次開放帶來的好處,因為航空公司購買燃料,而中國遊客消費支出巨大。

首先,這將成為 2023 年大宗商品價格和能源需求的核心。中國能源需求的增加是我們對原油 2023 年每桶 95.0 美元預測的核心,如果實現,這對海灣國家來說是一個非常舒適的水平。

中國對關鍵的非石油行業也很重要,部分抵消了全球 GDP 增長放緩的預期。隨著中國遊客的增加,直接進入海灣國家的旅遊業應該會得到進一步推動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估計每年約有 200 萬中國遊客訪問海灣地區,其中杜拜和阿布扎比佔據大部分。

中國重新開放受到該地區酒店業的歡迎。迪拜科技園假日酒店總經理 Sayed Tayoun 表示:經過將近三年的封鎖,我們預計隨著一些與 Covid 相關的限制被取消,預訂量將逐漸增加

他補充說,一開始需要耐心,因為數字不會立即回升到Covid-19大流行前的水平。如果與 Covid-19 相關的封鎖沒有進一步中斷並且航空公司增加運力,我相信到 2024 年我們應該會達到 2019 年的中國遊客水平,Tayoun 說。

Leva Hotel 總經理 Thomas Kurian 表示:大約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我們才能開始看到中國遊客以值得談論的數字回歸。這就是與我交談過的代理人所說的,中國遊客的回歸將是最受歡迎的,因為你會發現來自歐洲等地的旅客人數在下降。

位於阿布達比的Etihad Airline,與位於杜拜的Emirates Airline,都慢慢增加往返中國各大城市的飛機數字。每周有四個航班飛往廣州的Emirates Airline阿聯酋航空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歡迎中國政府放寬與 Covid-19 相關的旅行限制的決定。阿聯酋航空致力於滿足進出中國的旅行需求,並期待旅遊業迅速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

評論:

(1) 波斯灣地區的產油國,算是後疫情年代的受惠方。能源價格高企令政府收入大增,有力推出一系列促進經濟發長的政策。近一年,沙特與阿聯酋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俄烏戰爭爆發,阿聯酋杜拜間接受益,不少中高端的俄羅斯與烏克蘭人都移居杜拜,大量外資流入樓市,杜拜樓市是去年極少數樓價持續上升的地區,熱錢太多。

由於拓展歐美市場愈來愈難,現在聽聞不少國內民企把目光放在一些有待深入發掘的市場如中東與非洲,我已基本上可預計不少民企都會進駐杜拜,以此為基地,看來熱錢流入的勢頭只會加速。這個趨勢持續的話,租金與樓價可能一直上漲,不利本地經濟持續發展。

(2) 去年第四季油價一直停留在全年的底位,全年升幅只有一成左右。去年底最常看到的評論是今年全球經濟衰退,油價會持續走低。豈料中國重新開放的步伐遠超市場預期,近兩周這一些分析員的論調已完全改變,近兩周的論調變成中國重新開放會提高對原油的需求,油價將會全年保持高企。

對我自己而言,分析員的評論只是網上海量垃圾資訊的一小部分,看看姑且無妨。看得長遠一點,早在的2020港股倉年結我已表明對油價維持高企的中線看法,原因不用再說,當時所說的基本因素,現在依然存在不變,不得不提的是,當時沒人能預計俄烏戰爭,也沒人能預料中國的疫情防控政策走向。

(3) 能源價格持續保持高位的狀況下,中東地區位於全球各大勢力地緣角力的必爭之地,這個板塊在全球戰略重要性明顯提高。

(4) 由2020年第三季與第四季間,個人港股倉已慢慢買進能源股相關的倉位。我的注碼已表明我的立場,根本不需過多的文字解釋。去年最高峰時,能源相關板塊的持股曾高達接近四成,這是港股倉去年力保不失的主要原因。本年初,化石能源相關的倉位下降至兩成多,依然是重份量的板塊。

(5) 美元指數已從最高位回落,可能意味美元踏入新一輪弱勢周期,同期的歐元與人仔,或歐洲股市與中港股市,表現很不錯。美元弱勢周期一向有利新興市場的股市,這次應不是例外,本年起計的未來兩三年,可能會出現一輪新興市場股市的表現明顯優於美股的情況。這情況過去十多年未見,但其實在2000-2008這段期間曾出現過。

(6) 美元弱勢加上中國重新開放,這個組合利好大宗商品的價格。看淡一方的論調源自全球經濟衰退的預期,但同時間,中國快速開放是對周邊一些經濟體,或近年一直加強經貿連繫的中東與非洲新興市場的一個重大利好因素。一邊的國家出現潛在經濟衰退,從而利淡商品,另一邊則是相互加強經貿連繫的發展中國家對商品形成利好。一好一淡的情況下,或許本輪經濟衰退預期不如想像般嚴重,起碼對於資源出口國而言,情況不壞。另一個重點是對於不少貴金屬或基本金屬而言,中國的需求佔全球接近一半,中國重新開放這利好因素十分重要。

Thursday, January 12, 2023

淺讀梅花譜

近日來,閒時有空,便在網上隨意看一下梅花譜。

梅花譜是中國象棋的古代名著之一。年代不同,喜好這類棋類遊戲的中學生應愈來愈少。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不論是少年人或成人,把精神放在即時資訊與社交媒體的時間愈來愈多,象棋還是一個很傳統的遊戲,比較依賴長期的專注度與腦力活動,而且是一對一的遊戲,少有多人間的互動,已變成不是主流的遊戲。

近代流行的是多人一起參與的集體遊戲,如狼人殺,或其他益智遊戲等等。以一款遊戲而言,多人參與的互動性與變數更多,在現代社會更受歡迎是一個很自然的趨勢。我相信象棋不至於完全消失,但愈來愈少人喜好這種遊戲也是一個大趨勢。

數年前在越南河內遊玩,早上隨意閒逛時,還是可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坐在路邊小公園內的長椅子,一邊喝啤酒,一邊下棋。我相信在香港的話,這種二人對陣,多人圍觀的場境,應已不多見了吧?

世上三大棋類遊戲有中國象棋,國際象棋與圍棋。我對後兩者基本上完全沒有涉獵。唯一比較有興趣的只有前者。

以益智遊戲而言,其實橋牌更為有趣,橋牌是二對二的遊戲,當中涉及與拍檔的默契與合作,也需要注意對手的策略。而正規的橋牌比賽,最為有趣的是四對四的比賽,即一個拍檔有二人為一組。兩組人組成一隊,把這兩組人稱為A, B的話,對陣另外兩組人組成的對手,可稱為C, D。比賽時,A對C,B對D,兩個比賽同時進行。一個回合打數圈牌局,打完後,A對C已打過的牌局,由B對D再打。A組拿的牌,下一回由D組拿起如此類推。這樣的話,經過兩個回合,便完全排除了其中一方經常拿到好牌的機率問題,運氣因素完全排除在外的情況下,講求的純粹是兩個拍檔的實力了。

突然離題說了一堆有關橋牌比賽的事宜,主要是在記憶中的多年前比賽片段,突然浮現在眼前。找齊四個實力相若的牌手,經過一些練習磨合,成為一個隊伍去參加比賽,十分有趣已且經驗難得。到了開始工作的成人階段,自然不容易再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同時間一起參與。

閒時上網找一些素未謀面的人玩橋牌,其實玩得不太有趣味,似終大家毫無默契可言,加上二人水準有差距的話,很難組織成一個好拍檔,整個遊戲會變得索然無味。

我已多年沒玩橋牌。這個遊戲需要玩家對機會率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聽聞股神巴老很喜歡這遊戲,更曾在花甲之年參與全國性的比賽。

象棋是一對一的玩意,現在在網上當然遠不是主流遊戲,但有時還是可以遇到水準相若的對手。無論是什麼益智遊戲,我個人認為若對手實力比我高出很多,或低很多,整個遊戲都沒什麼意思。

其實我也不是經常性下棋,只是近來突然心血來潮,突然想下棋活動一下腦筋,這總比花大量時間在無謂的網上資訊更好。

不想下棋的話,可隨意在網上找棋譜觀摩一下,還是挺有意思的。現在網上不難找到各式各樣的棋譜。在youtube有高手講解一些職業棋手比賽的棋譜。正如前文所言,水準比我高出什多的棋手二人間的對陣,即使重溫他們比賽的棋譜,其實完全學不到什麼東西。他們的水準高出什多,下棋的思路與當中策略的變化,即使再看十數次也不可能掌握當中的一成,所以這種職業棋手的棋譜,其實沒什麼可學。

最近所看的,是名叫梅花譜的古代名著。當中詳列某一些策略的要點與思路。梅花譜是清代著作。象棋經過多年演變,水平最高的玩家已職業化,跟清朝時的閒人棋手比較,現今水平應已大有進步。梅花譜講解的棋局,對於職業高手而言,可能只是基本的思路與殺招,但對我而言,還是很有趣的。

電腦科技發展至此,在圍棋中,水準最高的人類已不能擊敗一個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人工智能。中國象棋遠不如圍棋奧妙,人工智能現在應已可輕鬆擊敗所有地球人。但這不代表下棋變成一個毫無意義的玩意。以消遣活動而言,我個人還是喜歡這類遊戲。當然,踏入忙碌的日子時,便會突然停止下棋一大段時間了。

Monday, January 2, 2023

2022年港股回報

 2022年的港股倉回報: +2.9%

寫Blog八港股倉回報如下:

2015: +11%
2016: +22.9%
2017: +16%
2018: -1.9%
2019: +66.3%

2020: +38.0%
2021: -6.4%
2022: +2.9%

---------------------------------------------------------------------------

2022年是過去數十年最艱難的一個投資年度,股債雙殺,利率大幅提高的情況下,連帶定息產品,地產投資,或不少類似定息產品的收息股都出現巨額跌幅。我只能感恩港股倉幸運地力保不失。

恆指已連續三年下跌,近五年第四次出現下跌,算是一個長期熊市。恆指曾在2000-2002期間出現連續三年的跌幅,跟著大市出現連升五年的牛市,而且五年間,其中四年都出現可觀升幅。歷史當然不一定重現,若單從政經基本面看,期望未來數年大市會出現十分可觀的牛市,只是過於樂觀的一廂情願。

不過,長期滿倉的人總會稍為謹慎樂觀。內地與澳港等疫情大幅放寬後,自然會出現一波感染與死亡數字的高峰,根據其他國家的經驗,需時兩三個月疫情會慢慢受控。新一年或會出現經濟緩慢復甦,股市向好的局面。

嘗試精準預測經濟何時好轉,或Fed利率的高峰點,或利率何時下跌,或通脹預期,毫無意義。投資還是需要掌握大概率事情。

眼下看到的,加上個人認知,第一個大概率事件是西方國家 (主要是歐洲,其次是美國等) 未來數年的通脹率不會下來,即使下跌也沒可能回到2010-2020這段期間的極低通脹率。當中含有很多因素,如局部去全球化,中美科技戰,貿易保護主義,環保主義等,在這裡不詳述。在通脹的情況下,西方國家央行絕不會把利率下降至2010-2020期間的平均水平。這可算是一個很大的paradigm shift,在銀行存款利率顯著提高的情況下,投資者沒必要冒險追逐回報。對進入股市的游資量,與股市不同板塊的估值,都會在未來數年產生影響。加上近年美股的強勢大多由科技股帶動,現在資金成本大增,不少創投與集資活動已完全消失,對於依賴低成本資金推廣業務的科技類企業,現在的情況在過去十數年前所未見。

中國的狀況跟西方國家出現明顯不同的軌道,國內現在慢慢開放,對動態清零絕口不提,只專注於民生經濟,姑且看看未來數年國策如何推動不同板塊的經濟發展。

港股市場受盡中西兩方的影響,資金以外資為主,但內地資金的影響力持續上升是一個長期趨勢,港股或會A股化,波動變大,但波動大總比沒有資金進場好。

內地的利率持續下降,對內地資金而言,持有穩派息的國企類股票應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在港股現況去看,派息超過5%的股票比比皆是,從港股倉配置去看,部分倉位持有這類股票有其必要性。

在穩派息的股票中,我個人的首選是能源板塊。油價近兩季表現不佳,市場炒作衰退預期,但不要忘了中國現在身在快速放寬的階段,人民出外旅行與日常經濟活動等,都會帶來能源需求,從全球整體去看,我個人是看不出化石能源需求會出現下降,當然油價大升也是不大可能,如中海油的估值與其派息比率,依然是收息良好選擇。

第二個大概率事件是國內人口老化,出生率低的局面持續,這是個難以避免的趨勢。全球所有國家中,只有非洲與南亞或伊斯蘭世界,才會出現一個高生育率。在我認識的人中,即使是阿拉伯年輕人,生育率已明顯走低,上一代可能還有五個子女,但新一代夫妻中,不少人只有兩個孩子。印度情況也是類似,收入在中產階級的家庭,不少人只有一個或兩個孩子。

從投資去看,在人口老化持續的狀況下,加上過去四十年中國快速發展帶來的財富增加效應,都集中在上一代人身上這些人已達或接近退休年齡,對醫療質素,生活環境,與周邊服務性行業都會出現巨額需求。以醫藥而言,慢性病如糖尿病,或老人病等相關的醫療或醫藥需求是一個將會持續上升數十年的大趨勢。

同時間,醫藥這類民生行業,周不時出現國策如集採降價的負面影響。但單從過去十數年的板塊估值看,醫藥股身在歷史低位。如個人持有的康哲藥業,個位數的PE,十年後回看,應會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估值水平。

醫藥股邏輯比較簡單,身在需求總量持續上升的長周期,加上現階段出現歷史罕見的低估值,只要選擇持有的公司管治良好(對小股民而言,公司是否優良不容易証實,這便要看個人的分析力與觀察力),業續長年穩健增長,應是很不錯的選擇。在港股而言,醫藥與醫療服務板塊相關提供的機會相當多。

除了持有的康哲與小注博大贏的華領醫藥,本季度增加聯邦制藥這位成員,過去數年公司債務持續減少,手持現金出現可觀增加,持續增加的經營現金流,穩健增長的派息,加上現時的超低估值,另外,公司業務不能不說相當穩健。

第三個大概率事件是中國製造出口會持續發展。數周前看過一項貿易數據,中國對發展中國家 (東南亞/南亞/中亞/中東/非洲/南美等) 的出口總額上升速度加快,過去一年這出口數字已追上出口歐美發達國家的出口總額。整個趨勢發展不難預測,最落後的國家人均約2000美元以下,從這階段增長至人均3000美元的階段,需要的是中低端民用產品; 身在人均5000美元的國家,若提升至人均7000美元,需要中端消費品,再加上數碼經濟拓展不同產業。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中,佔全球人口超過八成,當中的產品出口根本不需最高端芯片,與發展中國家的經貿發展,絲毫不受美國技術封鎖的影響。這些產品毛利低但營業額大,只要當地中產人口慢慢提升,經濟增長率持續高於全球平均數,貿易可持續發展。假以時日,與發展中國家貿易的總額,會明顯超越跟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貿易總額。

另一邊廂,對歐美發達國家的出口,大多是毛利較高的消費品,但當地經濟衰退下,貿易發展比較困難。不過,新賽道似乎慢慢成形,當中有新能源車,相關儲能電池,或其他如光伏相關的產品等,國內對相關產業擁有完整供應鏈。再加上今年出現的俄烏戰爭,嚴重影響缺乏低價能源的歐洲工業,在歐洲工業外移的狀況下,倒要看看國內的工業家能否把握這個大好機會,製造產品的附加值升級,替代歐洲工業的空缺。這方面還是要對國內工業家保持信心,這類資本家都是在極度競爭的環境中長大,競爭力不用懷疑。

過去三年受盡疫情洗禮,稍弱的企業不擴充投資,艱難的情況也杜絕不少新企業進場與現有行家互撼的可能性。基本上餘下的企業可擴充市佔率。近一年物流鏈已慢慢理順,船運成本都出現下調,這宏觀因素助長貿易與出口,即使在外圍經濟不景下,某一些強需求的產品出口依然會出現可觀增長。

根據以上看法,港股倉資金配置上,部分資金放在穩收息國企股,部分放在工業製造與出口相關,部分放在醫藥或服務類消費相關。這是個主軸,個別選股需要小心選擇: 板塊估值身在歷史底位可加分; 公司業續出現持續性增長可加分; 公司產品毛利率穩建可加分; 公司做出持續性高於15%的ROE/ROIC可加分; 市場不看好,媒體不停發放相關板塊負面因素,可加加加分。

另外,一些個別板塊也可注意。現在這情況下,光伏上游與中游產品價格出現下調,對於下游發電商是大利好,電力股或有機會重現2021年的強勢。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板塊是內險,但對於這板塊,依然在摸索與學習中,不敢說有什麼心得。

近數年全球政經格局出現不穩定狀態,連帶股市受盡宏觀因素影響,投資者還需要多注意大格局的趨勢與發展,對投資者各方面的要求提高。如過往一樣,不作大市預測,謹守既有操作策略,定期做股市回報記錄;如同生活態度一樣,結果當然重要,但保持平常心,不強求,認真應對投資這門副業,比起結果,更著重過程的積累。這積累不單單是指投資回報,也含有學習過程的累積,經驗的累積,感悟的累積,人生成長的積累。

------------------------------------------------------------

持股如下(按重量排名):

中海油
康哲藥業
天能動力
華潤電力
濱江服務
綠城管理控股
百富環球
中信資源
聯邦制藥
中國船舶租賃
天工國際
其他 (倉位3%以下的小成員: 華領醫藥B蒙古焦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