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國家領袖積極討論應對氣候問題。中法德領袖先舉行線上會議,然後美國邀請數十國領導人舉行線上會議,探討炭排放的目標等等。
在中國國內,這個主題名叫「炭中和」。目標是在2030年內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2060年前到達炭中和的目標。在這個多極世界內,什少可以找到一個各國都希望積極合作的議題,現在大家為全球氣候問題一起合作,實是美事。身為投資者或關心世界大事的人,都不可能莫視這項全球性議題。
中國本身缺乏化石資源,但煤礦資源卻不少。在發電行業,或生產不同材料如鋼材,水泥等行業,國內企業大多依靠動力煤或焦煤。在燃燒的過程中,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極大,十分污染環境。不少人預期: 在炭中和的主題下,長期而言國內不同產業會慢慢減少煤的應用。而核能,或再生能源如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都是未來國策上必然支持的行業,煤炭行業的沒落是不少人的預期之中。
其實,整個新舊資源替代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以今年為例,國內一些專家預料煤炭的需求依然增長。目前國內經濟趨勢向好,發電廠耗煤量明顯高於往年同期。近期,市場上不少電力股的用電量已出現大增。各地加速推行各類建築與基建項目,煤炭的需求是在逆勢增長中。
預計未來數年,煤炭的需求似終難以下跌。由低基數出發,光伏或風電行業正在經歷高速增長,這是事實。同時間,太陽能與風電都同時受制於氣候,地勢,季節等大環境限制,大規模擴展必然需要儲能設備的配合,但現階段儲能裝備的發展遠未踏入成熟期。未來數年或十年間,煤炭的剛性需求不會改變。
另外,國策從上而下傳達,各地方或省市出於環保政策要求,對煤炭企業提出額外審查或安全要求,嚴重限制煤的產量。今年來,煤的價格持續上升,可同時從需求增長與供應限制兩方面去看待這個現象。現在整個煤炭產業存在供需矛盾。
預計將來,因應整個減排格局,煤礦的新增產量依然會嚴重受限,二三線極污染環境的劣質煤礦可能會停產,擁有資金與資源有效運用煤礦的企業肯定受惠。看過一些新聞報導,一些優質煤礦給當局評為一級綠色煤礦。此類型資產在供應受限的情況下,未來數年的毛利肯定得到保障。在炭中和主題下,國策反而為一線煤企提供護城河。
在傳統行業中,以個人投資經驗而言,供給受限對行業多是一個正面消息。反而,身為區區散戶在需求端作預測,難度實更高。總體而言,個人喜歡留意供給端受限的行業,而不是在需求端作出主觀憧憬或無限想像。當然,市場需要故事與話題,在需求端製造話題,容易很多。某程度上,前者可算是逆向投資,後者則是趨勢投資。雖然我完全不反對順勢投資,但本身個人投資邏輯可能似終是傾向逆向投資的哲學。
煤企當然不是什麼受歡迎行業。除了污染環境外,礦產不時出現安全意外事故,而且煤企利潤經常受政府規管。但煤炭是否沒落行業,見仁見智。
在現況下,發電廠有苦自知。煤價大升,即是發電成本大增。除了發電廠外,煤價大升對很多中游產業影響不小,如鋼材或水泥,煤的成本是一個佔比不少的開支。或許有關企業需要利用長期協議或利用金融工具等等,對沖煤價過高的風險。
在這個大格局下,個人看好一線煤股如神華。若注重公司的穩建派息能力,神華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二三線煤股中,細心留意的話,還是有一些以小博大的不俗目標。近期看好的目標有:
-------------------------------------------------------------------
(1) 蒙古焦煤: 身在蒙古的礦業公司。(不要把它跟老千股蒙古能源混為一談,公司其中一個大股東是一個香港人熟悉的東南亞大財團。)國內焦煤產能長期不足,過往超過一半的進口量來自澳洲。但去年中澳關係轉差,澳煤進口出現阻礙。而今年數據顯示,澳洲焦煤輸入已下降至零。中國今年增加從美加或蒙古等地的焦煤進口。蒙古進口的焦煤已佔總進口量的一半,大有取代澳洲的情況。
受疫情影響,從蒙古通關進口的焦煤時有阻滯。好消息是一條正在建設的中蒙鐵路可在今年或明年完工。 蒙古焦煤經此鐵路進口內地,運輸成本比貨車運輸成本低很多。年報上,公司已說過有關的數據資料。疫情似終有受控一天,只要產銷經鐵路低成本運輸通關,加上現在國內轉向蒙古焦煤替代澳洲進口的勢頭,此小盤股是以小博大的選項之一。
(2) 力量能源: 大股東是富力地產家族。此公司經營大飯鋪煤礦,地點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大飯鋪煤礦是全國綠色礦山名錄,公司還有一些諸如運輸等等跟煤炭相關的業務。此公司應是我看過的煤企中,經營毛利率最高的公司,高達三成以上,比龍頭神華更佳。
市值44億港元,過去三年自由現金流年均8-10億人仔,手上現金9億人仔,淨資產27億人仔。PE 5倍以下。資產營運效率極佳,ROE,ROCE都是三成或以上。過去數年派息比率超過四成。營收出現連年增長,從公司近年稅項支出去看,不似造假。
身為外行人,不太明白為何這樣一間小煤企可出現如此優秀的營運數據。曾查看一些資料,可能是因為公司跟神華合營一個有配套鐵路支線的煤炭裝配與運輸站,而大飯鋪煤礦正正位於鐵路站附近。可能出於這原因,公司的運輸成本比起其他全國性佈局的煤企更低。公司在副業中也會透過此運輸系統轉售其他煤企的礦產,這也可能是公司增加資產運用率與營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