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26, 2022

從汽車製造業說起

數星期前在business insider看到以下兩圖的比較: 

1900年,紐約市5th Avenue的照片: 

1913年, 紐約市5th Avenue的照片:

在1900年左右,不少歐美的資本家與科學家合作,身在努力研發汽車內燃機的階段。翻查當時的歷史,便發現資本家的其中一個選項,便是利用電池驅動汽車,即是近年興起的電動車。同時間,資本家與科學家還有其餘數個能量轉換驅動汽車的方案。到最後,由於效率因素與成本因素,市場大規模接受的只餘下內燃機。這便是整個汽車工業的底層技術的源起。 

有關汽車工業的發展歷史,可看Engines That Move Markets: Technology Investing from Railroads to the Internet and Beyond 這本書。此書除了談到汽車工業,還談到其他行業的發展史,非常值得一看。 

從1900年到1913年,只有短短13年時間。從上圖可見,身在1900年,在紐約市中心的街道上,人與馬車混在一起。到了1913年,馬車已幾乎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便是當時已開始量產的汽車。 

一個新技術的源起,主要來自學界的理論基礎。商業應用前,科學家需要一段試驗與實驗的漫長時間,當中最需要的資金 (如實驗所需的硬件成本,與科研人員的工資),一般都是來自政府資金與政策推動,或私人企業的研發資金。 

一項新技術的應用慢慢得到市場接受後,資本積極湧入,產業量產規模化,成本下降,行業內新晉企業興起。慢慢地,企業間的競爭漸趨激烈,總體產能大增的同時,市場需求增長空間慢慢放緩。到了這階段,產品開始出現供過於求,產能過剩,成本控制能力,或其他營運質量欠佳的企業會給市場淘汰。到了這階段,生存下來的企業會增加市場佔有率,整個行業由數個企業壟斷,利潤率與市佔率更為穩健。到了這時期,整個行業可算是踏入了成熟期。 

近年資本積極湧入的電動車,遠未達到行業成熟的階段,將來的發展,如電池技術的路線選擇,或一眾巨企的激烈競爭等,依然難以預測。 

從行業技術取代的發展史去看,不少工種給新技術取代,新工作的興起,似是一個必經的過程。百多年前,內燃機發動的汽車取代馬車,社會生產力與效率大幅提升。同時間,跟馬車有關的工作,如天天拉著馬車行走的馬車司機,照顧馬匹日常起居飲食的馬伕,或透過買賣馬車與馬匹謀生的商人,都在短短十數年的時間完全給新興技術取代。歷史的發展,絕大多數的情況都是時勢造英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新技術促進世界發展,造就不少新企業與資本家的誕生,對整個社會的生產力與經濟增長有益,同時間淘汰舊有的行業與當中的人物,不得不感慨資本市場的殘酷。 

汽車製造業是工業之母。整個產業鏈帶動很多行業的發展。上游先帶動資源如不同類型金屬的需求,也帶動化石類資源的能源需求。製造產業的上游主要為相關的零組件製造商,同時間衍生出機械工具機這類產品的需求。中游為整車中心工廠,組裝,修理與技術工程師等。下游有大量汽車銷售代理的需求,相關的金融類需求如車貸和車險,還有就是消費者定期在修車廠維修保養汽車的需求。 

整體而言,整個汽車產業鏈帶動不同行業發展,造就大量工作崗位的出現。以德國的汽車產業為例,在相關產業工作的人口數以十萬計。 

到了這裡,不難發現電動車的興起,帶來不同性質的行業發展。現在已有大品牌電動車廠直接把產品賣給消費者,直接省卻中間人如經銷代理的崗位。電動車的主要成本來自電池。對於電動車的技術,我只是一名門外漢,但不難發現,以電池驅動的電動車,將來完全不需要大量維修工程師,而與內燃機相關的零件需求與工程師也給徹底取代。 

起碼目前為止,看不出電動車的興起造就大量工作崗位,相關的自動化與電腦化進程,卻取代了不少需要人的工作崗位。受益方集中在擁有鋰礦資源的上游生產商。電動車品牌與電池商依然身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現階段各企業難言必勝。

更長遠而言,自動化進程應會促進社會的生產力,但不得不否認,在將來的世界中,促進社會經濟增長主要源自機械與人工智能,對人力的需求愈來愈少。這個觀點與Howard Marks在去年底發出的一篇公開信所寫的,不謀而合。Howard Marks相信美國的經濟依然會穩步增長,但這個生產力增長不需要大量人力,即是大量人口可能活在一個物質過剩的世界,同時間成了社會中可有可無的人。 

這個新經濟增長進程與過去數次大規模工業革命的性質完全不同。過去數次的工業革命,新的工作機會大量出現。人們長久以來的生活,大多需要寄託於勞動或工作中,天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不少人的生活規律。工作帶來的成就感,社會存在感,與人際交往等,這一切心理需求都不能單以財富自由度量度。在即將出現的經濟結構變化中,會出現大量可有可無的人民,執政體如何分配利益於社會,如何滿足生活性質變化的大量平民,將會是所有發達國家的大考驗。至於Howard Marks的公開信,談及的話題不只這些,還有其他政治性議題,在網上不難找到他的文章,在此不詳述。

Friday, January 14, 2022

亞洲的長期增長潛力

去年11月,一個專注於另類投資的海灣資本 Gulf Capital 發布了一份白皮書,概述了亞洲經濟體未來的顯著增長潛力,及西亞與東亞之間的區域內貿易和投資流動的增長機會。 

白皮書的其中一名作者是Parag Khanna。2019年,他的著作 The Future is Asian 在國際間大賣。身為長居美國的印度裔學者,本身流有亞洲血統,由於工作關係,經常往來亞洲各地區,懂得各國的文化與歷史。看畢此書後,也令我對亞洲的潛力增加了認識。 

地理上而言,亞洲大可劃分為數個地域:

(1) 東亞 (中日韓等) ;

(2) 東南亞 (東盟十國);

(3) 南亞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

(4) 中亞 (前蘇聯分裂出來的國家);

(5) 西亞 (人類文明的起源地,多民族地區,國際上主要把此地區稱為「中東」,但地理而言,應是「西亞」。)

白皮書指出: 到2050年,整個亞洲的GDP預計將增長22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 60%。而中東地區的GDP總量會是現在的3倍,東南亞地區的GDP總量會是現在的3.7倍,印度的GDP總量會是現在的5倍。相形之下,歐洲區的GDP總量只是現在的1.5倍,而北美的GDP總量是現在的1.8倍。 

亞洲區的掘起帶來前所未有的增長與投資機會。強勁的宏觀經濟基本面,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和青年人口,不斷增長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快速採用的技術以及不斷增長的區域內貿易和投資流動只會加強亞洲經濟體的情況。

由於歐美地區將會出現極緩慢,什至接近零的經濟增長率,到了2050年,歐美地區的GDP總量將會下降至只佔全球的三成,什至更少。當然,這只是一個預測,不一定準確。但正常人稍有常識,或跟歐洲人有接觸或連繫,都不難發現歐洲就好比一個垂垂老矣的百年老人,更遑論增長空間。美國情況好一點,但社會內各種矛盾難解,經濟增長力也不可能比得上最具活力的亞洲區。 

從人類歷史去看,一百年只是很短的時間,但全球的政經局勢變化急速。20世紀中葉,「歐洲 +英語系國家 (美英加等)」的GDP總量佔全球70%左右。這個數字不其然會帶來一種論調與「因果論」: 「西方國家的民主體制是最好的」,或「因為他們的民主制度,他們才會引領世界」。  到了21世紀中葉,當這一些西方國家加起來的GDP總量只佔全球30%或更少,到時候,我們姑且看看社會各界對西方體制的論調會如何轉變。拭目以待。

白皮書指出: 亞洲的進出口已經佔全球貿易的三分之二。到2030年,其中產階級預計將達到30億,佔世界總數的60%。到2040年,預計亞洲中產階級將推動全球40%的消費。

東亞和西亞不斷深化的貿易和投資網絡表明,資本,企業和消費者將越來越多地穿越印度洋,加強新絲綢之路沿線的聯繫,將該地區縫合成一個整體。

書中更強調的是,未來數十年亞洲區內的合作與共同發展。這個投資基金更特別看重西亞與東亞的經貿連繫。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傳統歐美強國的社會慢慢出現一種反全球化思潮。(數十年前西方人民熱愛全球化,皆因各類產品性價比更高,而企業利用亞洲國家的平宜勞動力,令企業利潤更豐厚。到了近十年,不少西方國家人民找不到穩定工作,生活質量倒退,而新晉掘起的亞洲企業與資本,對西方傳統利益集團帶來巨大挑戰。從西方國家的人民與利益集團的立場去看,反全球化是有理由的。) 這個趨勢會令一些國家「向內看」,從而間接增加亞洲區內各國的經貿連繫。 

若把焦點放在西亞與東亞區的合作與增長潛力,主要重點如下 (Parag在他的書中已提到這幾點):

(1) 奧巴馬時期起,美國本土的頁岩氣產量大增,美國從一個依賴中東石油進口的國家,變成石油出口國。美國減少對中東地區的能源依賴,中東地區對美國的重要性下降。而奧巴馬的「重返亞洲」口號,更表明華府的焦點是東亞,中東地區對美國而言,影響力不再重要。

(2) 特朗普時期提出的一系列貿易保護政策,如關稅,對中國的貿易戰等,再加上一些反華政客主持的國家(如澳洲)的類似政策,會令中國對西方國家的FDI慢慢減少 (如近年中國對美,或中國對澳的資本投資,已出現大幅下降的現象),中方資本對外投資的目標,由本來集中在發達西方國家,改變為分散至其他發展中國家。 

(3) 中國是依賴石油進口的國家,接近一半的進口源自中東地區的產油供應。減少對西方國家的資本投資後,加大對波斯灣產油國與鄰近國家的投資,如基建,港口,數碼科技等,更顯得順理成章。 

(4) 從政經而言,中東各國領導人都慢慢減少對西方國家的依賴,而眼看中印與東南亞地區的增長活力,外交上採取「向東看」的大方向,也是順理成章。從歷史去看,中東各國跟東亞地區的人民沒有種族衝突,沒有宗教衝突,沒有歷史遺留下來的任何爭議。從政治與意識形態去看,中東各國領導人需要與東亞各國打交道,發展更緊密的關係,不但顯得毫不抗拒,什至歡迎亞洲區全面掘起帶來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