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資訊爆發的年代,平民百姓只需要一部手機,便隨時隨地接觸大量資訊。我也曾打趣說,若把感興趣的電影,文學,歷史書,或其他科普類東西(主要是地理/物理/數學)都看一篇,200年的壽命也不足夠。這的確是事實。
到了這年代,首要做的是減法,即是決定不去看或做什麼事情。排除在外的東西,當然是對自身生活沒太大影響的東西,如一些即時的時事資訊。什麼什麼藝人離婚或有外遇的新聞,一律不看; 一些社交平台如facebook,IG,一律不用。Facebook帳戶已多年沒用,也沒有IG帳戶。個人對其他人的私生活或社交上的分享零興趣,也不會把時間放在點評他人的衣著,工作或婚姻等等。時間應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另有一些即時資訊,如whatsapps或微信的一些群組,家人或多年好友的群組,或跟一些志同道合的友人一起的群組。個人不會抗拒這一些東西。人不可能完全孤立於外界。但十數人的群組還是可免則免。近數年,社會興起一些視頻類的KOL形式的資訊。說實話,若我對講者的內容有興趣,還是傾向看文字。當然,我不會否定網上也有不少實用的資訊。但事實是不少內容,特別是一些政見KOL一類,當中的資訊完全經不起時間考驗,多年過後,已無人會再重看當時的資訊。喜愛花時間在這類東西的人不少,給我的感覺是一堆人在圍爐取暖。
投資方面,道理相同。絕大多數的財演,收費作家或很多網上資訊,其實都可不看,這便是投資上的做減法。時間有限,所以做事一定有取捨。投資需要的是第一手資料。如年報中一些比較重要的數據。個人也絕不會花時間在點評(或批評或指指點點)其他人的操作或回報。投資最重要的只有一點: 個人的投資回報率。專注於做好自己便可。
一些投資界的著名基金經理,如Ray Dalio與Howard Marks都曾建議普通人應盡量減少接觸即時資訊(如時事新聞或主流媒體)。我在投資上的師父John Templeton也說過類似的話。而Munger與巴老更說過,看即時新聞,主要目的是用來浪費時間。事實上,不少人把看即時新聞當成是接觸資訊的唯一途徑,這個想法大有問題。
我個人的看法是,重要的資訊或常識,大多不會出現在主流媒體上。最重要的資訊或常識所得到的途徑,主要是根據個人生活經驗,或與身邊一切的人與事的接觸,或閱讀不同範疇的書籍,或個人思考沉殿所得。這個說法自然有點「玄」。不過,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同樣重要。難道天天拿著手機,花大量時間看媒體或社交平台的資訊,便自以為懂得世界發生的事?
現在這個世界發展到這階段,不同人對不同事有不同的看法與意見。當中涉及一些個人價值觀的問題。而價值觀是跟一個人的出身,成長環境,身邊的人與事,或一直接觸的資訊息息相關。人是極受外界環境影響的動物,從嬰兒出生計,世上沒有一個人的思維可完全獨立於外界而完全不受外界影響。
數月前,曾看過一本心理學名家的著作,書中的表達手法有點dry,用字十分學術性,但某部分探討還是挺有意思。書中涉及的大量數據與實驗,都証明人的確極受外界影響。基本上,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獨立不受外界因素影響。將來有機會可說說當中的內容。
最近的俄烏戰爭為例,不同人有不同看法。另一大眾必然熟悉的例子,港人最熟悉的黃藍分界問題,跟著便有大家對政府施政不同的看法等等。到了其他國家如歐洲,平民們對國家處理難民的方法,都有不同對立的看法,互相爭吵一番。到了美國,社會已陷入兩黨撕裂狀態,兩邊人馬基本上完全對立。
聽聽他人的看法不是一件壞事, 你不身在其位,沒有經過別人曾經過的生活或體驗,當然沒有資格去批判他人的看法。但我所看到的,卻是不少人都以自己的方向去指點或批判他人。做減法,跟投資或對媒體資訊的取捨一樣,浪費時間(旁觀者的視野去批判他人)的事情還是盡量減少。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這是底線。從前,我曾有不時對他人指指點點的陋習。但近兩三年起,真的對這類無意義的東西失去興趣,希望將來也不會重拾這惡習。
從好的一方面去看,世界有趣的地方便在於百花齊放。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才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與其花時間在無謂的地方,不如留意身邊有趣的人與事,還更有價值。
數天前,參觀一個杜拜藝術展。當中,有不少世界著名的藝術家,他們的展品可供參觀,有一些則公開發售。對於藝術名家在作品中展示的風格,個人自然十分欣賞。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以下這位藝術家:
一位來自伊朗的畫家,她是一位殘疾人士,雙手只有一兩根手指,不能像常人一樣提起畫筆。她的作品,全是用腳畫出來的。(圖中所示,她正在用腳畫畫。)
離開藝術展前,順道買下一她所畫的一幅畫,對她表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