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6, 2022

美斯加冕的一幕

上周末,本屆世界盃圓滿閉幕,當晚決賽是世盃史上最精彩的決賽。不談決賽的話,本屆賽事出現不少戲劇性比賽過程與結果。大概不少人都認同本屆賽事的可觀性。一如個人所料,本屆冠軍終由南美國家奪得,打破歐洲國家近二十年的壟斷。

到了決賽,在中東地區,阿根廷球迷的數字一面倒壓倒支持法國的球迷,這也是本屆賽事的特別之處:歐洲球隊與非歐洲球隊的比賽中,支持非歐洲國家的球迷都是佔大多數。

至於美斯,無論本屆比賽能否奪冠,也無阻其球王地位。美斯在賽後與隊友捧盃前,電視前出現有趣一幕:卡塔爾國王Emir of Qatar專程為他披上一件名為bisht的傳統阿拉伯長袍時,這是一種崇高的榮譽和讚賞的姿態。在阿拉伯文化中,這表示國王為他在足球世界中的象徵而感到榮幸,為他在球場上的魔法以及他為這項運動所做的一切表示讚賞。

一個簡單的動作,豈料西方媒體與球評人等等,藉此對卡塔爾口誅筆伐,小事情無限放大。

西方媒體從一開始就對卡塔爾能否舉辦阿拉伯地區首屆​​足球世界杯這樣的全球性賽事持懷疑態度。隨著本屆大賽的成功與順利舉行,卡塔爾證明批評者是錯誤的,批評聲勢越來越大。美斯在領獎台上身著阿拉伯傳統服飾,不過,對於西方評論員來說,這一幕實在是太過分了。

在阿拉伯世界,這種批評在很大程度上被視為無知甚至偏執的表現。許多阿拉伯人轉向互聯網為卡塔爾的姿態辯護,並指出過去一些足球巨星炫耀東道國的文化符號。

西方有兩種偏執,Muhammad Jalal 在Twitter插話道。一種是針對有色人種的本能種族主義,另一種是在寬容的外表下掩蓋仇恨的自由主義。

這不是一個是非黑白的問題,各人有不同的觀點,我個人不明白一件小事都可給西方媒體放大批評。無論美斯有否這件黑衣,都不會改變他帶領阿根廷奪取世界盃的成就,不會改變是次世界盃順利圓滿結束的事實。數十年後的未來,當有人談論最精彩的決賽時,人人都會談及美斯奪冠,人人都會談到這屆大賽是在卡塔爾舉行。

事實上,整件事的主角美斯對國王的加冕毫不介意,事後與隊友一起捧杯拍照時,身邊隊友無人介意。即使南美阿根廷當地的球迷與媒體,沒人拿起這事批評東道主。在這個形勢下,歐洲媒體應不用主動為美斯伸張正義,抱打不平?

談到這黑衣,其實是人工手織的傑作,需時約一星期才可完成的藝術。售價約二千美元。每個 bisht 都需要一周的時間來製作,並經過七個階段的完成,不同的工人在前面和手臂上添加不同的金色編織線。

當晚在電視曝光後,不少球迷馬上在當地搶購同款的衣著。當地同類店舖的生意大漲十倍以上。當然,此東西毫不平宜,有球迷看到價格後,唯有自拍留念算了。

Al Salem 商店是卡塔爾皇室的長期服裝供應商,通常每天銷售 8 到 10 件服裝。週一,也就是決賽后的第二天,銷量飆升至 150 份,塞勒姆說。一度有數十人在店外等候,他說。

塞勒姆講話時,大批粉絲湧入店內,所有人都為卡塔爾國王的舉動鼓掌。當我們看到卡塔爾國王為美斯帶上它時,我們都很高興,這是一位國王送給另一位國王的禮物,Mauricio Garcia 在試穿斗篷時說道,但他認為價格太高而無法購買。

(註:部分內容節錄自這則新聞。)

Friday, December 16, 2022

歐洲人的傲慢

在世界盃開賽前一周,卡塔爾的Emir of QatarSheikh Tamim bin Hamad Al Thani在國會會議上發表以下講話:

自從我們獲得舉辦世界杯的榮譽以來,卡塔爾面臨著其他國家從未面臨過的前所未有的批評。我們從一開始就真誠地處理這種情況。我們甚至認為一些積極和建設性的批評可以幫助我們發展和成長。但我們很快意識到,這場批評運動還在繼續,其中一些已經構成誹謗和雙重標準。很多人質疑其背後的原因和真正動機。這對我們這樣小的國家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我們將以我們所取得的成就給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

---------------------------------------------------------------------

稍有留意英國或其他歐洲媒體的話,便大概知道在世盃開賽前的數個月,舖天蓋地描述卡塔爾的問題,如

(1) 卡塔爾行賄FIFA的工作人員,從而得到這個大賽的主辦權;

(2) 卡塔爾對待外勞如現代奴隸一樣,毫無人權可言;

(3) 卡塔爾對性少眾人士LGBT的人權問題  (註:同性戀在卡塔爾是違法。)

---------------------------------------------------------------------

對於(1),我的看法是:收賄這事情難以証實,或許真有其事。其實有關FIFA和UEFA的醜聞已不是第一次出現。深層次問題在於足球是世界最受歡迎的運動,近數十年成功商業化與全球化。主辦大賽的有關組織收入什豐,組織內的工作人員為了自身利益做事,權力與利益綑綁不難想像,這是人性。這種事情應不只是FIFA出現?可去看一下歐盟議會的政客,或美國參眾議會的政客如何利用自身的地位以權謀私。

如真有其事,需調查容許這類情況發生的組織與機制,而不是主辦國。

對於(2),不能否認有外勞在興建球場時身亡。這當然是悲劇,同類事件在大興土木搞基建時,時有發生。而卡塔爾的外勞狀況,我估計與其餘阿拉伯半島的產油國大同小異。

討論議題只需集中在低層外勞如搬運工人或建築工人。以我所知,近數年來政府對員工的待遇明顯改善,工資準時交收,工資明顯提升,工時上限有限制,再加上夏天烈日當空時,禁止員工在室外過份工作,工作時間改至晚上進行,有關一切具有法律效力。

有關這類工種,中東國家從沒強迫南亞人民到這類生活,從來沒有。他們全是主動報名參與這類工作。若身在老家有一份穩定工作,誰都不希望離鄉別井受苦吧。更深層次去看,這基本上反映了有關國家的勞工,實在是沒有選擇才會外出打工,也反映了這一些國家(主要是南亞如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在經濟上面對的難題。

身在歐洲發達國家的人民,若真有心幫助有關外勞,大概可專注於這更深層次的問題,幫助他們移民去歐洲,為他們安排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與待遇?當然了,口頭上說自己如何關心當地外勞的人權問題,或是網上寫一篇評論批判別國,或在社交媒體發出正義的口號,成本極低,這年代不少人都樂做鍵盤戰士。事實是這些人從不會對窮國人民提出實質幫助。

對於(3),這個不用多談。全球有77國家把同性戀列為違法。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宗教與價值觀。國家的施政與法律,跟當地社會文化與價值觀有密切關係,兩者不可能分割。你總不能把你主張的價值觀硬推給其他國家吧?把人權,自由這些虛字放下,到訪別國,嘗試欣賞或了解當地人的文化或歷史,應不是一件壞事?

中東在人類發展史上有悠久的歷史,這地區孕育出不同的民族,語言,生活習慣,也是三大宗教發源地。出於這些原因,中東人從少便跟其他民族交流與生活,大多數人都是伊斯蘭教徒,我從未見過有本地人會強迫生活在此地的外地人(如我)去信奉他們的宗教或價值觀,看到外地人到來生活,他們會尊重外人,從不會對外人的生活方式指三道四。反而,經常把自由,民主,人權這類虛字掛在口邊的人,卻硬要他人接受自己的價值觀,若他人不接受,便把他們列為「異己」。若真是信奉民主的話,是否應至少尊重他人與己不同的價值觀?

--------------------------------------------------------------------

整件事的真正重點,其實是主辦國不是西方國家,所以在批評對方時,先把自己放在道德高地批評別人。我們比他們優越,我們隨時可抵毀他們,對他們的宗教或價值觀,不會接受,也無須尊重。這大概說出不少歐洲人的心聲。

雖然這是不少人的內心想法,無論是種族優越感,或源自基督教一神宗教具有排他性的意識形態,在這個年代已不可以直白說出來。似終,西方國家本土已有不少伊斯蘭信徒移民,與不少非白人種族,與其第二代或第三代。在高地批判他人時,便要找出其他理由,如白左們喜歡掛在口邊的LGBT權利。

當然,不是所有歐洲人都抱有這種自以為是的態度。正如法國門將Lloris在受訪時指出,「我們到當地比賽,會遵守當地規則與法律,這是很簡單的事情。正如外國人到訪法國,我們也希望他們可以遵守我們的國家的規則。」

比較有趣的地方是,美國媒體在批評卡塔爾一事上完全沒有發聲。無可否認,足球在美國不是主流運動,但歐洲大開宣傳機器的同時,美媒沒有配合批評卡塔爾,近年來比較罕見。在世界盃開始前,我什至在美媒看過一篇時事評論(忘了是NYT抑或是Washington Post),專欄作家指出,專制國家是有分別的,中俄是敵人,但中東專制國家不是敵人,所以沒必要在卡塔爾主辦世界盃一事上小題大造。

這事不難看出歐美的取態不一致。美媒的重點是維持自身的霸權與訂立國際準則的至尊地位,開動文宣的目標正是建基於此,文宣需要策略性,只須對準敵人便可。反之,歐洲更著重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以為自己是世界中心,自己推行的東西便是普世認可的價值。

由於大哥美國沒有發動文宣,這樣一來,更顯得歐洲的傲慢與笨拙。世界盃開幕第一天,英國BBC停止播放卡塔爾開幕禮,插播一個專門批評卡塔爾人權問題的節目,同時間公共巴士上停止一切宣傳卡塔爾旅遊的廣告,對於英國這一些行動,卡塔爾政府已作回應,「英國近來的舉動在表明,卡塔爾主權基金在英國不受歡迎。」表示會重新審查所有位於倫敦的投資項目,總額約數千億英鎊。

其實,近數月各歐洲媒體發動的宣傳戰,得罪的不只是卡塔爾,連帶附近價值觀與文化一樣的鄰國如沙特,阿聯酋等也一起得罪了。

不看傳媒的宣傳戰,只看民間反應,民眾的看法與觀感很明顯。在所有比賽中,全場受盡本地人噓聲的國家,第一是德國,其次如比利時,荷蘭,波蘭,英格蘭丹麥等,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噓聲問候。為何德國受到特別對待回顧德國政客與球員的行動與說話便略知一二。

還有兩場比賽,為期一個月的世界盃便會結束,大家回歸現實。揚言數年內完全放棄俄羅斯天然氣的歐洲,正在四處找尋供應商。不談俄羅斯的天然氣的話,世上另一個最大的天然氣資源,來自伊朗與卡塔爾共同擁有的波斯灣天然氣儲量。世界盃過後,卡塔爾對全球的影響力長期存在,歐洲政客大力批判他人的同時,卻有求於人,最後還是要放下身段,多多拜訪當地皇室。

不再依賴罪大惡極的極權國家俄羅斯,卻還是要依賴另一個無視人權的極權國家卡塔爾。有趣的世事何其多。

單談經濟的話,去年IMF已出報告,指出歐洲慢慢退色,在本世紀中葉後的影響力今非昔比。本世紀中期起,歐洲的GDP佔全球不到10%。當時的預測報告,還未出現俄烏戰爭。

近年不停研究歷史與宏觀大局的Ray Dalio,上月更指出歐洲慢慢沒落,主要原因不是俄烏問題,也不是現在的能源危機,而是歐洲人懶於工作。一堆懶人,不想工作只想享受,如何會令社會繁榮?

Saturday, November 26, 2022

亞洲之光

萬眾期待的世界盃終於開始,本屆世盃首次在中東舉辦,在阿聯酋的大城市如杜拜或首都阿布扎比,到處都充滿熱烈世盃氣氛。

綜觀身邊本地人的看法,阿拉伯國家全都得到支持。阿拉伯國家有沙地阿拉伯,突尼西亞,摩洛哥。

陣中有不少球星的阿拉伯國家如埃及和阿爾及利亞,反而沒有進入決賽周。

除了阿拉伯國家外,阿拉伯人很喜歡巴西足球。還有就是同是位於亞洲的代表日本與南韓,阿拉伯人不會說喜歡它們,但因為大家都是亞洲一份子,日韓取得好成績的話,他們也會很高興。

沙地擊敗阿根廷這場比賽,應是歷史上最大冷門之一,我與一大眾同事一起觀看,完場一刻令全場興奮。沙地這場比賽戰果一出,杜拜皇儲與酋長馬上在社交平台祝賀,杜拜哈利法塔當天亮起沙地國旗以示慶祝,卡塔爾國王也增興,坡上沙特國旗走路拍照,沙地國皇馬上宣佈全國放假一天慶祝。太難忙的一天了!

在中東區外,應沒太多人喜愛沙特,我是定時觀看沙地球會比賽的。對這國家隊的球員很熟悉,自然而然有好感的情況下,一定會支持他們。 我相信我應是最熟悉沙地球員的香港人。

近數年的亞洲杯世青賽U20,沙地年青球員都能打進決賽,年青有潛力的球員很多,起碼在亞洲區是頂尖水平。沙地最大球會Al Hilal近三年兩度奪得亞洲杯冠軍。這支國家隊有超過十位球員都是來自這球會Al Hilal,球員間的默契完全沒問題,跟其他國家隊倉卒拉雜成軍,當然不能比較。

跟著日本擊敗德國,韓國隊跟對手踢平,日韓兩個東亞代表在首戰都得到不錯的戰果。

第二輪比賽已開打。亞洲國家再次出現令人驚喜的戰果。伊朗擊敗對手這場比賽也挺戲劇性。完場一刻令人激動。正如領隊所說,伊朗球員一直付出很多,一直很努力,值得得到理想的戰果。

無可否認,這世界盃在亞洲舉辦,或多或少有利亞洲球隊吧。事實上亞洲頂尖國家的水平跟歐洲南美的水平已拉近。看世盃的話,身為亞洲一份子,只要亞洲球隊取得好成績都值得高興。無論是次大賽如何發展下去,沙地伊朗日本南韓,你們全是亞洲之光。

Asians shine~!

Thursday, November 17, 2022

指數投資與選股

近年來,Michael Burry經常在Twitter作出一些悲觀預測,此人投資理念以賠率優先為主,平時絕少提到美國外地區的金融市場。難得在十月底左右,港股恆指位於萬五點左右的位置時,得到此人注視:


當時是否絕對低位毫不重要。對絕對低位十分介意的人,都是一些現金水平不低的散戶,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絕對低位可滿倉入市,穩賺大市將來的升幅,但任何人都受恐懼與貪婪影響,結果是大市低位時不敢入市,成為旁觀者,市況好轉後卻後悔莫及。整個心路歷程隨著股市的波動不停重覆。

在股市存活一段不短時間的人,總得找一個順從自己性格的操作手法,把恐懼與貪婪的人性影響減至最低。相比人性,學價值投資/圖表分析/抄功課等,相對而言只算是次要問題。

說到Michael Burry,還記得數年前,Michael Burry已提到被動式指數投資已經泡沫化。

從整個股市的運行規律而言,沒有一個操作方法可在任何時刻都跑贏大市。投資如馬拉松式的三項鐵人比賽,即使是絕頂高手,總會出現不如人意的時段。持續跑贏大市的人,往往都在順勢時大勝,逆勢時盡量保持跟大市同步,不落後大眾。

上述的說法放在被動式指數投資也無不可。被動式指數投資放在恆指完全不管用。拿道指為例,近十數年的確是一個很不俗的投資目標,不用選股,不用炒出炒入,只需要定期買進,長線必升,由2010年計,年均回報率應超過+10%,著實不錯。如指數是Nasdaq,在同一時段的回報率更佳。

事實上,絕大多數主動選股的基金,在2010-2020這段時間內都跑輸大市回報率,股神巴老與頂尖基金經理如Seth Klarman也盡在其中。

過去十多年大市的優異回報率,完全不代表未來會出現相同走勢,不停變化才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出於生物的存活本能,人性天生不喜這種千變萬化,但這個變幻莫測的特質是股市令不少人著迷的地方。

過去十數年間,利用選股去擊敗大市,難度極高。但大市指數也曾出現過多年不漲的僵局,如2000-2010的時段,道指的總回報率接近零,Nasdaq什至是負數。2000年最強股票之一Microsoft,需要待至2012,足足十二年時間,才重上十二年前的高位。不少頂尖基金反而在這個階段大幅度擊敗大市。

這一些市場變化,很多時只能用倒後鏡去總結,不能用來提高對將來預測的準確度。只能說,股市很多時都是物極必反,這可算是其規律之一。正當多數人都信心滿滿,不停說只要買進大型科技股FAANG便穩賺,反而應當仔細思考整個大趨勢是否必然持續下去。回到2005-2007這個時間,當時香港不少資深投資者都對HSBC信心滿滿,認為這是必勝的收息股。

整個大勢的發展是這樣的:剛開始,2010-2012左右,沒人敢斷言大市指數未來數年必然出現上佳回報; 到了2015,這個說法已站穩陣腳,有理據支持,信徒佔多,支持者開始佔領上風; 到了2018-2020,基本上所有人都對這說法深信不疑,後悔過去一直沒有簡單買下指數的人比比皆是,而基金經理為了不跑輸大市,也不想影響生計,也迫令自己買下指數,由於市場大多數人都抱團跟進同一做法,指數基金出現持續買進的力量。但到了這個百分百的人都支持的投資方法時,反而可能是市場出現大勢改變的時刻,這就是Michael Burry所說的指數投資出現巨大泡沫。

現在環球政經踏入一個全新階段。全球出現局部去全球化,未來一段不短時間內的通脹率,會遠遠高於2010-2020這個時段的極低通脹率,至少在西方國家會出現這局面。換言之,央行需要明顯提升利率的運行區間。這個突變不利高科技投資,初創企業集資的難度大增。同時間,逆全球化本身已減慢科技進步的動力。另一要點是,移動互聯網的增長紅利高峰已過,但世人期待的新科技還遠未到達普及化的階段。2010-2020十年,最強投資組合自然是一眾科技巨企如FAANG,在這大環境下,這一些巨企在未來五年或十年會否保持過去十數年的增長率與資金回報率,實在存疑。

總有一些深研投資者會大談科技巨企的長期價值,如高進入門檻,極深護城河,優秀經營團隊等等,我相信沒人會懷疑這些價值因素長期存在,但有時候在股市中大談原因毫不重要 (實情是不少人,當中不乏投資專家,僅僅是看到股價上升,才去找當中理由與原因),正如2005-2007年間,也有不少人大談HSBC如何優秀,擁有優秀團隊或行業壟斷地位。

現在Nasdaq或道指的構成主要源自科技巨企,而指數過去十數年的大幅度增長都源自它們,若這些主力增長成員的股價增長停滯不前,很難相信指數會一直保持年均至少+10%的上佳表現。這是我目前的看法。

在這個逆全球化大環境下,絕不代表主動型選股會變得容易。若大市未來數年失去增長動力,宏觀經濟增長力欠缺,生活指數有一定程度的持續通脹,對不同板塊的公司利潤都帶來負面影響這個大勢下,對選股的要求反而變得更高。至於港股,整個困境已持續一段不短日子,從指數投資到主動選股都是極度困難。但股市還是隱隱然有物極必反的規律,可能長期滿倉操作的人都是比較樂觀。

Monday, November 7, 2022

新世代區塊鏈與虛擬經濟中心

最近,IMF預測,阿聯酋2022年的經濟增長約百分六,經濟增長遠高於全球平均。根據政府的數據,本年的不少經濟數據如出入口與轉口貿易,零售數據,新公司註冊數等,都已超越疫情前的數字。

還未回復疫情前的主要經濟板塊,主要是旅遊方面,機場的繁忙程度與酒店的平均入住率,還追不上疫情前的數字。環球而言,杜拜的旅遊業依然算是回復得比較好的城市。杜拜機場的人流全球第一。 世界盃馬上便要舉行,不少相關的遊客與球迷都已選擇杜拜為基地。近月市中心的交通異常繁忙,湧入的人太多了。

根據一些世界性金融機構的分析,經濟康復快速的原因,主要是:

(1) 疫情期間的抗疫與防控措施有效,全球最高的疫苗接種率,階段性開放防控措施,政府有效地平衡在防疫與經濟活動間的矛盾。令整個國家的經濟損壞減到最低。

(2) 由去年起,油價出現可觀反彈,國家收入與貿易順差增大,政府加大支出振興經濟與就業。

(3) 全球政經出現不穩定局面,一些區外的中高端收入平民湧入,開設子公司,購別墅與其他地產項目等。

(4) 今年而言,由於俄烏戰爭的關係,俄羅斯與烏克蘭,還有歐洲的退休人士中,不少人把資金放在杜拜地產。主要原因是國家政經穩定,對外籍人士發放簽証的友好政策,買賣物業稅率極低,沒資本增值,遺產或個人入息稅,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等等。

(5) 近數年,政府慢慢推動放寬發放簽証的門檻。工作簽証中,允許自由工作者簽証。投資者簽証中,降低投資金額門檻。對於不同領域有特殊貢獻的人物,如文藝,科學,科技等等,開放長期居留黃金簽証。

(6) 伊斯蘭法律跟其他地區的法律有不同的地方。政府慢慢推動改革,如近日便允許未婚女士註冊嬰兒身分證的法律。(從前,領取嬰兒身分證是必須父母雙方身分證與結婚証書。)  法律與各項推動中的政策,主要目的是引進外資外來人流居留。本年到目前為止,杜拜在FDI目的地中,全球排第一。

(7) 近數年,政府不停推動數碼經濟的發展,全球首個為虛擬資產推出監管政策的國家。由於政府推動數碼經濟的積極,得到各加密貨幣與區塊鏈的初創企業進駐阿聯酋如幣安Binance,雖然本年加密貨幣的交易價格出現大幅波動,但無阻Binance在這裡擴張業務,把這裡視為運營中心。創始人趙長鵬已數次出現在一些杜拜與首都阿布達比的公開場合。其他的如港股上市的火幣等等,都已在杜拜註冊,成為其運營中心。

(8) 近兩三年透過炒賣加密貨幣置富的人中,不乏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身家至少數千萬什至上億美元的年輕富豪,不少人都移至杜拜生活。本地媒體不時都有報導。

(9)  政府對推動新經濟發展不遺餘力,數月前,專門管理數碼經濟的部門推出了元宇宙發展戰略,希望未來成為世界上發展元宇宙最大的經濟體之一

(10) 兩三年前,杜拜的土地部門把所有業務都轉移至區塊鏈上。如物業買賣與註冊,租金合約等等。全球首個經由區塊鏈營運物業市場的城市。在杜拜,管理物業租約什至是物業買賣流程,只要在手機在手便可掌握所有資訊,人不在這裡完全不是問題

上述只是其中一個政府快速利用新興科技的例子,事實上,不少政府部門的數碼化程度都是全球領先,遠遠比歐美國家先進。


Thursday, October 27, 2022

生活點滴:NBA + 貓女大駕光臨

有關NBA : 

近年來在不同國家主辦比賽的NBA,本年度終於首次到達中東。十月初,在首都阿布達比首辦季前熱身賽。公鹿對鷹隊雖然只是熱身賽,雙方都是試陣為主,後備出場與垃圾時間特別多,但戲碼不俗。

近年花在觀看球賽的時間愈來愈少。足球的話,只是觀看季尾強隊對陣的比賽,或歐洲球會冠軍賽。籃球的話,由於時差關係,常規賽完全不看,季後賽都只是看一丁點而已。無論如何,現場觀看的感覺似終不一樣,而且陣容不弱,當然值得入場一看。

早於數月前便已預定了門票。

整場比賽座無虛席,菲律賓人至愛籃球,現場觀眾不少是菲律賓人,本地阿拉伯人只愛足球,觀眾席便接近沒有本地人了。當然還有不少黑人或美加的白人等等。另一個大族群印巴人,他們至愛板球,對籃球不太懂,所以觀眾席也缺少印度人。

雖然是熱身賽,雙方皇牌球員出場時間不算少,如公鹿的主力Greek Freak,或鷹隊主力新星Trae Young,與從安東尼奧加盟的Dejounte Murray都上陣不少時間。現場看球的比賽節奏與速度,比電視看更快。攻守轉換之快,球員突破等,都是難以形容的高速。感覺上新加盟的球星Dejounte Murray可控球,傳送不俗,有中距離射球能力,可分擔Young的工作。本年度的鷹隊值得期待。

對我個人而言,最高興便是半場休息時,看到Shaquille O'Neal突然現身球場的一刻。似終是中學時期最愛球星之一。同期的球星如Grant Hill, Vince Carter也同時出現。但觀眾對其他人的歡呼聲都比不上O'Neal。下圖是O'Neal現身的一立刻:


-----------------------------------------------------------------------------

有關貓女駕到

話說數周前,在開車途中,發現有人在不遠處一個草叢堆鬼祟地放置了一個黑色袋子。當時剛巧交通燈處停車,發現袋子內的東西一直在移動。內心其實已估計到是什麼回事,但好奇心起,便把車停下再走去草叢細看一下。果然,袋子裝有一隻貓。

這般鬼祟的行徑,應是遺棄動物的主人。無言。。。我顧不得這麼多,先去工作,正經事要緊。到了晚上回家路上,再次走進草堆細看一下,果然,貓咪依然在黑色袋子中。

這裡人口流動比率高,無良主人不少,需要動身回國時,便放棄寵物了,所以棄養動物的情況很普遍。在這裡,流浪貓特別多。流浪狗卻未見過。在伊斯蘭教中,狗給人描述成不清潔的動物。老一代的本地阿拉伯人也的確有這個說法,所以什少看到本地人養狗。反而,在伊斯蘭中,貓給人認為是清潔的動物,所以自古以來一直有人飼養貓。有一個說法,貓最原始的基因源自中東,由於長年生活環境缺水,形成了貓咪天生不用經常飲水,也可在炎熱的環境中生存的本領。當然,我個人沒有深究這說法。

打開袋子一看,原來是一隻特別品種貓咪,全身純白色短毛,頭很小,兩隻眼不同顏色,我還是首次看到兩眼不同顏色的貓咪。當天剛巧有空,便帶它到寵物店化驗,打疫苗等等,還去買貓糧與一些玩具。

經過數周的相處,發現她性格很不錯,喜親近人,好動活潑,此貓的好處是從不伸爪抓人,也不孤高冷漠,看到工人到家清潔,也完全不怕陌生人。唯一比較不習慣的是,此貓女比較多說話,晚上也有嘈吵的時刻。

根據獸醫的說法,貓咪大概一歲多兩歲左右,品種是Khao Manee,純種貓的一種,源自泰國,不知何故,泰國純種貓竟然會出現在中東?

根據網上資料,Khao Manee的特質是:

這種貓非常平靜和放鬆非常聰明,性格外向且好奇。它有炫耀的傾向,當它想引起注意時會發出大聲的喵喵叫聲。他們非常善於交際,喜歡和人在一起,這意味著他們是很棒的家庭貓。然而,這確實意味著他們不喜歡長時間獨處。

Khao Manee 喜歡與人一起玩耍和共度時光,但也可以在必要時成為一個非常獨立和聰明的問題解決者

這個名字的字面意思是白色寶石——這並不奇怪,因為 Khao Manee 是一隻純白色的貓。他們的毛短而光滑,貼身,覆蓋著運動和肌肉發達的身體。它們的體型中等偏東方(即類似於暹羅貓),柔軟而長,眼睛可以是藍色、金色或奇數眼,兩隻眼是不同顏色,後一種是最稀有的 Khao Manee。







Monday, October 17, 2022

美國自殘演習: 「禁止中國芯片」

這篇時事評論是在Asia Times看到的。作者是David Goldman。文章標題為:China chip ban a US exercise in extreme self-harm

用google translate直譯,成了:美國自殘演習: 「禁止中國芯片」

文章連結:在這裡

----------------------------------------------------------------------------

文章如下:

拜登政府 10 月 7 日宣布的史無前例的禁止向中國出售芯片和芯片設備的一攬子計劃,對全球半導體行業來說是最糟糕的時刻。西方半導體行業的資本投資和研發損失將超過華盛頓對芯片行業的補貼五倍或更多。

美國的措施不會影響中國的傳感器、衛星監視、軍事制導和其他戰略系統,因為絕大多數軍事應用使用的是中國可以在國內生產的舊芯片。但它可能會推遲自動駕駛、雲計算和其他將中國經濟數字化的努力。

它還將引發中國全力以赴取代美國的芯片製造和設計技術。美國半導體行業的資本支出和研發將大幅縮減,而中國為該行業分配了大量預算。

在五年或十年內,美國在半導體設計和製造方面的技術優勢可能會消失。隨著西方半導體行業的資本預算崩潰,對美國和其他西方經濟體的損害可能大於對中國造成的損害。

與此同時,拜登政府提議將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 (DARPA) 的預算削減 14%,這是在通脹之後的大幅削減。餓死美國高科技產業的公共和私人資金是與中國進行戰略競爭的一種奇怪方式。

初期的全球經濟衰退將 2021 年的芯片短缺變成了供過於求,這反映在 2022 年費城半導體股票指數 (PHLX) 下跌近一半。美國領先的芯片設計公司英偉達市值縮水 68%。

該行業已將 2022 年的資本投資計劃從約 2000 億美元削減至 1600 億美元。美國對向中國出口半導體設備、設計工具和高端芯片的限制將進一步縮減收入,全球領先的芯片製造商台灣台積電僅在六個月前就計劃投資 440 億美元的資本支出,但周三宣布削減至 360 億美元。

拜登政府提供的 500 億美元、為期 5 年的陸上芯片製造補貼將幫助使用舊技術的公司為美國國防工業供應,後者主要購買比美國新一輪制裁所針對的尖端半導體落後 5 至 7 代的芯片像 GlobalFoundries 和 SkyWater Technology 等較小的美國製造商,他們為美國軍方製造芯片,比目前的先進技術落後幾代,將受益於拜登的補貼。但擁有最先進技術的公司損失最大,包括美國芯片製造設備製造商。

目前還不清楚華盛頓的芯片禁令會留下哪些漏洞,或者它們最終會有多大的破壞性。路透社以 10 月 12 日的報導為標題,「美國爭先恐後地防止對中國芯片的出口限制擾亂供應鏈」 ,並指出韓國領先的製造商三星和 SK hynix 獲得了 12 個月的暫緩投資其大陸芯片工廠,而台積電獲得了為期一年的許可證,可以將美國芯片製造設備運送到其在中國不斷擴大的工廠。

很少有芯片技術的軍事應用會受到影響。根據蘭德公司 2022 年的一項研究,美軍使用的絕大多數芯片都使用所謂的成熟節點,其晶體管柵極寬度比只有台積電和三星才能生產的最新 3 至 7 納米 (nm) 芯片更寬。

美國的新限制措施不會阻止中國的 2000 枚地對艦和地對地導彈瞄準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航空母艦,或美國在關島和沖繩的空軍基地,也不會阻止中國超過1000個攔截器將遠程空對空導彈瞄準美國飛機。但它們可能會推遲中國民用經濟中關鍵數字應用的推出,例如自動駕駛汽車。

國商務部官員Alan Estevez在 10 月 7 日表示,美國「正在盡我們所能保護我們的國家安全,並防止具有軍事用途的敏感技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情報和安全部門收購。」

關於拜登政策,最好的說法是,它來得太晚了十年,無法削弱太平洋的軍事平衡。但拜登政府估計,未來十年每年將花費 300 億美元用於學生貸款減免,但每年對美國半導體行業的補貼不到 100 億美元。由於經濟不景氣和對中國半導體銷售的限制,聯邦補貼將彌補資本支出和研發減少的一小部分。 

中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國,佔全球總量的 53%。美國僅製造了全球 12% 的芯片,但它在某些芯片技術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包括一些芯片製造設備。

蝕刻和其他硬件的頂級生產商 LAM Research 在 2022 年從中國獲得了 30% 的銷售收入。其最大競爭對手 KLA 也向中國銷售產品。電子設計自動化 (EDA) 軟件的頂級生產商 Cadence 在 2022 年第二季度從中國獲得了 45% 的總收入。

兩年前,波士頓諮詢集團的一項研究警告稱,美國全面禁止向中國銷售芯片將使美國半導體公司的收入減少 37%,導致研發和資本支出大幅削減,美國半導體行業有15000至40000 個高技能工作崗位直接消失

中國還比不上美國的EDA工具。中國需要五到十年才能趕上,使用它已經購買的軟件,或者在沒有製造商支持的情況下盜版。它也無法與使用極紫外 (EUV) 技術燃燒柵極寬度為 7nm 或更小的小晶體管的光刻機相媲美。這只能從荷蘭的 ASML 獲得,美國禁止向中國銷售最新機器,因為它們包含大量美國知識產權。

最難衡量的是中國繞過美國技術限制的能力。中國大陸擁有全球排名最高的 50 所工程學院中的 20 所——如果算上香港,中國大陸擁有更多——每年的畢業生人數是美國工程師的七倍。中國買不到美國的一些技術,但它可以僱傭任何它想要的人。在最壞的情況下,對中國經濟的損害可能是暫時的,對其軍事能力的影響可能微乎其微。但西方半導體行業蕭條的影響很可能會造成永久性傷害。

---------------------------------------------------------------------------

我個人對整則新聞的評論:

(1) 若仔細看整個法案細節的話,重點是禁止先進製程有關的設備或軟件商直接出口,成熟製程不受影響。而有美國國籍或綠卡的居留人士不可直接參與中國有關半導體廠商的營運,但純芯片設計企業不受此限。整體上,整個法案還有一些細節寫得不夠清楚。

Applied Materials, LAM等公司在中國的利益太大,政府強迫他們完全退出市場很難做到,企業們會有游說團隊向政府有關部門游說,盡力找尋可操作空間。

(2) 近數年的媒體報導方式,遇到有關政策便嘩眾取寵。跟著一堆政治網紅便大說一堆東西,大家一起圍爐傾談。但事實是很多相關細節連政府內部的人也沒完全提出定案。股市受情緒面帶動,相關股票大跌,足以反映市場對相關板塊的擔心預期。

(3) 新規針對的重點是先進製程相關的設備與製造。成熟製程沒受影響。以個人觀察倉中的中芯國際為例,近兩年宣佈的擴廠策略,全都在一些成熟製程,其芯片製造影響不大。而公司員工沒有一位是美國籍或持有美國綠卡。在應用層面,成熟製程足以覆蓋大多數商業應用,單是中國市場,需求依然很大,身為國內最大廠商,不愁沒生意。

(4) 三星與美國一些半導體企業,已公佈了第三季銷售數字的悲觀預期,一些企業也順應趨勢削減資本開支與減少員工。半導體本是一個很有周期性的板塊,而且發展過程極度燒錢,這跟永久消費型企業如可口可樂不同,也與平台型科技巨企的平台型增長模式完全不同。周期性本來是這板塊的規律。現在全球政經踏入不穩定狀態,不少國家已出現衰退,連帶電子產品需求出現大跌,當然是可預期的。

(5) 在成熟製程方面,經濟不景氣,相關企業已削減開支,中芯卻逆市大增產量,力圖增大市佔比。這可能導致產品出現供過於求,產品毛利出現大幅度下滑,行業可能出現一個寒冬洗牌,起碼在成熟製程是可能出現的狀況。

(6) 在最需要算力的發展中行業如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都需要先進製程的芯片,相關政策會拖慢內地在相關產業的發展,起碼未來三五年都會大受影響。

(7) 本人當然是外行人,不好對這板塊將來的發展作出預測。數月前看過一位去了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日本人說過,在半導體產業踏在別人走過的步伐追趕,浪費時間,成本效益低,現實是先進製程的芯片代工已進入物理極限,難以進一步在這條路上再進一步。倒不如依賴其他路徑,如提高封裝效率,或用其他材料研發新型半導體功率,後者便是這日本人在中國投資開廠的原因。

他的邏輯似是,只需要用成熟制程 (在這方面,國內絕對有能力完全國產化),加上在其他環節提高工藝與效率,即使沒有荷蘭最先進的光刻機,依然可以造出先進製程高端芯片的功效。

當然,在製造上可能已存在這個說法。在其他方面如軟件開發工具或GPU等,外行人很難知道行業發展狀況,保守地看,完成國產替代毫不容易,相信需要十年或更長時間。

(8) 科技行業出現逆全球化,連帶整個產業的發展速度會放慢。全球經濟增速放慢。過去十年間,在發達經濟體如美國,經濟增長主要源自科技產業,股市大市指數的增長也是源自科技股,其他板塊過去十年接近沒增長。如這板塊出現紅利消失,發展放慢的話,影響的不止是這板塊,連帶整個股市的氣氛與情緒都受影響。希望買進一些高科技公司跟著股價自然go go go的人,應不能忽略這可能性。

Monday, October 3, 2022

港股記錄 (2022年9月)

港股市場近況之差已不用多說,無論是內部抑或是外圍都充滿壞消息,正如數月前第一季結時所說,本年狀況比過去數年差很多,什至比全球金融危機時更差。

巨熊壓陣,但比起大市,港股倉的表現其實還可。大多數時間都在正數區比賽。到了9月,市場狀況更差,由月中開始,港股倉終告失守,跌進負數區比賽說到這裡,不得不用近年興起的潮語躺平去形容現況。現在市場資金不足,信心弱,對照現況中的全球經濟與中國經濟,著實沒有亮點。無論從圖表,成交量或基本因素,暫時看不出有什麼轉勢的先兆。

我自己不懂也不會估市,也不會大談什麼經濟理論,人均生產值,生產值增長率等,身在股市多年便會發現這類預測沒什麼重要性,加息速度或經濟增長率,預測這一些東西的意義不大。長居股市的人與喜歡大談經濟理論與預測的人,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

現在這個市況,無論如何已反映了很多負面因素,何時反彈或轉勢不好預測。唯一確定的是,即使未來數年全球經濟陷入一段艱難時期,總有不少公司可存活下去。看看日本數十年的衰退期,還是有一些公司的生意可紮實地營運與成長。再看得更遠一點,即使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全球狀況比現在更差,但依然有一直成長中的企業。對照歷史,放長遠一點的眼光,便要想清楚什麼行業或企業家可熬過這段時期,把企業造大造強。

有一點必須留意,就是全球出現逆全球化,未來數年或數十年時間,全球可能會踏入相對混亂的狀態,這跟過去數十年不同,過去數十年大致穩定和平的大環境中,選股可完全不理宏觀經濟,集中在各板塊從下而上選股便可。但現在不少行業明顯受到大環境影響。我個人比較相信時勢造英雄,即使資本高手如巴菲特,在其他國家出生或在混亂的年代成長,其資本增長的速度肯定大打折扣,香港地產大亨也是一樣。即使是其他東西如藝術有關,看看Beatles,不可否認這樂隊的質素與實力,但是,如他們不是唱英文歌,而是在一些連基本生活條件都缺乏的國家成長,真的可紅遍全球嗎?

在這大環境下,個人能力鬥不過時勢與大環境,選股時,先看清大環境如何影響整個行業,對於沒資訊優勢的散戶,這才是更明智的選擇。特別是對於港股而言,中國經濟明顯不全是市場主導,政府往往都會主導大局或有能力改變行業的大環境,先看一下國策是必然之事。

即使是美股,難道在這逆全球化的年代,投資者可安然認為只需要單看個股質素便可?拿科技巨企為例,利潤不少都源非美國地區。現在全球央行快速加息下,不少國家早晚都會身在債務危機中,在如此缺錢的環境中,打企業主意,抽重稅,打保護主義旗號,對巨企罰巨款等等,應陸續有來。姑且看看未來數年歐洲國家或其他國家如何慢慢拿Google/Meta/Amazon/Apple開刀。單在美國,現在政見完全兩極化,政客們為了得到選票,討好一大堆基層市民,搞反壟斷法,對科技巨企罰巨款,或實施措施限制它們壟斷市場的行為,有沒有這個可能性?總而言之,現在逆全球化的大環境,對於過去依賴全球化得益的巨企,無可避免會受到影響。

近一季中,油價出現一個大幅度跌幅,其他商品如農作物等也出現跌幅,市場出現炒衰退預期,現價已回復至俄烏戰爭前的價格。市場波動難說,即使是經濟出現衰退令需求減弱,但供應依然受限,起碼對於油價而言是這個狀況。我個人估計傳統能源會站在一個稍高的價格區間,維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三年左右)。在這狀況下,手持油股,現價計估值依然很低,派息高的情形下,這是主打防守的一步棋。

現在中國經毫無亮點的情況下,出口與國策相關是兩大比較值得注意的點子。

本季交影次數不多,主要是調整一下持股的比重,增持了一點跟出口有關的股票(百富環球與天能動力),也增加一位工業出口成員天工國際。天工鋼材的均價與毛利比同行高出不少,估值比同行高也是合理。現在內地由於疫情嚴防與地產下滑,國內鋼材相關行業的經營大受影響。半年報顯示,公司出口大增,填補了內地銷售的大幅下滑。公司指,受俄烏戰爭影響以致出口大增。事實應是歐洲工業飽受高能源價格打擊,需要減產與停產。在這狀況下,高質鋼材出口至歐洲大增,替代歐洲原有的工業產值,十分合理。買進天工就是打賭國外出口增長會加快,足以填補內地業務跌幅有餘。國策有關方面,主要是注意火轉綠電力股,與儲能或電力設備有關的股票。

其餘持股成員不變。放長遠點看,持續經營不少年份的企業,依然可持續營運。

---------------------------------------------------------------------------

本年度港股倉回報: 約-6%。

持股如下(由重倉成員至小成員,按重量排名):

中海油
中國船舶租賃
綠城管理控股
濱江服務
康哲藥業
華潤電力
天能動力
百富環球
中信資源
天工國際
其他 (倉位3%以下的小成員: 華領醫藥B蒙古焦煤)

-------------------------------------------------------------------------


Monday, September 19, 2022

從歷史名城Samarkand說起

上周上合組織成員國的領導人開會。 本次大會是疫情後首次在線下展開,大會主辨國是烏茲別克。主辦會議的城市是Samarkand (中譯:撒馬爾罕),在選址上,這城市特具意義。

歷史上,這城市是中亞地區的著名古城,有數千年歷史。這城市曾有一段長時間是波斯帝國的一部分。 到了現代,它依然保留波斯文化的傳統建築。 如下圖,伊斯蘭化的傳統波斯清真寺建築。

曾到訪伊朗的話,看到這圖片,還以為是一個伊朗城市。

在經貿上,它曾身為古代絲綢之路的一個主要城市,商業發達的同時,自然也吸引不少遊人與學者們的到訪。 波斯歷史上無數著名學者,哲學家,詩人都出自此地,或曾在此城久居,地靈人傑是也。

到了現在,當地人的母語依然是波斯語(跟伊朗的波斯語接近一樣),而不是烏茲別克的語言。烏國的語言應是突厥語言,即跟土耳其語系一樣,跟波斯語系完全不同。 單是語言上與文化上的完全不同,此城身為烏國其中一個最著名的城市,獨具風格。

大概在18世紀至19世紀初,波斯國力漸衰,在中亞與高加索地區經常性戰敗給蘇俄,不少國土給蘇俄瓜分。蘇俄國力漸強,國土大增,在管治上自需要更好的策劃。 中亞民族眾多,不少都是突厥 (在哈薩克,吉爾吉斯,烏國,土庫曼等),也有蒙古,波斯等,波斯民族主要在塔吉克。由於各地宗教語言各有不同,管治不容易。 

為更好控制各地方,蘇俄的方法跟大英相似,就是divide-and-conquer的套路。 把深具波斯文化的撒馬爾罕,本是大量塔吉克族人 (波斯其中一個族群) 定居的城市,從塔吉克劃分出來。把此城市劃分給烏茲別克突厥民族管理,從而制造烏茲別克人與塔吉克人間的種族矛盾。

到了現在,塔吉克人依然深知撒馬爾罕對自身國家的重要性,認為此城本應是國家的一部分,說起此事時張口大罵。  而住在烏國撒馬爾罕的塔吉克族,經過烏國管治百多年,依然保留自己文化,說波斯語,慶祝波斯新年等等,當然,國籍上是烏茲別克人。

我對此地所知不少,主要是因為同事有塔吉克人,也有烏茲別克人。 當然,我自身對中亞與中東的歷史還是挺有興趣。 

無論如何,我還未到訪中亞地區,將來有機會,撒馬爾罕的確是最值得到訪的城市之一。

無論是中亞突厥人發展的皇朝,或波斯帝國等等,大家都是陸權國家,古時透過絲綢之路,與各國經貿文化交流發展起來。 到了近數百年,西方國家工業革命,發展航海工業,稱霸海上貿易與軍事發展。 而船運在成本與效率上比陸運平宜太多,歷經三百年的全球貿易發展進程,地理上沒受益海運發展的內陸國家如中亞國家或其它陸權國家波斯等,經濟慢慢衰落,現在成了不起眼的國度。  現在中方以其基建能力,慢慢搭建各國間的基建設施,增加運輸效率,加強各國間區內貿易,且看區內各地方會否回復昔日經貿發展的光彩。

從這方向看,本次上合組織會議在一個絲綢之路上的文明城市--撒馬爾罕--展開,別具劃時代意義。

------------------------------------------------------------------

回說這上合組織,現在慢慢狀大,大國有中俄印,還有區內的中亞五國,今年伊朗加入成為成員國。 而區外國家如中東的沙地以非成員身份進入。 

所有國家加起來佔全球GDP三成左右,再加上不是上合組織的區內國家,大家加起來GDP接近全球四成。當中,俄羅斯伊朗卡塔爾加起來的天然氣儲備佔全球六成,還有中東與俄羅斯的石油資源,中亞地區大量貴金屬與農業資源有待開發。另外,中國的工業基建製造的效率,加上南亞如印度的低端產業具有低成本人口增長紅利,一整塊亞洲區內經濟互補合作的潛力巨大,基本上形成一個必然合作的趨勢。

國家間自然有各有各的潛在衝突,如中印邊境問題,伊朗與沙特等的宗教分支衝突,阿富汗問題,中亞各國民族間的矛盾等等。 大家如何在一起合作的大前提下,平衡自身政治經濟利益,需要時間觀察。  

印巴把對方視為世仇,大家同時都是上合經織一員,即是說,政治上不妥協下,雙方還是可身在同一組織談國際合作。本年伊朗身為新成員,阿拉伯世界的國家如沙待與阿聯酋正在申請加入,從前的世代中,代表伊斯蘭兩大分支的伊朗與沙特勢成水火,但疫情後情況有變,大家似乎都不介意在自身發展的前提下合作,或許這類國際組織提供雙方合作的通道。

從局外地區如西方媒體的方向看,當然是以divide-and-conquer的殖民統治思維為主流 (核心價值是西方霸權統治世界,再以民主人權普世價值或國際規則等口號去包裝,沒有思考力的人,當然只懂看包裝),把中印矛盾無限放大,再把中俄矛盾放大,跟著便說一堆極權沒人權的國度走在一起。

Friday, September 9, 2022

能源危機衍生新投資機會

在俄烏戰爭持續的情況下,利用這文章整理一下正在思考(或曾思考過的)的投資機會。

近日,G7對俄油實施價格上限限制,俄羅斯斷供天然氣作回應。

過去數十年歐洲嚴重依賴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本年俄烏戰爭爆發,各國陸續找尋替代俄羅斯天然氣的不同途徑。替代途徑可源自美國 (經過大西洋LNG船運),北非如阿爾及利亞/西非如尼日利亞 (經管道天然氣,經摩洛哥接駁西班牙南部的天然氣管道,或經突尼斯接駁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島的管道),地中海東部塞浦路斯附近 (經過地中海LNG船運),高加索地區如阿塞拜疆 (管道天然氣,經土耳其),或遠至中國(經LNG船運,去荷蘭的港口)。

歐洲慢慢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整個過程需要一段時間,約認真計劃完全擺脫俄國輸送,至少需要三至五年的時間。當中,需付額外運輸成本,而且賣方趁勢高價簽長約綁定生意。無論如何,歐洲付出極大代價換取正常天然氣供應。

對於俄羅斯,近兩年資源價格大漲,國家收入大增,近期還有底氣對歐洲斷供天然氣。但長遠去看,對自身經濟損害極大。首先,一些天然氣儲備極高的國家如伊朗與卡塔爾,因應天然氣的高價格,以表示會大力增加自身天然氣供應,其中最大買方自然是歐洲,從中東地區的話,可能部分是管道天然氣經高加索地區與土耳其進入歐洲,也有部分以LNG船運輸入歐洲。開發天然氣新供應需要數年時間,即2025年後,天然氣價格回落是大概率事件。

俄羅斯超過一半的能源收入源自歐洲,現在政府想法增加對亞洲的供應,填補未來可能失去源自歐洲的收入。增加供應的方式,可經新的管道(2024年開始投入運作輸入中國)或增加船運去亞洲各國,但長遠而言不可能完全取代失去歐洲收入的代價。

投資的話,太長遠的事件不能預計,特別是政治事件。單純看未來三五年便很足夠。當中的重點已在上述提到。無論是從歐洲或俄羅斯去看,都需要大量額外的LNG船或油船,由於船隻的需求是剛性而且會持續起碼數年,當中自然有造新船的需求,而不單是臨時租船。這大環境大大利好上游造船廠。全球最大廠商是韓國,第二是中國。這類型的船隻難以短期大量增產。造船成了賣方市場,坐地起價,按金需求大增不在話下。中國船舶是國產最大的造船廠,可惜此公司只在內地上市。

其次便是能源船運的營運商。中遠系旗下的港股中遠海能的主業便在於此。但我個人對中遠系有偏見 (2021-2022曾持有中遠海控約一年半時間,利潤不少,但依然對此公司的治理不能完全放心),當然,單從股價去看,沒有買進此股錯過了不少收益。

再其次便是能源船隻租賃商,但此類公司的主業是經長約綁定的租金收入,現在大順境下,公司收入也難以突然大增。港股中有中國船舶租賃,是中船集團旗下子公司。此公司部分業務是自營船隊,一部分是能源類船隻,或多或少受惠現在的大環境。如果未來數年能源類船隻需求高景氣度持續,長約續租時可加租。收入慢慢增加算是大概率事件。此類公司爆發力較差。

回到歐洲的問題,細心思考的話,天然氣供應減少,居民冬天少開暖氣,取而代之的是室內以厚衣暫代;減少沖洗的次數,室內減少用電,什至還可回到過去,燒木燒柴取火供暖減少無謂浪費,多一分節約,理應可熬過去。

歐洲問題最大是工業。能源用途主要是運輸,發電,儲存。一些主要成本源自能源的工業制品(或化石能源衍生品),產品高度同質化。能源成本過高的話,工業產出便難以與其他能源成本較低的國家產出競爭。此類工業制品多是傳統業務,中游產品為主,過去供需穩定,價格波動少。價格波動主要源自經濟起伏,市場價格自動調節。

現在歐洲能源成本大增 (即期價格過去兩年上升超過十倍,有行內人士認為市場還未反映最惡劣的情況),此類工業制品已失去競爭力,歐洲廠家唯有減產或停產應對。這樣一來,市場的總產能會出現供應缺口,即使現在市場預期經濟出現衰退,但對於一些歐洲產出佔比高的工業品,供應缺口應比需求減少嚴重,市場價格會出現明顯上調。同時間,能源成本低的地方可增大產能應對問題。這類同質度高的工業品可快速提升產能 (同時間,能源成本較低)的國家,首推中國。今年歐洲停產,接著供應空缺導致市價大升的狀況,最快應下年便會出現。

從這方向思考的話,可集中在化工,原材料或中游工業制品出發,找尋相關資料,看看歐洲區所佔的全球市場份額,歐洲佔比愈高愈好,其次,產品成本中,能源成本佔比愈高愈好。跟著便是找尋出產這類產品的龍頭中國廠家。不少主要供應商應已上市,不少都在內地上市,但理應還有一些在港股市場上市。我的選擇是主要從化工板塊入手。一些醫藥板塊也可考慮。未來數周,空餘時間便從這個大思路中尋寶。

個人預計,一些能把握這機會的廠家,可順勢佔據歐洲同業的市場份額,即使數年後歐洲能源危機解除,這些廠家已能透過大規模產量壓低成本,造成既定事實,歐洲廠商想重新奪回市場份額,應不太可能了。有危便有機,富貴此中尋,對散戶而言都是一樣。現在市場上百分百的人極度悲觀,兩年前出現的股神銷聲匿跡,此不積極選股應對,更待何時

Wednesday, August 31, 2022

世界盃 2022

2022世界盃由卡塔爾主辦,歷史上第一次由西亞國家主辦世界盃。以下是有關這屆世界杯的一些有趣資料:

(1) 主辦國卡塔爾可能是歷來足球水平最弱的主辦國。歷史上從未打進世界盃決賽周。是次賽事,卡塔爾將以主辦國身份參賽,是首次參加世界盃決賽周。

(2) 首次有五支亞洲球隊參加世界盃:日本,南韓,伊朗,沙特阿拉伯,卡塔爾。

(3) 為了準備是次大賽,有報導指出,卡塔爾花費高達二千億美元。肯定是歷史上最昂貴的賽事。

(4) 整個國家面績小,總人口只有三百萬左右,當中大多數是外勞,本地卡塔爾人只有四十多萬左右,佔整個國家人口不足兩成。但卡塔爾的天然氣儲備卻是全球第三大,人均計,這國家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5) 所有比賽都在8個球場舉行。由於國家小,各球場的距離很近,不少球場間的距離只有數十分鐘車程。最遠的球場距離市中心只有一小時。即是說,球迷們可以在同一天去不同場館觀看不同比賽,這可說是本屆世盃最有趣的賣點之一。

(6) 在提升國家足球水平上,政府過去十數年花費巨大。在本國建設最先進的運動訓練措施,從全球找來最優秀的教練團隊,本地球會不停找到歐洲南美的著名球星效力。

(7) 在國外的部署上,卡塔爾在非洲國家如蘇丹建立足球青訓學校,最優秀的年輕球員會提拔到卡塔爾受專業訓練,同時間給予他們卡塔爾的護照,為國家隊比賽。同時間,還讓一些在卡塔爾球會效力的巴西或非洲球員出入籍卡塔爾,給予他們巨額獎勵,增加國家隊的水平。現在卡塔爾國家隊中,不少球員都是經過這兩個途徑代表國家出賽。

(8) 卡塔爾政府多年巨額花費,無疑也得到很大成果。2019年阿聯酋舉行的亞洲盃中,卡塔爾以全勝的戰績贏得這屆比賽。我當時在現場觀看了一些卡國的比賽,決賽技術性擊敗日本取勝。卡塔爾無疑已是亞洲區的強國。

(9) 由於夏天炎熱,外國球員根本難以比賽,所以本屆比賽轉移到十一月至十二月,這段時間的天氣約在十五度至三十度間,十分合適運動比賽。年底決辦世盃也是歷史上首次。

------------------------------------------------------------------------

距離比賽不足三個月時間,現在卡塔爾整個國家正全力準備舉辦是次世界盃,但當中有一個難解的問題,就是對於一個小國而言,需要在短時間迎接一百萬球迷,住宿方面著實不容易,什至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無論如何,為解決住宿問題,聽聞卡塔爾將在當地沙漠打造千個臨時帳篷,讓球迷留宿或觀看直播,也準備一些豪華遊輪迎接球迷。

由於酒店肯定不足,意味當中有部分球迷將在附近的中東國家觀看比賽。對於有球票,卻找不到當地住宿的球迷而言,唯一可做的,可能是留宿附近的國家,再在比賽日當天飛到當地觀看比賽。

一些鄰國如沙特,阿曼,阿聯酋已有所準備。沙特打算對持球票的遊客放寬簽證手續,同時希望藉此引進更多外國遊客。各國也打算舉辦一些專為世盃而設的活動,除推動旅遊收入,還希望增加當地的旅遊資源的知名度。

當中,阿聯酋的杜拜給外界認為是受益最大的地方。不少球迷將利用杜拜做基地,來往卡塔爾觀看比賽。而事實上,波斯灣地區的確只有杜拜擁有最多旅遊資源,足以容納數十萬球迷。

據說,世盃開始後,區內往返卡塔爾的飛機將會增至一天接近一百班。而當中接近一半都是往返杜拜。一些高端酒店更有在酒店完成登機手續的特別服務,方便球迷往返當地。

至於個人方面,還未訂票,還未決定是否應觀看一些比賽,主要是年底可能有其他事情,所以到了現在還未做出任何決定。

無論如何,本年年底應會為波斯灣地區帶來一段熱鬧的時間,本年對全球而言,真是壞事一堆,希望一個運動比賽可為世界帶來一些正面的信息。

Friday, August 19, 2022

近期港股市場

近數季港股市場踏入一段異常艱難的日子。宏觀上,有三大負面因素影響市場:

第一:內地推行嚴格動態清零政策;

第二:內地房地產硬著陸,與其對整個經濟帶來的負面效應;

第三:去年起一系列監管政策。

除了這一些跟經濟有關的因素,還有外圍因素如:

一:俄烏戰爭;

二:美國急速加息抽走大量游資;

三:中美關係惡化引發的負面情緒。

這麼多因素同時間發生,十分罕見,起碼以我在股市的經驗中,從未見過這個情況。

先說近期經常看到有關內房的新聞。真正有層次的討論其實不多。中國崩塌論不是今年才出現,這個論調已說了三十年,還可以再重覆數十年,有需求便有供應,有捧場客愛聽的東西,總會有人提供有關故事,大家一起圍爐開心打飛機一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感覺應很爽。

回到正題,樓市向下加上不少人身負不少房貸,對消費市場的影響可想而知,還有一切直接間接由地產帶動的行業如水泥,家電,建材等等,負面影響極大。現在中央慢慢推出政策救市,但救的主要對象不會是開發商。估計大量中小民企會消失,少量民企會存活,無效的資本運用大量出清,整個過程極痛苦。把中國說成90年代的日本,會迷失三十年,卻言過其實。中日兩國情況完全不同,根本不能比較。

至於疫情相關的嚴格清零政策,樂觀點看,總有開放的一天,即使不會馬上完全開放,但也會慢慢分階段開放。起碼下年起,情況應比現在好。香港某程度上有示範作用,先由香港渡過慢慢開放至完全開放的過程,會從中提供一個範例給政策制定者參考。

對各行業的監管政策,應已到達尾聲。這點沒什麼好說,補習,科技兩個板塊是重災區,各大上市公司中,合共數萬億市值完全消失。據聞當局已慢慢默認一些中小型補習社重新營業。表面上寫得好看,聲稱舉行一些課外活動或興趣班等等,還是可以營業的。 科技板塊上,即使監管政策到尾聲,一堆大型科企很難重拾過往的高速增長動力。若把它們看成低估的價值股,而不是高PE增長股,這是另一玩法,未必不可行,但對於真正專注科技股的人而言,應算是已變質的板塊。

至於外圍方面,純粹情緒面的東西不好說。

若看俄烏戰爭,也曾看過Nassim Nicholas Taleb的著作Antifragile (中譯:反脆弱),便會發現兩個擁有反脆弱性的行業:油運,與液化天然氣LNG船運。長話短說,船運是長周期行業,造船時間長,造船速度經常趕不上行情變化,中間有一至兩年的時間差。現在俄烏戰爭引發的歐洲對俄制裁,搞亂了原有的能源運輸,效率變低,價格高企,所以油運與LNG船運的超高景氣度,與干散貨/集裝箱船運比較,出現完全不同的行情。

說實話,除了上述這個認知,本年度對選股我沒有其他好的看法。在這個市況,沒有太多想法反而是好事。看看今年的港股市況,資金在板塊間輪動的速度極快,不少板塊出現一輪小升幅便無疾而終,追漲的人在今年應已慘輸。對於我這類長時間滿倉的人而言,這類市況真的很難應付。

內地經濟中,中央不大力放水,內房硬著陸,內需疲軟,只有出口依然堅韌。出口類企業與股票不少,不少出口類企業都沒有固定護城河,產品毛利不高,不過,專心從下而上找尋,還是可找到一些好目標。若放眼中長線,還是要看新能源,與自主化/國產化兩大主題。有一些大趨勢很清楚,如:

第一:中國基本上已控制整個太陽能相關製造的供應鏈,風力發電設備也大致上完備。經過俄烏戰爭,歐洲政府會推出政策,加快增加新能源供應的比例。這類政策多是中長線,帶動中國有關產業出口增長動力。

第二:因為規模效應與政策推動,新能源發電成本會慢慢下降,長遠對新能源電力營運公司是一大利好 (前期設備建造投資大,但設備完成後的十數年間,基本上踏入無本生利的階段)。

第三:新能源發電多受到環境或天氣等限制。一些儲電設備商,與智能電網配電供應商等,可以在這個順風大環境中慢慢造大。

至於自主化/國產化,宏觀上我沒什麼看法。這類行業應比較合適從下而上選股。

現在市況到達這個階段,負面因素不少都在股價上反映,過於悲觀或樂觀,或任何精準預測,都意義不大。由2021年一月一日計,恆指已下跌接近三成,港股倉在這段時間基本上原地踏步,沒有賺沒有輸,表現比大市好。個人的操作方法還算是可以在這市況熬下去,姑且看看市況未來如何發展。

Wednesday, August 10, 2022

中東國家: 對台海問題的看法

近日,在國際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則新聞,要算是跟兩岸有關的資訊。突然間,俄烏戰爭似無人再理會。

台海問題,長遠而言,對世界大局更重要。稍為多看國際間資訊,看局外國家如何應對這事件,不失為一件好事。

本文純粹提供中東國家對這事件的官方回應或有關資料。

---------------------------------------------------------------------------

(a) 先由阿聯酋說起:

阿聯酋外交部在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對台灣進行有爭議的訪問後發表聲明,申明尊重北京的「一個中國」原則。

阿聯酋在聲明中「對任何挑釁性訪問對穩定與國際和平的影響表示擔憂」,這說法可能是暗指佩洛西的台灣訪問。

阿聯酋外交與國際合作部周四發表的聲明稱,該國「重申支持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可看這則新聞 

--------------------------------------------------------------------------

(b) 卡塔爾:

卡塔爾週四表示,正在密切關注台灣局勢的最新發展,呼籲各方避免事態升級,遵守國際合法性和聯合國有關決議,強調美中兩國在維護安全與穩定方面的重要和關鍵作用,無論是區域性的還是國際性的。

外交部周四在一份聲明中強調了卡塔爾支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堅定立場以及尊重國際法原則的重要性,包括國家主權和國家間友好關係的原則。

可看這則新聞

-------------------------------------------------------------------------

(c) 以色列:

來自耶路撒冷郵報的時事評論:(可看這則新聞)

可能有些人認為,由於以色列與美國的關係很好,與中國關係都很好,它可能在緩和緊張局勢方面有所幫助。

如果有人懷有這樣的想法,前駐華大使馬坦維爾奈有一條建議:「不要。」

「不要捲入其中,」他說。「這不是以色列的戰鬥。這與以色列無關。這是複雜的美中關係的一部分。遠離它——盡可能遠離它。」

「我們在畫面之外,」他說。「這是中美之間的一個複雜問題。它與我們無關。」


在五月底,另一則有關兩岸的報導(可看這則新聞):

據報導,以色列外交部已指示其在世界各地的代表不要邀請台灣外交官參加官方活動或參加台灣代表組織的活動。

高級外交官員沙格里爾發出的緊急信息警告以色列外交官不要邀請他們的台灣同行參加最近作為以色列第 74 屆獨立日的一部分舉行的活動,或參加 10 月慶祝台灣獨立日的活動。

以色列文件澄清說,代表不應在公共場所或以色列大使館或任何其他官方設施與台灣外交官舉行正式會議。

該報告援引一位外交官員的話說,該文件並不構成對以色列官方政策的改變,而是對現有指令的澄清。

---------------------------------------------------------------------------

(d) 伊朗: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納賽爾·卡阿尼說,美國官員最近干涉中國內政和侵犯其領土完整的「製造緊張行為」是華盛頓在世界不同地區採取干預主義政策的一個例子。

卡納尼補充說:「伊朗將尊重國家領土完整視為其外交政策的原則之一,根據這一宗旨,支持一個中國政策是毫無疑問的。」

可看這則新聞 

-----------------------------------------------------------------------------

(e) 敘利亞:

敘利亞外交部譴責佩洛西訪台,稱其為「不符合國際法,不尊重中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敵對行為。」國營新聞媒體 SANA。

「敘利亞只承認一個中國,」該部補充說。

可看這則新聞 

-----------------------------------------------------------------------------

(f)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今天申明其支持中國主權、領土完整和統一的立場。

巴勒斯坦主席團重申巴勒斯坦長期以來支持中國及其主權和領土完整併充分尊重一個中國政策原則的立場。

它呼籲停止任何違背一個中國政策原則的行為,同時確認中國捍衛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權利。

可看這則新聞

-----------------------------------------------------------------------------

(g) 阿拉伯聯盟:

週二,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對台灣進行了有爭議的訪問,阿拉伯聯盟宣布支持中國。

據《新阿拉伯》報導,聯盟秘書長霍薩姆·扎基表示,聯盟的立場基於維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堅定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可看這則新聞

註:阿拉伯聯盟目前有22個成員國:阿爾及利亞、巴林、科摩羅、吉布提、埃及、伊拉克、約旦、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亞、毛里塔尼亞、摩洛哥、阿曼、巴勒斯坦、卡塔爾、沙特阿拉伯、索馬里、蘇丹、敘利亞、突尼斯、阿聯酋和也門。



Wednesday, August 3, 2022

格魯吉亞一遊

 由於有額外假期,上周末抽空到了格魯吉亞一遊。

格魯吉亞是前蘇聯成員國,地理位置在黑海與里海中間,也是高加索地區三國其中之一。由於地理上身在亞洲與歐洲中間,此地方在歷史上是東方與西方間的貿易要道,當然也成了不少大國曾統治的地方。

由於長時間活在前蘇聯的管治下,首都Tbilisi到處都可看到前蘇聯時期的建築。根據我數天的觀察或與當地人接觸,中老年人全都可說俄語,不懂英語,衣著保守,不茍言笑。年輕一代已很西化,完全不懂俄語,可說流利英語,打扮時尚,晚間年輕男女在街上遊走,都是入型入格的打扮。國家在90年代獨立於蘇聯後,在教育上應進行了徹底整改,所以兩代人間差異明顯。




若對各地不同語言稍有興趣的話,便會發現格魯吉亞語是世上其中一個最獨特的語言,無論字母或是文法,都跟歐洲語系,東歐斯拉夫語系,中東的阿拉伯語,波斯語,土耳其語等完全不同。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這國家是圍繞高山建成的,山區成了自然屏障,數千年間與外界交流比較少的情況下,民族依然保留了自己獨特的語言。


近年來,格魯吉亞政府已嘗試引入外資。在引入遊客方面做了一番功夫,簽證可在網上申請,而對於附近的中東產油富國,更實施免簽政策。好像我這類居民,免簽當然十分方便。當地的遊客中,俄羅斯人佔多數,中東阿拉伯人也不少,也有少量歐洲遊客等等。為迎合遊客,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人,一些餐館已表明食物halal (長話短說,即處理食物的方式,是伊斯蘭教義中容許的)。

根據官方數字,遊客近十年增長一倍,在舊城的老街窄巷間,可找到不少平價民宿,或一些中小型旅館酒店。由於暑假關係,在市中心的遊客區,有大量中學生或大學生等年青人出來工作,口中說著流利英語,向遊客售賣紀念品,或推薦餐館,租車司機服務等。

首都有一些著名的溫泉,由於當地水源全是來自高山區,天然不受污染,質素極佳,高山水過熱後的化學成份有助人體驅寒與消除疲勞。這一些私人溫泉sulphur bath深受遊客歡迎。我嘗過後,只是感覺一般,但看到不少阿拉伯人與俄羅斯人都感到十分滿意。


現在是夏季,但溫度不高,在沒有陽光照射的地方,還感到一點涼意。似終是高山區氣候,我估計冬天應是嚴寒。由於氣候關係,當地食物都是高熱量為主,高蛋白為主。對於俄國人而言,格魯吉亞不會陌生,史達林便是格魯吉亞人。而格國的食物在俄國更是普遍。

著名食物有餃子khinkali:

用焗爐烘焙的麵包,名叫khachapuri,當中還有不同口味可供選擇。下圖是其中一款最普遍的,含有芝士與雞蛋。

這不是香腸或飾物,而是混合生果與核桃的糖果churchkhela,在格魯吉亞隨處可見:

另外,由於氣候與地理關係,格魯吉亞盛產紅酒,這地方生產紅酒的歷史悠久,而且價錢平宜。


整體而言,當地人生活節奏緩慢,大多數人對外來遊客很友善。我個人最有印象的,要算是第一天到步見到的的士司機。他沒有用錶量度行走距離,但我沒所謂。身為外來人,如有本地司機故意提高價格賺錢,只要不是太離譜,我認為問題不大。我他帶我去數個比較有趣的景點。整個行程當然是身體語言交流,身為老人家,他也不懂英文。

可能是年齡有關,老司機不太熟悉附近的道路,在車中的時間比較長。雖然只是身體語言交流,但老司機嘗試一切方法去跟我們交流,說一些格國的文化,或時事有關的東西。

整個行程約四小時左右吧,有一些時間他也在車中等候我們。到了下車時,他竟揚手表示隨意給點錢便可 (身體語言與表情是這個意思),我也隨意在口袋拿了一張大碼鈔票給他,揮手叫他不用找贖。我們下車時,他馬上表示,「是否需要找贖?」 連忘問: 「it's ok? no problem?」   道別時,老人家十分高興,似是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在當地嘗試了解物價後,才知道當天的路費可能等於他三到五天的收入。

在世界各地遊走,看到的,相見的,大家可坐在一起隨意交流的,都算是一種緣份。金錢方面多付一點完全不是問題我個人而言沒什麼所謂

Monday, July 25, 2022

生活點滴:舊式老店

在杜拜,最多人談論的是七星酒店Burj Al Arab(下圖可見),或哈利法塔,或購物天堂,或沙漠騎駱駝,或音樂噴泉等等。對於居民而言,除非有朋友或親人到此一遊,身為東道主的身份帶他們去這些遊客必去的地方,否則,平時都不會經常去人多擠塞的遊客景點。


我個人而言,有空閒時間的話,在老杜拜的街道四處閒逛,尋找地道美食,有特色的建築,或嘗試理解某區的老歷史,都不失為一個樂趣。

似終,杜拜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城市,外來人口比本地人口高出數倍。不同民族,不同國籍的人,在街上人來人往。這城市的發展其實只有數十年歷史。可看以下兩圖(1990年與2013年的比較的比較):

數十年的時間,發展的快速外人難以想像。政府沒有滿足於此,近數年不停推出新的社會與經濟項目,支持新能源,人工智能,數碼貨幣,經濟多元化等等,再過十年,杜拜會以完全不同的外貌呈現於大眾眼前。正正因為這城市變化快速,在當中找尋一些不變,即多年不變的老街或老店,自是一件趣事。

杜拜其中個老區,叫Karama。這地方距離金融中心與哈利法塔其實不遠,大概只有十分鐘車程,遊客當然不會到訪這區。這區有一些老街與房子,十分殘舊,由於地點方便,鄰近地鐵,一些收入較低的家庭都喜歡住在這裡。住民多來自南亞國家如印巴,孟加拉,尼泊爾等等。


老實說,這一些國家經常給人一種衛生狀況不佳的第一印象,但在杜拜的話,即使是低收入家庭的住處都不可能衛生欠佳,政府不會容許這情況發生,政府的效率與法律,令居民守法守紀律。

這區殘舊物業的確不少,而政府也慢慢推行一些舊改的行動,在區內重建,近三至五年已明顯增加一些新樓。當然,新樓的租金提高很多,不少收入僅足以糊口的人不會住在新樓,唯有搬走了。而一些收入稍高的人,看到這地點極佳的舊區慢慢出現新樓供應,樂意搬入。其中一個結果,便是區內餐館也慢慢漲價。對基層工人或家庭,在這城市生活,實在不易。(下圖可見,左排是新樓,右排是舊的。)


我個人而言,周不時都會到這區閒逛,找找地區特色美食等等,基本上是我的生活習慣。本文不談各特式美食,只談一間老舊文具店。我近年都定期光顧此店,文具類用品如紙,筆,記事本等等價格極佳,比大型連鎖店平宜,但這不是重點,即使這店的價格沒有優勢,我也照樣到訪。部分原因是長期顧客的忠誠。另一部分原因是日常生活中的芝麻小事,我有很強的慣性。形成習慣後,不會刻意去改變。

老闆年齡與我相若,三十多歲吧。這文具店已開業四十年左右,創店人是老闆的爸爸。他們一家人來自南印度。爸爸開店多年,近年年齡漸大,回去印度老家退休了。兒子是第二代在杜拜出生,這城市基本上是他的家鄉。孩童時回印度都是探親,基本上沒有在印度長期生活。

現代零售業變化快速,大型連鎖店侵蝕小店小生意的利潤,還有近年網購興起,此類舊式文具店經營實在不易。身為第二代守業老闆,因應時勢做出一些生意上的改變。老爸單純做零售,但他早在十年前便在一處郊區自設廠房製造文具,不用再從印度進口,因而降低營運成本。跟著便是從零售,慢慢擴充至做中小型批發,跟一些學校,寫字樓,大公司等等簽約綁定,定期定量把產品供應客戶。

一系列變革後,生意總算穩定了,起碼可營運下去。疫情開始後,我早數天才再次惠顧這店,老闆說話依然慢條斯理,有禮友善。小生意沒有給疫情無情吞噬,創業難,守業更難,老闆的態度永遠都是從容不迫。

順帶一提,極好寫的原子筆,一枝2AED(四港元左右)香港還有這價格嗎?

 

Thursday, July 14, 2022

歐洲經濟危機

1990年波斯灣戰爭後,伊拉克受國際制裁,石油禁運,當時的全球油運狀況中的灰色地帶,數年前在一次社交場合中聽說過。

近來,西方國家對俄油制裁,禁運等,我沒看政策的細節,但人性不變,行業運作不變,資本家的想法不變,我相信當時的情況會重現。以下所說的,只是概況,我不是行業專家。

---------------------------------------------------------

坊間的說法中,經常把所有原油混為一談,其實,按油的成份,化學物質等,各有不同用途。有自駕經驗的朋友自然明白,把柴油加進你的自駕車,看看會出現什麼效果。

市場綜合油價去看,某國突然增產,其他因素不變,看供需的話,油價會下跌。這不代表市場新增的原油可取代其他國家的原油。

俄油跟中東油不一樣。俄油是重型油 (heavy crude),琉成份比較高。中東油是輕型油。以質量而言,中東油是市場上最高質的油。俄油與其他國家的油質量比不上它們,但不代表中東油可取代俄油的用途。

俄油若佔全球產量一成左右,其主要出口在歐洲市場,和其他原油或化學物質一起再提煉,用於不同的工業用途。歐洲的工業家當然知道這些細節,基本上某些既定工序中,涉及俄油的成份,其他油不可取代,一些建設費用昂貴的設施,限定只能用俄油。

現在問題來了:政客硬性規定對俄油實施禁運 (管道運輸是允許的,但禁止船運。無論如何,管道運輸不能覆蓋所有進口量),會有什麼後果?

市場中一些原油broker,已聞到一個很大的套利空間:租賃私人公司的油船,買進俄油,在船中放進其他國家的油桶,跟著把船運行到馬來西亞或印尼等擁有煉油設備的國家,把俄油混入其他油提煉,到時候,已分不清船上的油的來源,當然可順利把油賣給歐洲買家。

搞這些灰色地帶生意的broker與私人公司,難道不怕給歐美制裁? 什麼國家的人竟會這樣沒良心,跟惡霸國家俄羅斯做生意? Sorry,資本家是看利潤的。有高利潤的生意,總有人會做。

基本上可以告訴讀者,這一些套利機會主義者多是歐美白人。談正義? 這工作留給鍵盤戰士。

重要的事情重覆一次:有利潤的東西,不管這事物是否違法,是否違反道德或正義,總會有人去做。這跟國籍,民族,文化等毫無關係,這是人性使然,人類社會發展永恆不變的真理。

整個過程中,套利的中間商大賺,而俄羅斯依然可賣出相同產量的原油,或許較市場價低,但現在油價身在歷史高位,現在的原油收入比起從前高出很多。歐洲買家從中間商買進原油,當然是超高價買進。因為要付中間商的服務費,油運成本等等,付出比市場價高出很多。

除了中間商套利,其他國家或許有人樂做中間商,參與這個套利遊戲,也不會令人奇怪。

整個俄油禁運的政策中,誰是輸家?心水清的人自然知道。

不得不提,跟俄油成份相若,應是委內瑞拉的原油。但委國受美國制裁多年,業內設施多年沒有技術更新,已不可能大力增加供應取代俄油。

俄烏戰爭開打,俄受西方國家制裁,致使能源與糧食價格大漲,俄國出口石油,天然氣,煤的收入大增,一天收入約十億美元,當中超過一半(市場估計約六億)源自歐洲,而俄羅斯一天的軍事支出約二至三億。

即是說,有人口頭上支持烏國,實際上一直金援俄羅斯戰爭。而一切制裁措施反而令俄國收入更豐厚。整件事的進展怪異。

--------------------------------------------------------------------

歐洲深陷能源危機,天然氣價格倍升,已不單單影響平民用戶。對用戶而言,電費或燃料費大增,月支出可由30 euros變成120 euros

天然氣除了供電外,還有各類工業用途。如市場上的organic food,主要成本源自天然氣發電,但成本大漲後,企業家做不下去便要減產或停產。化肥等企業也是相同情況。

石油與天然氣價格大增,各類工廠都難以營運下去,歐洲會出現一個去工業化過程,工業產值大跌本來,因為環保政策與員工福利等政策,歐洲工業(比起亞洲區)已失去競爭力,現在情況更差。

歐洲與美國的情況大不同。美國是產油大國,糧食大國,還有資本市場上的深度與擁有大量高科技巨企,底層實力很強。

糧食方面,生產有時間差。歐洲糧倉烏克蘭身在戰爭中,農民不能趕及播種,會影響年底的產出,不是現在。實質影響未完全展現在市面。基本上可肯定,通脹高峰還未在歐洲出現,看年底吧。

歐洲糧食與能源依賴進口,過去十數年經濟停滯不前,疫情令經濟受重創,還要面對能源糧食危機引爆的全面經濟危機。解決危機或許需要一些補貼工業家與平民的政策,但這需要錢,而大量提高軍費應對俄羅斯,也需要錢。提高新能源的佔比,慢慢取代俄羅斯天然氣? 不是不可能,但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巨額投資。

在經濟倒退,工業產值大跌的情況下,還有糧食與能源帶來的高通脹,再加上歐元持續下跌,進口物品變得昂貴,人民的購買力會出現大幅下跌。

基本面如此差勁的歐洲,歐債接近零息沒利潤,誰會買歐債?

整個歐盟區沒有加息條件,但現在美國快速加息,不跟進的話,歐元可能會跟日元一樣,出現大幅貶值。央行陷入進退兩難。

看準時機,沽空炒家會對歐元與歐債作出行動。不問可知,這些炒家都是來自盟友美國。

能源與糧食帶來的通脹影響全球,但一些國家所受影響較少。現在俄羅斯需要在亞洲打開新經貿渠道,亞洲國家至少不用像歐洲一樣,以遠高於市場價買進石油與天然氣。另外,亞洲人主食是米,它的供應鏈不受俄烏戰爭影響。跟歐洲依賴的小麥大麥的狀況不同。的供應主來源之一,正是烏克蘭與俄羅斯。

Monday, July 4, 2022

港股記錄 (2022年6月)

本季度環球市況依然十分波動。近三個月可說的話題其實很多,但盡量長話短說吧。幣市崩盤,不少炒幣高手損手。一些美國韓國炒幣專家輸得一敗塗地,整個幣市中好像損失了數千億美元?

幸好中國國內早已於去年禁幣炒賣,否則的話,根據國人的好賭特性,現在國內輸清光的狀況應比其他地區嚴重十倍。有時真的只能說一物治一物,外人可能永不理解國策,但有些政策真的是為國情訂定。

除了幣神外,不少美股股神好像消失了,何解? 原因顯而易見便不多說。這是股市規律的一部分,周期循環不息,數年後依然會出現一堆股神,但到時可能換成新一代2000後股神。

現在市場上一大堆類似的資訊,如加息縮表,通脹等,還有戰爭或疫情等,我便不多說了。即使是經濟衰退,也沒什麼大不了,經濟有起有跌,本是規律的一部分,沒什麼需要多說。

最令人擔憂的,是系統突變產生的變數。美國先快速加息,然後歐洲與其他地區也會慢慢把加息節奏加快,環球金融體系從未試過經歷這狀況,當中會產生的變數很難預測。

唯一比較肯定的,是未來一段不短的時間內,環球通脹 (特別是西方國家) 率會比過去30至40年明顯有所提高,這是供應鏈重組,去全球化,發展新能源而不顧傳統能源,必要付出的代價。

過去十年間,美國利率接近零,美國的金融高手利用financial engineering去提高股價。企業高管眼見借貸接近零成本,大額借貸跟著回購,不用做任何研發或提升公司生產力的狀況下,公司回購後股數變少,變相EPS等數據更好看,雖然公司負債率大幅提升,但由於借貸沒什麼代價,市場也不會理會什麼負債率了。不少公司經過數年的操作,數據好看,股價自然不停上升。未來數年,這金融遊戲應不能持續下去。息率大增的情況下,負債過高的公司會否資不抵債?姑且看看市場如何發展。市場現在重新重視回歸基本公司因素,減少幻想與美夢。投資者應去適應這過程。

----------------------------------------------------------------

相對外圍,港股的狀況反而較好,雖然我個人在本季基本上沒有進帳。

如香港公司的話,我個人傾向選疫情後生意明顯復甦的公司,如完美醫療 (必瘦站)。

如內地企業港股的話,現在很多行業都活得不容易。我自己依然看好油股,需求不易預測,但供應是受限的。油價即使下跌至70-80元一桶,國企油企依然活得很滋潤。底線是高股息回報基本上已確定。這是底線思維。

投資傳統能源,最希望是油價穩站在70-80美元一桶的區間。但環球政經局勢徹底破壞這個可能性。現在最怕油價過高,致使需求大跌。

暫時去看,個人想法偏樂觀 (需求可能出現微跌,但供應受限下,價格維持高位)。下半年不排除會適量減持一點,平衡一下組合結構。

受惠俄烏戰爭的行業,是油運與天然氣船運。這個板塊確定性高,所以我早陣子已把中遠海控換成中船租賃了。中船租賃沒多大爆發力,成交少,但這類生意就是穩,單是本年度的業績增長,加上持續股息增長,回報應會不錯。6月底回看這個交易,暫時是正確的。中遠的集運行業高峰應已過去。

有公用性質,同時與新能源相關有增長空間的板塊如電力股;另外,近一年大跌的板塊如物管,只要母公司可以存活下去,加上擁有強勁外拓能力,也是我的選擇。

我暫時還沒買進消費類或科技股或製造業,主要原因當然是內地經濟復甦依然不太好,海外消費需求下跌也有影響。投資never say never,嘗試了解與學習他們的生意模式雖然現在不是買進的時間,但先弄懂一些東西,把好的目標放進觀察名單,下半年應還會出現買進的時點。

近一個月的科技與消費股中,升幅可觀的不少。投資中,沒有一個操作體系可賺盡所有回報。我對自己的體下溜走的機會覺得可惜 (如2020年中的中國神華或中遠海控我在2020年底買中遠,明顯遲了太多)但我對錯過自己體系外的機會,不會感到可惜。

本季度,已賣走宏利,換入天能動力。宏利股價表現惡劣,到現在我依然不懂原因。本來上季買進此股,單純是因為眼見西方國家會加快升息,老牌保險宏利總應受惠吧? 豈料股價表現很差。我本人其實很少接觸金融股,它們的生意細節不易看懂。在不明原因股價表現不行,當然是認輸止蝕換馬。

天能動力是本人的愛股之一。此公司的主要利潤源自老土的鉛酸電池,雖然已壟斷市場但它已不是增長行業。公司近兩三年在鋰電發力,但暫時只見投資巨額,卻沒什麼實質利潤。去年眼見公司成本大增,利潤大跌,唯有暫時退出。

內地人說公司產品自去年年底加價,把成本轉到消費者身上。而現在內地經濟轉差的狀況下,基層人民會降維消費,不買高質鋰電兩輪或三輪車,只會駕鉛酸電池平價二輪車。基本上由於消費者都是鄉城的基層人民,經濟差公司業務反而受惠。談概念的話,公司還有鋰電,儲能與回收業務。前兩者我沒什麼大希望,後者的話,大量廢電池會影響政府的環保工作,我估計政府會推出政策管治促進回收電池發展。這會有利天能提升回收業務的利潤率。

----------------------------------------------------------------

本季度的交易不多:

4月初賣出約三分一綠城管理的股票止賺,把資金增持康哲與濱江服務。4月底,在同行中換馬,把中遠換成中船租賃。5月中減持了一點百富環球,加碼在中船身上。6月,把宏利換成天能動力。

----------------------------------------------------------------

本年度港股倉回報: 約+7%。

持股如下(由重倉成員至小成員,按重量排名):

中海油
中信資源
康哲藥業
濱江服務
中國船舶租賃
華潤電力
綠城管理控股
天能動力
百富環球
其他 (倉位3%以下的小成員: 星盛商管, 華領醫藥B蒙古焦煤)

----------------------------------------------------------------

Saturday, June 25, 2022

行業變化急速

美國零售巨頭Target的CEO最近發表言論,發表對物價上漲與公司狀況的憂慮。詳情可看此則新聞 

根據他的說法,最大問題是庫存踏入歷史新高。他同時表示,公司目標是通過提供折扣增加銷售、取消訂單和更仔細地審視費用來削減庫存。

雖然沒有投資(炒)美股,但個人不時都會閱讀一些大型上市公司發表的報告,或對經濟的展望等等。環球經濟息息相關,特別是美國進口商或零售類業務,跟全球供應鏈,與中國出口數字有密切關係。閱讀美企高管的展望,其實是想從中找到間接跟港股有關的信息。

整理一下巨型零售商如Target, Walmart的資料,大概可看到一個行業變化:

情前的環球船運,行內競爭格局已定,數個龍頭壟斷行業。成本與船隻供需因應市場需求調節,大抵都在成本最優化的穩定階段。

疫情出現,如平時的船運行情是第一站是國家A,二站是B,三站是C等等。一旦國家A嚴格封城,貨運船唯有取消這站,一個月後這船已到達數千公里外的國家,國家A解封後,其貨品進出口卻需要額外船隻,如此類推。由於不同國家情爆發期不同,應對手段不同,令船的行情更混亂。

整個行業效率變低,船隻供應不能馬上增加的情況下,集運與干散貨船都是跟民用品有關的行業,突然出現供不應求,令運費大大提高。

當中也有催化劑,如美國政府大量派錢,人們在家中工作與生活的時間大幅增加,同時集中消費在電子產品或家電等,這個變化衍生出對進口貨的需求,變相拉緊供應鏈。

站在零售與進口商的方向去看,銷售數字大幅提升,同時間物流費用一直急升,當然是馬上增加訂單,提前下訂,增加庫存準備。這也是拉緊供應鏈的因素。

時至今日,疫情還未完結,但環球局勢出現新的變化。由於西方國家通脹急升,美國Fed加息提速的情況下,有一些東西即使不看新聞,單用常識與人性都可粗略理解的。

假如一個普通美國家庭,正在供樓的階段,樓按利息由3%增至6%,跟著平時出行的油費,家用的電費都在增加,連帶食物都開始漲價的話,對其他產品(如電子消費品,家電,或日常娛樂用商品)的需求肯定出現急降。

在此狀況下,原本疫情時備貨充足的零售商,當然需要馬上應對這個變化。銷售下降便減價促銷,庫存太多,所以本年根本不用提前下單,或訂單至少減半。對海外進口貨需求急速減少,變相船運與物流的需求也減少。看看最近集裝船和干散船的運價,大概已反映這個狀況。

同時間,不少船運公司在去年建造的新船,應會在未來一兩年慢慢建成,船隻增多,但需求沒有同步跟上,這行業未來一兩年的前景如何,不難想像。

船運是重資產長周期行業。疫情的出現更加劇行業高低潮的波動。業內人士不易應對,股市投資者應對這種不穩定性,也不容易。

唯一比較好做的,大概是能源相關的船運,如成品油船或天然氣船,但這一些行情突然向好,只是因為俄烏戰爭驅動,戰爭如何發展下去,很難預測。西方國家因為自身通脹惡化,減少對烏方的支持,促成雙方停火和談,也不是完全沒可能的。雙方停戰的話,能源相關的船運行情可能出現新的變化。

總體而言,現在全球政經狀況身在異常時期,宏觀因素可突發影響不同行業,對股市投資者十分困難。

發達國人民消費力下降,更不用提到通脹情況更嚴重的歐洲區。為了促銷,商人可能會減低售價,但人力成本,能源成本等沒有出現下降,即商人做生意更難。

人的消費需求可以出現持續下降的,但一些基本物價如食物或能源卻因供應受限而維持高企。大概是一個滯漲的狀況。



Monday, June 13, 2022

歐洲動態:一個邏輯問題

印度外交部長上周五在 GLOBSEC 論壇上為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進行了辯護,稱需要公平

購買俄羅斯天然氣不是為戰爭提供資金嗎?只有印度的資金和石油流入印度為戰爭提供資金,但天然氣流入歐洲卻沒有為戰爭提供資金?讓我們在這裡公平一點,外交部長 S. Jaishankar 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外交政策年度會議上說。

歐洲必須擺脫這樣的心態,即歐洲的問題是世界的問題,但世界的問題不是歐洲的問題,他補充說。

以上節錄於印度外長訪問歐洲時的說話(可按這連結

或可看這片:




-------------------------------------------------------------------

這段說話點出一個邏輯問題:維持與俄羅斯的經貿關係,便是為戰爭提供資金根據這個邏輯,歐洲才是支助戰爭的最大金主。

單是歐洲從俄羅斯輸入天然氣,為俄羅斯帶來收入約一天四億美元。這還未計算歐洲輸入原油,為俄羅斯帶來一天億元計金額。

數據顯示,近兩月,印度月均買進2500萬桶原油,價格比市場價低30美元一桶,則70美元左右。即是說,印度原油資金為俄羅斯帶來月均17.5億美元收入,則日均0.6億美元。

簡單的數字比較,便知道誰才是戰爭幕後最大金主。

若要計數的話,歐洲與俄羅斯的經貿交易總額,是中俄的經貿交易額的數倍。更不用說俄羅斯與中東,或俄羅斯與非洲的經貿交易了。

「一些國家跟俄羅斯保持經貿來往,便是為戰爭提供資金。這個邏輯出自歐洲人口中,是否有點可笑?

當然,踏入社會低智全球化的年代,接受歐洲人口中這套邏輯的人 (即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與俄羅斯保持關係,便是為侵略者提供資金),數量應不少。在社交媒體佔據人們生活的年代,做人,最重要是足夠低智,便很容易找到共鳴與認同感。

-----------------------------------------------------------------

題外話:

自從俄烏戰爭開始,整個事件在印度引起高度注意。本來,美國日本等國家意圖深化與印度的政經關係,作為反中的一步好棋。印中有邊界糾紛,印度不少人對中國的印象相當負面。這步棋對印度引進外資,增強工業發展也有好處。經濟上追上或超越中國,更是不少印人樂見的。(在印度人眼中,印度是世界大國,世界不容輕視。)

自從戰爭開始,印度坊間討論出現變化。特別是西方國家不停施壓,希望印度降低跟俄羅斯的關係。

這便需要回顧歷史。印巴在70年代出現戰爭,在冷戰背景下,當時中國與美國站在巴基斯坦一方,前蘇聯站在印度一方。時至今日,印巴依然有邊界糾紛,印巴平民間關係敵對。所有印巴人都記得這段歷史。

對於印度人而言,前蘇聯在國家危機時的援助與盟友關係,遠超與其他國家的關係,這當然包括與世界霸主美國的友好關係。

對於巴基斯坦人而言,看到中國人,馬上會友好地微笑與握手,說中巴是好兄弟。反而,雖然當年得到美國的幫助對抗印度,巴人對美國形象十分負面,可算是最反美的國家之一。這當然也有歷史原因,在此不詳述了。

回到正題,現在歐美施壓印度與俄羅斯的關係,引起坊間激烈反彈。

「我們不是歐美控制的國家,不會聽他們的指揮!

「俄羅斯永遠是印度的盟友。

以上的一切,是我從印巴同事與朋友間親身見聞。當然不是看一些主流媒體便自以為懂得一切的一堆人可以比較

過去兩年,印度坊間與媒體出現一種聲音,依賴西方國家的資本,一起對抗敵人中國。近數月,風向出現變化。印度不是西方附庸國這話,在懷有大國主義的印人心理引發迴響。現在坊間與媒體的說法是,印度獨立於西方國家,為了自身利益發展,應加強與俄羅斯和亞洲鄰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間的經貿連繫。

印度是民主制度國家,為了選票與政界前途,政客們在外交上的取態,必然不會忽視平民們的聲音。

在網上社交媒體,不難找到來自印度一大堆挺俄的鍵盤戰士。

Friday, June 3, 2022

一些最近留意的股票

 記錄一下近期看過的股票。

-------------------------------------------------------------------------

中國船舶租賃3877,焦點如下:

(1) 全球領先的船舶租賃公司之一,為全球的船舶貿易商、貨主、貿易商提供定制及靈活的船舶租賃解決方案。

(2) 公司核心業務為提供租賃服務,而租賃服務主要集中在船舶租賃,並提供融資租賃及經營租賃選項。

(3) 租賃業務屬較穩定的業務,一般都是簽長約,預先確定租金價格兩年前全球疲情爆發,同行如中遠,太平洋航運,主要經營集裝箱航運,散貨航運等航運價格暴漲,近兩年它們出現暴利。但租賃為主的這公司,因為長約多早與客戶簽下,利潤沒有如它們般爆發。

(4) 公司在2020年行業低潮時,逆市大力投資造船,增大自營船隊的規模,反映管理層的眼光。現在全球船舶不足,新造船成本大漲。 單是造船首付按金也大漲。公司在低潮時低成本建船舶,現售價已遠高出帳上的資產值。公司真實資產值遠高於帳上的資產值。

(5) 自營新船舶陸續下水,現價計的租約,相比起從前舊的長約,增幅倍升不止。由於新船規模大,這方面是公司未來一兩年業績彈性最大的地方。

(6) 按合同金額計,海上清潔能源裝備、液貨船、散貨船、集裝箱船、特種船分別佔比41.4%、22.5%、16.2%、10.1%、9.8%。公司不少的業務,跟油輪與天然氣輪的行情有關。過去兩年這兩個行業的景氣遠遠比不上集裝箱或散貨的行情。

(7) 本年度出現俄烏戰爭,令油輪與天然氣輪行業出現變化。一些本應出發歐洲的船隻,由於制裁令的實施,突然不能成行,轉向亞洲地區。而本來可能在美洲的船隻,由於歐洲買家出高價,變相行走半個地球到達歐洲。即是說,能源相關船隻供應穩定的狀況下,船隻行情拖長,船運效率變低,船運成本大增,能源相關船舶租賃與經營者受益巨大,成了躺著穩賺的生意。單是本年,油輪租賃價格倍升不止。

(8) 其餘的散貨船,集裝船,運價依然高企。

(9) 本年首季度,營業額與純利增加超過六成。公司指,主要是受益於自營散貨船,與油輪船的高景氣。

(10) 公司自2019年上市後,派息比率維持在四成以上。純利數年都出現雙位數增長。現價計,股息至少6%。

Friday, May 20, 2022

生活點滴: 從國葬說起

最近一周, 阿聯酋總統Khalifa bin Zayed (哈利法)病逝,終年73歲。政府馬上宣佈全國放假三天,四十天悼念默哀期。對於這位剛離世的哈利法總統,坊間所知不多。 

最有名的,應是身在杜拜的世界第一高樓: 哈利法塔。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在杜拜,很多在建工程資金斷裂,出現不少爛尾工程,債台高築的杜拜金融業受極大影響。連在建中的杜拜第一高樓都出現爛尾危機。杜拜政府在沒有其他方法的情況下,找尋阿布達比皇室的幫助。

最後,在阿布達比皇室的一大輪注資下,杜拜總算渡過債務危機。第一高樓順利完成,但冠名權落在阿布達比皇室的手中。所以,這第一高塔便以總統的名字: 哈利法為名。  從此,這叫哈利法塔。 

(註: 阿聯酋有7個酋長國。最有名的當然是杜拜。但要數財雄勢大,當然是Abu Dhabi阿布達比,國家超過80%的石油資產都身在阿布達比。在這國家身居要職的,不少都來自阿布達比皇室,或當地的權貴。)

約在十年前左右,哈利法總統因為突發中風,經過大手術後,身體狀況已大不如前,也絕少在公開場合露面。近10年的國家要務由其弟Mohammed bin Zayed打理。他也是阿布達比皇儲。

下圖前排左邊是剛離世的哈利法,右邊是其弟Mohammed bin Zayed。 

身為君主制國家,跟古時中國制度不同,阿拉伯皇室都有把皇位傳給同輩兄弟的慣例。哈利法總統逝世後,權力順利交接, 阿布達比皇儲接替哥哥的職位,成為新任國家總統。

在伊斯蘭文化中,生前不論是達官貴人,抑或是草根市民,離世後的葬禮都必須從簡,即使是國王的葬禮,都沒有任何金碧輝煌的排場。 

葬依然是主流。在坊間公間的照片中,可看到有關哈利法總統的葬禮。整個舖排都十分簡單節儉。



----------------------------------------------------------------------

世界局勢變幻無常,今年更出現俄烏戰爭。全球供應鏈出現嚴重問題,供應受阻下,通脹升溫。大宗商品如石油天然氣的價格更是身在多年高位。 

油價急升,外界注意力集中在中東產油國身上。在OPEC+的成員國中,只有沙地與阿聯酋還有額外增產的空間。但由於環球經濟復甦不穩定,兩國堅持按步就班的增產行動。 

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西方美歐為首的國家對俄羅斯經濟制裁,全方位杯葛等等。 

OPEC+的月度會議中,沒有提及戰爭,沒有提及任何杯葛俄羅斯的行動。  沙地與阿聯酋能源部表示,與俄羅斯的經貿關係如常,OPEC+國家成員間的合作不涉及任何政治因素.

4月,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訪問沙地與阿聯酋,他的目的,路人皆見。他的到訪沒有任何成效,兩國保持原來立場,表明不會因為政治因素額外增產。拜登政府曾致電協商,也沒有帶來預期效果。

對於歐美國家有人意圖把通脹失控的責任推到OPEC+成員國, 阿聯酋能源部發言人Suhail al-Mazrouei的回應是:

「我們無法控制的東西導致了不平衡, 烏克蘭危機是歐洲與俄羅斯間的問題,OPEC+把政治因素排除在討論議題外。」 

「價格極端波動不是因為供求關係,而是因為有些人不想購買某些原油,交易者從一個市場轉移到另一個市場需要時間。」

這說法是暗示有一些國家不去購買俄羅斯的原油,對供應鏈造成干擾,致使價格上升。

「無論背後的動機如何,試圖抵制某些原油的想法都是有風險的。」

------------------------------------------------------------------------

在地緣局勢緊張的當下,阿聯酋身為產油國的主力成員之一,在國際上顯得更有份量。哈利法總統逝世後,數十國政要到來慰問。同時向新任總統打招呼,意圖打好關係。

法國總理馬克龍,英國首相等等當然會前來慰問示好,而美國拜登政府更擺出明星陣容到訪,成員有:副總統Kamala Harris,國務卿Anthony Blinken,中央情報局局長William Burns,國防部長Lloyd Austin,還有John Kerry與其他高官等。外界形容,拜登想跟阿聯酋重新打好關係,希望在地緣角力拉攏對方的支持。

當然,有求於人時便擺好架勢示好,這是國際常識。

若沒有利益驅動的前提下,伊斯蘭教的國家們在歐美統治精英眼中,其實只是下等民族,棋子自然可隨時放棄,看得不順眼時,什至可策動推翻當地政權。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如阿聯酋這類新興國家,統治班子不是傻的,任何國策都是根據國家利益而定,不會任由西方國家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