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24, 2024

金銀銅盛世

由2020年首計,約四年半時間,可看到跟金銀銅相關的礦業股表現:

紫金礦業: +540%

中國黃金國際: +480%

中國有色礦業: +440%

江西銅業: +55%

招金礦業: +50%

紫金明顯是最優秀的貴金屬企業。陳景河領導下的紫金,疫情前數年商品價格出現一段長時間熊市,不少礦業公司減少投資,為保持財務健康,一些公司更要賤賣採礦資產,紫金當時收購不少資產,跟著疫情開始,商品市場轉勢,當時購入的礦產價值已增加數十倍,股價同時反映公司的質素。若不懂如何細看金屬股的話,紫金絕對是最好的目標。無論是銅或黃金,紫金的產量即將位於世界前十,唯一一間中國企業進入世界性龍頭礦業行業。

整個行業的龍頭股回報率遠超大市。這個板塊波動大,礦業公司的財務數據不易理解。從交易的方向看,主要還是看大宗商品的價格走勢。宏觀供需去理解的話,各貴金屬各有不同。

----------------------------------------------------------------

採礦整個過程需時長,由開發到實際產出,需要至少五年時間,再加上投入金額大商品低潮期時,企業大多會戰略收縮,減少相關投資,致使商品市場轉勢,需求好轉時,供應不能即時到位而令價格急速炒高。這是各大宗商品的價格一直出現大上大落的主因。

以最近的周期而言,出現數個值得注意的論點。2011-2019這段期間,全球經濟維持低速增長,各大宗商品出現熊市,企業大幅削減投資,採礦開支持續維持多年低位。

對於銅而言,最容易開發的礦品大多已在開採中,發掘新銅礦的成本比舊有的高得多。疫情開始後,歐美各國大量發行新貨幣,貨幣貶值下商品價格走高。同時間,隨著全球各國一直增加環保ESG有關的投資,如新能源基建,電動車等,銅的預測需求將現穩健的高增長。需求剛性,新供應在未來數年不能到位的情況下,現在銅價出現歷史新高。

銅價不好預測,這得看宏觀經濟發展,與ESG投資的進度。但無論如何,價格都不可能回到疫情前低位。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環保意識籠罩下,採礦污染環境而成了不受歡迎行業。在西方大多數國家中,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允許,跟著拿到牌照開採新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即使允許,也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銅最主要的生產國中,不少源自南美洲與非洲。現在銅價走高,礦工擺工停產要求提高工資,或政府大打保護主義,把礦產國有化,絕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總之,銅的邏輯主要是供應端的問題。供應受限下,價格不易跌。

------------------------------------------------------------------

黃金跟銅完全不一樣。黃金主要需求不是源自工業,黃金跟美元強弱,或市場對紙貨幣的信用度關聯更大。疫情開始後,美元供應大增,貨幣貶值,出現高通漲,跟著年美國急速加息下,黃金在高位卻沒有出現大幅調整

美方政府公佈的數據是通漲回落,但若問一下住在美國的友人,真實狀況卻完全不是這回事,基本上沒美國人相信政府公佈的通漲數據。在這情況下,難以相信當局會減息多次。高息時金價沒有出現下跌,若真的出現連番減息,黃金的走勢不難想像。

疫情開始後,美元過度濫發,但劣幣互相比較下,美元似終是最好的貨幣。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嚴重,一年增加數萬億赤字。近數年來,美元強勢,息率比其他主要貨幣高,全球央行卻連番增持沒有利息回報的黃金,同時間,近來美債的海外需求很差(數據顯示超過一半的美債都是美國國內機構認購)。

各因素疊加去看,即使沒人會預料美元霸權會馬上崩盤,世界也不可能突然回到金本位,但作為交易用的傳統商品,黃金依然有其store of value價值,各央行的行動已反映實況。我個人相信黃金牛市遠未結束。

不難想像的一個情景,就是黃金踏入真正牛市時,網上相關資訊泛濫,人民購買黃金保值的盛況必然出現。中國與印度的人民一向都喜買金保值,印度人對黃金的需求與信仰更深刻。相信中印大媽的力量,平民的力量比全球央行更為強大。

至於白銀,價值介乎黃金與銅的中間。在新能源的浪潮下,白銀的工業用價值大增,未來數年會持續出現供需失衡的格局。翻查歷史,白銀是唯一一種現時還未突破歷史高位的貴金屬。金與銀的牛市相連性很高,牛市出現時,銀的升幅比黃金更高而銀礦股的升幅往往比銀價大得多。 某程度上,從潛在回報去看,白銀或相關銀礦公司可能比黃金相關更值博。




Thursday, May 9, 2024

乏人問津的股票尋寶池

首先,提到一些有關A股和B股的資料:

A股和B股是指中國內地兩大證券市場——上海或者深圳上市,以人民幣做報價的內地企業股票。在2014年之前,A股交易只限內地投資者,而B股就主要供外地投資者買賣。

香港和內地在2014年開通了「滬港通」,2016年又開「深港通」,這就是俗稱的北向交易,對外資或港資而言,投資內地股票的主要對象都是A股。近十年,投資A股變得容易,但B股卻乏人問津,什至是無人理會。

B股又稱為「人民幣特種股票」,英文為 Domestically Listed Foreign Investment Shares,即供境外投資的內地上市股票,曾經是境外投資人投資中國股市的唯一通路。B股股價用人民幣做報價、用外幣結算交易——上海上市的B股用美金交易、深圳上市的用港幣買賣。由於需要外幣交易,對內資或內地散戶而言,開戶交易也比較煩心。

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境外資本可透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港股通等多種管道進行投資,而B股則實際上已經喪失了融資功能,無法融資、市場估值低、流動性差。

--------------------------------------------------------------------------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至今,B股已變成可有可無的市場。上市公司需要在境外融資或得到外資垂青,根本不需要在B股上市,大可選擇在港H股市場上市,或直接到境外的美股市場上市。

B股發展至今超過三十年,大多數在A股與B股市場同時上市的企業都是90年代便已上市。近年,完全沒有企業在B股上市。B股股票總數只有約一百隻左右,不少B股成交量極低。

我花了一點時間做資料搜集,比較一下同一企業在A, B市場上市的股價差距,兩者股價相差超過一倍的比比皆是。

即是說,對於運營歷史超過數十年的傳統企業而言,若經營持續穩定增長,派息比率穩定的話,A股分紅只有2-3%,B股分紅便有5%左右。

在B股上市的企業都是傳統生意為主: 零售,貿易,製造業,地產等等,沒有什麼性感概念或題材故事,再加上流動性極低,在乏人問津的情況下,整個市場沒有基金或分析師跟進,我的看法是: 若找到一些持續發展經營良好的企業,加上有穩定的派息,投資它的B股不失為一個良好的收息股選擇。

由於整個股市場可選的目標不多,加上流動性原因,B股似是只合適長持收息(不用頻繁交易也不用天天看股價)。

這個投資概念貌似一些在港股市場上市的小盤股,長期乏人問津,沒有基金與大戶注意,成交極少,但這些小盤股卻可能是有力持續提供穩定派息的傳統企業。

國內證監會已有人討論B股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整個B股市場其實失去原有的集資功能。近十數年,有企業利用B股轉H股的方式,主動解決B股問題。比較令人注目的企業有萬科,中集集團,也有麗珠藥業,華新水泥這類中型企業。但這些都是屈指可數的案例。當局會否為解決B股歷史問題,下令把這些B股全數私有化退市或全數B轉H?姑且留意未來發展。

B轉H的話,流通性增加,雖然港H股市場的流通性遠比不上A股或美股市場,但總比遺留在B股更好。從常識去看,B轉H應會提升流動性與成交量,公司股價更能反映自身實力。

------------------------------------------------------------------------

純粹收息的方向去看,港股市場提供更多選擇,根本沒必要留意B股。在B股選擇的話,企業的經營質素為首要考量在港股市場缺乏同一類型企業。下次回港會開一個證券戶口,專門交易B股。暫定一個小的注碼,約港股倉5%資金量,或更少。

(1) 古井貢B:

內地高端名酒品牌之一,名氣比不上茅台或五糧液,但在內地排名位於十大之一。高端白酒是一個天然優秀的行業,沒有研發成本,存貨不會貶值,品牌優勢的建立數以百年計,致使行業難有新競爭者,毛利率極高與現金流豐厚。可惜港股市場沒有高端白酒上市。這白酒可能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產品,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現酒廠就是1000多年歷史的的原址上興建。

古井貢B毛利率接近80%,近年營收持續增長。白酒市場我不懂預測,同行中的龍頭如茅台或瀘洲已在過去十年累積大量升幅,近兩三年整個板塊出現調整但估值PE 25-30倍的比比皆是,難以判斷增長率是否配得上這個估值。近年的增長率其實大不如前。

B股的好處就是股價比A股平很多。這股的B股估值只有PE-12左右,近六年股價升幅約+200%。這板塊不是收息股的尋寶地方,但對於港股市場缺乏的高端白酒,這股還是值得觀察。


(2) 老鳳祥B

港人應聽過這公司,企業性質跟周生生類似,在內地已有經營一百多年的歷史,香港也有分店。

單看經營數據的話,經營效率十分優秀,ROE長期15%以上,估值卻只是PE 6-7左右。B股的股價多年一直沒什麼波動,只是近一年漲了+30%。派息比率長期保持穩定,約40-50%左右,已保持多年。派息總額隨著業績增長也穩步增長,派息持續增長下,近五至六年派息已增長一倍,現價計約5%股息左右。

存貨中一部分是黃金,一部分是成品,成品當然需要看未來銷售,但黃金價值還在上升的大格局。股東權益137億,負債105億,看似很高,但個人估計可能是行業性質如此,同類企業也有類似狀況,可能是這類零售需要做黃金租賃借貸等。從年度經營現金流72億,與現金存款看 (2023年底93億),企業經營其實很穩健,只要不搞什麼黃金期貨便可。

最後就是品牌價值,買客怕假貨,購買黃金首飾自然會選品牌為主,這也算公司的護城河。

這類企業其實不用大量分析或預測,生意沉悶毫無新意,持續穩定經營與派息,只要保持一貫的經營效率,PE 6-7倍買一個ROE 15-20%的企業,是否值得投資,自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