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19, 2017

為何執著於經濟增長?

John Kenneth Galbraith在上世紀的中期曾活躍於美國民主黨政壇他曾效力於數個美國總統有Roosevelt (羅斯福)TrumanJohn Kennedy(甘迺迪)Johnson當年的他寫了數本有關政治經濟與美國歷史的書他的言論跟當時的主流不同 (事實上他在不少著作中對主流經濟學理論作出嚴厲批評)他曾受過不少學界殿堂人馬如Milton Friedman批評

其他事便不多說投資界老江湖Charlie Munger曾對此人獨立於主流學派的作風表示欣賞出於好奇我便在數個月前買了一本他的著作 The Affluent Society (1958)上個月已看畢全書我不能完全同意他的經濟主張但他在某一些政經上的見解獨到


全書的其中一個主題就是美國政府給經濟增長四字牽制為了長期到達這個目的政府會不惜一切催谷與擴大生產力這個固有思想其實跟美國歷史有關三十年代初美國曾出現大蕭條大量市民失業失去收入從而令社會出現極度不穩政府自此便對經濟衰退感到害怕會不惜一切手段去阻止衰退的發生

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去令社會穩定是可以了解的但問題是當今社會 (1950-60年代)跟從前已完全不同從前的社會大部分人只求溫飽工作大多是勞動量高工時極長的工種基本上沒什麼生活質素可言不過現代社會(指當時經濟如日方中的美國)中大部分人的起居生活已不成問題作者坦言在物質生活已足夠的社會中政府是否必須強求國家生產力的不停增長?

本書的主題完全適用於現今社會而且不只是美國而是全世界

全球領導人經濟學家還有平民百姓都希望生產力可以不停增長(對政客而言生產力增長表示市民不停有工開自然對政府不滿降低對學者而言生產力增長是大家的共識主張對平民而言生產力增長表示人工自然會上升)

同時間此共識帶來不少問題: 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增加生產量(如基建等)令政府負債大增私人市場生產量增加的同時需要鼓勵市民不停借貸消費去消化新增的物質性生產量以致私人債務大增而因為生產量的增長必須由商家推動政府的政策可能向大財團傾斜而忽略了基層市民而當人們滿足了基本的溫飽問題會集中消費在一些不必要的新增物質不但形成浪費同時忽略了文化或精神層面的追求

數十年前這一系列社會問題還不算太大但現在一切的問題愈演愈列近十年全球政府更推行畸形的接近零息政策去催谷私人消費企業投資與經濟增長造成資源錯配富人利用低息買資產基層與富人差距擴大大量市民生活質素下降同時間眾大國政府債務無止境上升

政治跟經濟互動發展近年各地衍生的民粹主義跟一系列社會問題息息相關而此一系列問題跟全球領導人的僵化思維(不惜一切催谷經濟增長)不無關係

其實當社會發展至一定程度全部市民達到基本生活所需真的有必要無止境追求經濟增長嗎?  值得我們深思

2014年左右曾看過一個新聞一個年老的日本經濟學者在一次大型會議中對安倍政府利用一切激進手段去催谷通脹提出強烈質疑其中他曾說過: 我國人口已多年沒有上升90年代起即使GDP沒有任何增長社會什至進入通縮但市民生活質素沒有下降依然位於全球前列GDP沒有增長沒有通脹有什麼問題? 為什麼社會必須出現通脹? 為什麼政府不懂得從另一個方向去思考?

27 comments:

  1. 以現代來說, 因資產價格上漲而導致貧富差距愈來愈大, 就算有工開, 對普遍人民來說是毫無意義的吧

    ReplyDelete
    Replies
    1. 這是現代所衍生的問題. 數十年前的資本主義年代, 應還不致於是這個地步.

      個人認為這個資本主義已走到接近盡頭, 不能再走下去了. 再來的, 可能是整個社會出現帶有破壞性的自我修正, 歷史也出現了不少次.

      Delete
  2. 某程度上都是好大喜功的目標

    ReplyDelete
    Replies
    1. 是指政客吧? 這個當然是. 利用一個指標(GDP增長)去証明自己的貢獻, 同時間疏忽了以民為本的領導精神.

      治標不治本的一個好例子.

      Delete
  3.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

    ReplyDelete
  4. 謝Joseph兄的好分享!夾硬舉債只為谷少少“經濟增長”,長遠實有禍害。

    Debt de-leveraging是需要的。自2007以來,以美元結算的債務逐年増加約5%,但每年的“環球經濟增長”只有約3%...it doesn`t make sense.

    ReplyDelete
    Replies
    1. 舉債初期效用應最大, 所以美國也享受了數十年美好時光.

      去槓杆, 相信連各國政府都害怕, 怕會出現不停通縮, 所以不敢應對, 一直延長低息環境, 拖住先.

      Delete
  5. 我對文中最後一段有點疑惑。

    日本沒錯在很多人文指數都是名列前茅,但觀乎日本少年、青年以至中年的社會情況,這真是一個run得很好的社會嗎?

    ReplyDelete
    Replies
    1. 相信老經濟學者只是針對安倍經濟措施, 只是從物質上去看生活質素, 日本市民的確世界前列.

      當然正如兄台所言, 從精神或文化去看, 日本社會問題多多了. 這便有排都說不清了.

      Delete
  6. 我也一向疑惑為何一定要追求經濟增長,一定要通脹,看來吾道不孤。

    ReplyDelete
    Replies
    1. 我跟追風兄算是想法接近了.

      其實科技發展令很多東西與交易成本大大下降, 再加上發達國人口已不可能再高速增長, 單從數字上看, 將來不停出現長年經濟增長, 已是不可能再發生的事.

      Delete
  7. 因為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GDP增長是衡量政績的唯一標準。

    ReplyDelete
    Replies
    1. 類似的東西出現在很多不同地方或行業. 如公司業績增長是衡量CEO的唯一標準. 公開exam分數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

      Delete
  8. Joseph兄可以睇睇Joseph E. Stiglitz寫既Freefall,雖然本書主要講08金融危機的前因後果,但後面有幾個chapters講reform of economics(這位作者係keynesian)我覺得都可以去睇下佢既觀點

    ReplyDelete
    Replies
    1. 未睇過, 呢個人個名就聽過, keynesian即係主流學派. 主流東西未必錯 (當然也是未必一定對). 經濟其實都係應百花盛放, 不同立場既人講既野都要睇下.

      多謝Hutchison另一好介紹.

      Delete
  9. 我自己覺得發達國家既經濟發展,已經去到量變引起質變既地步 - 就係極貧同極富既生活完全一樣, 都係唔洗撈
    唯一可以昆到中間班人戇居居去番工,做上流動力既誘因, 就係個丁屎咁多既通賬,所以通賬率miss 0.1%都鬼殺咁嘈

    ReplyDelete
    Replies
    1. 我心目中都係預期一個質變既經濟增長, 會係將來出現. 呢個時期已經慢慢萌牙. 只要現在呢個資產泡沫期爆左, 黎緊既將來, 應該係(數字上)低增長, 接近零通脹, 但人們配合高科技而生活質素大提高的數十年時期.

      其實利用通脹率去衡量經濟增長係完全唔make sense既, 奈何當今多數領導者與專家們離晒地, 完全不懂用另一個方向去思考社會發展.

      Delete
  10. o係發達社會,起居生活已唔係問題。但人心不永遠不足,依家就算o係發達社會屬於偏低層既一群,佢地既生活已經等於從前既中層既生活水平,而更上層既就更加奢侈,物慾無窮,要滿足現代人既物慾,唔維持相當經濟增長係做唔到。而當人習慣左奢侈既生活,基本上返唔到轉頭,所以政府只能盲追求經濟增長。

    ReplyDelete
    Replies
    1. 感覺上, 現今社會, 由於中產與基層在生活上出現無力感, (也可能內心知道了自己身在環境的局限, 如何努力都追不上老一代人既資產增值速度), 所以有一些人反而開始珍惜番一些人文的東西, 如歷史, 本土精神, 小眾市場等等.

      不過, 宏觀而言, 人係永不會滿足的. 由這一些需求帶動的經濟增長似終會有. 所以經濟完全不增長, 也是沒可能的事.

      黎緊幾年, 我地應會親眼見証全球政府盲目谷增長的代價

      Delete
  11. 日本GDP 增長是零, 但年青一輩前景增長是負數.
    錢依然係上一輩手上, 但無人敢革命.

    ReplyDelete
    Replies
    1. 香港情況都有少少類似.不過香港人比較有energy, 仲肯講肯嘈.

      日本仔島國文化, 社會比較保守, 年青人有話都不敢說呢.

      Delete
  12. 謝謝Joseph, 不只是一篇有關社會經濟的文章,也有是歷史和哲學層面的討論。印證了我一路的看法, 把社會,政治實况和經濟股市完全切割,是不切實際的。 有心有力的blogger寫多一點歷史,社會,人文素材的文章吧。不要浪費你有一支筆的恩賜。生命不是由一串股票號碼,或者所謂投資巨人的金句戒律所組成的。大家互勉☺

    ReplyDelete
  13. 如果不求經濟增長,年青一代是否更沒有出路?我很膚淺地想,科技進步,發展(泛指任何方面的發展)所需的成本理應更少,達到發展目標的代價也應該越少。追求經濟發展看來沒有大問題。問題在於各國發展步伐不同,如果本國沒發展空間,人材就流向他國,有損本國利益。

    ReplyDelete
    Replies
    1. 對的, 科技進步,個人認為經濟注重質素上的發展。 其實國家間的爭奪人才比賽一直都有, 沒跟得上科技的國家自然被比下去。 弱肉強食就是這個意思。

      Delete
  14. 對的, 我個人喜歡在文章混入不同方面的內容, 可能不夠深入,不過, 可以引起大家一起討論, 實在是好事

    ReplyDelete
  15. 我完全同意及認同你對投資的理論,謝謝·

    林和春
    http://www.fxtradebroker.info

    ReplyDelete